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耶稣(耶穌)  拼音:yē sū
Jesus Christ
人名。(西元前4?~西元30?)犹太人,基督教的创始者。宣传博爱和平的教旨,因法利赛人恶其扰乱旧章,屡谋害之,于是至巴力斯坦诸地,后至耶路撒冷说教,从者云集,但因与犹太传统宗教牴牾,被罗马官吏钉死在十字架上。
《國語辭典》:耶稣教(耶穌教)  拼音:yē sū jiào
专指基督教的新派,十六世纪时马丁路德反抗罗马教皇公行贿赂,发卖赎罪券,后各地响应,于西元一五三○年建立新教,即为耶稣教。清朝中叶传入中国。
《國語辭典》:基督教  拼音:jī dū jiào
西元一世纪由巴勒斯坦境内拿撒勒人耶稣所创立的宗教,初期流行于亚细亚西部,现遍及世界。十一世纪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后又从天主教分裂出许多新教派,如长老会、圣公会、浸信会、卫理会等。台湾地区统称新教。
《國語辭典》:耶稣会(耶穌會)  拼音:yē sū huì
天主教修道会的一种。西班牙贵胄罗耀拉(Loyola)于西元一五四○年所创。该会注重青年教育,并有计划地前往异教世界传布福音,因此该会遍播世界各国。明、清间来华的利玛窦、汤若望等都是此会教士,有助益于中西文化交流。
《国语辞典》:耶稣基督(耶稣基督)  拼音:yē sū jī dū
基督,救世主的意思。耶稣基督即救世主耶稣。为拉丁语Jēsus Christus的音译。
《國語辭典》:人子  拼音:rén zǐ
1.子嗣、子女。《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西游记》第七回:「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
2.基督教旧约中指人或人民所期待的救世主默西亚,新约中多用为耶稣的自称,暗示他就是所预期的默西亚,是全能的主。
《漢語大詞典》:人之子
基督教用语。据《新约》记载, 耶稣 是上帝的儿子,为救赎人类,降世成人,自称是“人之子”。世人亦称 耶稣 为“人之子”。 鲁迅 《野草·复仇(其二)》:“上帝离弃了他,他终于还是一个‘人之子’;然而 以色列 人连‘人之子’都钉杀了。”
《國語辭典》:救世主  拼音:jiù shì zhǔ
1.基督徒对耶稣基督的尊称。基督徒认为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为拯救世人无力自救的罪而降生为人,故尊称耶稣为「救世主」。
2.比喻拯救他人脱离困境的人。如:「他担任义消,拯救了无数的生命,是大家心目中的救世主。」
《國語辭典》:圣母(聖母)  拼音:shèng mǔ
1.唐武后的尊号。
2.皇帝生母的尊称。《清会典。卷二七。礼部。仪制清吏司一》:「崇德八年,世祖章皇帝嗣位。尊母后皇后为皇太后,圣母为皇太后。」
3.天主教徒称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为「圣母」。十字军与骑士修道会奉其为守护神,并颂《玫瑰经》敬拜。
4.民间信仰称天界的女神。如:「天上圣母」。
《国语辞典》:彼得  拼音:bǐ dé
St. Peter
人名。耶稣十二门徒之首,耶拿之子,为人仁厚有大度。耶稣复活后,他是第一位见證者,曾赴小亚细亚传教,后为罗马王尼禄所杀。
《漢語大詞典》:古经(古經)
(1).古文经书。指用 秦 以前的文字写的经籍。汉书·艺文志:“《礼古经》五十六卷。”后汉书·儒林传·董钧:“ 玄 本习《小戴礼》,后以古经校之。”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前言》:“《春秋古经》就是《左氏传》《经》,因为它原来是古代文字写的,所以称它为‘古经’。”
(2).指《旧约圣经》。即《旧约全书》。天主教称 耶稣 以前的犹太教为古教,《旧约圣经》从古教继承而来,故在 中国 的天主教称《旧约圣经》为古经。
《漢語大詞典》:人之子
基督教用语。据《新约》记载, 耶稣 是上帝的儿子,为救赎人类,降世成人,自称是“人之子”。世人亦称 耶稣 为“人之子”。 鲁迅 《野草·复仇(其二)》:“上帝离弃了他,他终于还是一个‘人之子’;然而 以色列 人连‘人之子’都钉杀了。”
《國語辭典》:主日  拼音:zhǔ rì
基督教称基督在死后第三日复活,且该日是星期日,故称,作为举行教会礼拜或弥撒之日。
《國語辭典》:圣诞(聖誕)  拼音:shèng dàn
孔子、佛、菩萨、耶稣或所信奉之神的诞辰。《红楼梦》第二九回:「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
《國語辭典》:福音  拼音:fú yīn
1.基督教徒称耶稣所说的话及其门徒所传布的教义。如:「牧师的职责即在向教徒传布福音。」
2.有益于公众的言论。如:「他的讲演发人深省,是世人的福音。」
《國語辭典》:使徒  拼音:shǐ tú
基督教称耶稣在世时的门生如约翰、彼得等十二人为使徒(天主教译作「宗徒」)。后泛称被耶稣派遣,奉上帝之命以传教救人的人。
《国语辞典》:西元  拼音:xī yuán
西方国家记载年代的方法,以耶稣降生之年为纪元开始。也称为「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