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44,分63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苓耳
犁耳
鹿耳巾
软耳
揉耳
抉耳
中耳炎
以眼为耳
庸耳俗目
游心骇耳
助广耳目
竹批双耳
抓耳挠腮
抓耳搔腮
遮掩耳目
《漢語大詞典》:苓耳
草名。卷耳。尔雅·释草:“卷耳,苓耳。” 郭璞 注:“广雅云:枲耳也。亦云胡枲, 江 东呼为常枲,或曰苓耳。形似鼠耳,丛生如盘。”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毛 传:“卷耳,苓耳也。”
《漢語大詞典》:犁耳
即犁镜。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五年:“ 秦 征北将军、 幽州 刺史 行唐公 洛 ,勇而多力,能坐制奔牛,射洞犂耳。” 胡三省 注:“犂耳之铁厚而坚。”参见“ 犂镜 ”。
《漢語大詞典》:犁镜(犂鏡)
亦称“ 犂壁 ”。亦作“犁镜”。 安于犁铧上方的金属部件。用以翻转和破碎犁起的土块。 唐 陆龟蒙 《耒耜经》:“民之习者通谓之犂。冶金而为之者,曰犂鑱,曰犂壁……耕之土曰墢,墢犹块也。起其墢者鑱也,覆其墢者壁也。” 克非 《春潮急》二:“暗褐色的泥坯,从犂镜上连续不断翻滚下来,摆成一条整齐的小埂。”
《漢語大詞典》:鹿耳巾
头巾名。 唐 刘商 《鹿耳巾歌》:“ 赵侯 首带鹿耳巾,规模出自 陶弘景 。”
《漢語大詞典》:软耳(軟耳)
木耳的一种。木耳中生于桑树的叫桑耳。桑耳中又有软耳、硬菰之别,其药用功性则一。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三·木耳
《漢語大詞典》:揉耳
顺耳。 宋 梅尧臣 《送石昌言使匈奴》诗:“闻到 罽 庭尤苦寒,译言揉耳不讥弹。”
《漢語大詞典》:抉耳
挖清耳朵。谓希望听得清楚。 宋 司马光 《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二状》:“今天下之人,企踵而立,抉耳而听,以须明詔之下,然后人人自安。”
《國語辭典》:中耳炎  拼音:zhōng ěr yán
病名。按病因可分为化脓性及非化脓性,前者由化脓性细菌侵入鼓室所引起,后者因耳咽管阻塞所致。按进程则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起因大半是由于感冒时鼻子或喉咙的细菌通过耳道,传至中耳引起发炎。一般的症状为耳朵内剧痛、听力衰退、耳鸣、发高烧、耳朵内流脓等。严重时会导致听力障碍。
《分类字锦》:以眼为耳(以眼为耳)
志林:蕲州庞安常善医而耳聩,与语须书始能晓。东坡笑曰:吾与君皆异人。吾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非异人乎?
分类:
《漢語大詞典》:庸耳俗目
指学识浅薄的人。 清 朱仕琇 《与林穆庵书》:“此数人知之,遂足为名一世,而无问千百庸耳俗目之扰扰耶!”
《漢語大詞典》:游心骇耳(游心駭耳)
发人遐想,动人听闻。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可以览观扬意,以示后世好事者读之,以游心骇耳,以附益上方 太史公 之三章。” 清 袁枚 《〈新齐谐〉序》:“文史外无以自娱,乃广採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惑也。”
《分类字锦》:助广耳目(助广耳目)
唐书房元龄传:帝曰。公为仆射。当助朕广耳目。访贤材。比闻阅牒讼日数百。岂暇求人哉。乃敕细务属左右丞。大事关仆射。
分类:宰执
《漢語大詞典》:竹批双耳(竹批雙耳)
亦称“ 竹批耳 ”。 古代《相马经》称良马的双耳为“耳如削竹”、“耳如杨叶”。意谓其双耳外形小而尖削,犹如被斜削的竹筒,或如杨树的叶片。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 胡 马 大宛 名,锋稜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仇兆鳌 注:“ 贾思协 《齐民要术》:‘马耳欲小而鋭,犹如斩竹筒。’ 黄注 :批竹,即《马经》‘削筒’。批,削也。 卢 注: 太宗 敍十驥,耳根尖鋭,杉竹难方。‘竹批双耳峻’本此。” 宋 楼钥 《题高丽行看子》诗:“竹批双耳风入蹄,霜鬣剪作三花齐。” 元 周伯琦 《天马行应制作》:“昂昂八尺阜且伟,首扬渴乌竹批耳。”渴乌,古代吸水的竹筒。
《國語辭典》:抓耳挠腮(抓耳撓腮)  拼音:zhuā ěr náo sāi
抓抓耳朵,搔搔腮帮子。形容人在喜悦、生气、焦急或苦闷时的神情。《西游记》第一回:「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瑞听了,喜的抓耳挠腮。」也作「爬耳搔腮」、「抓耳搔腮」。
《國語辭典》:抓耳搔腮  拼音:zhuā ěr sāo sāi
形容人在喜悦、焦虑、生气时的神情。《镜花缘》第一八回:「多九公只急的抓耳搔腮,不知怎样才好。」《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饶鸿生那里经见过这种境界?直喜得他抓耳搔腮。」也作「爬耳搔腮」、「抓耳挠腮」。
《國語辭典》:抓耳挠腮(抓耳撓腮)  拼音:zhuā ěr náo sāi
抓抓耳朵,搔搔腮帮子。形容人在喜悦、生气、焦急或苦闷时的神情。《西游记》第一回:「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瑞听了,喜的抓耳挠腮。」也作「爬耳搔腮」、「抓耳搔腮」。
《漢語大詞典》:遮掩耳目
见“ 遮人眼目 ”。
《國語辭典》:遮人眼目  拼音:zhē rén yǎn mù
盖住他人的双眼,以掩饰事实的真相。《程乙本红楼梦》第七五回:「这种遮人眼目儿的事,谁不会做?且再瞧就是了。」也作「遮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