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肝胆成楚越

相关人物
孔子


《庄子集释》卷二下〈内篇·德充符〉~87~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唐·成玄英疏:「万物云云,悉归空寂。倒置之类,妄执是非,于重玄道中,横起分别。何异乎肝胆附生,本同一体也,楚越迢递,相去数千,而于一体之中,起数千之远,异见之徒,例皆如是也。」
典故
咸阳镜
 
方镜
  
照胆清
 
照胆镜
 
秦台镜
 
秦家镜
 
秦明镜
 
秦台破心胆
 
秦台镜
  
秦镜照胆
 
肝胆难隐
 
见胆明镜
 
镜照胆


《西京杂记》卷三
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冑五脏历然无。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高祖悉封闭以待项羽。羽并将以东。后不知所在。

简释

秦镜:咏镜。唐刘长卿《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例句

诠材秉秦镜,典乐去齐竽。 刘禹锡 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后即事述怀赠答十韵

且喜礼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 刘长卿 温汤客舍

方寸抱秦镜,声名传楚材。 刘长卿 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

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刘长卿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宝镜凌曙开,含虚净如水。独悬秦台上,万象清光里。 刘长卿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春镜

一日辞秦镜,千秋别汉宫。 司空曙 故郭婉仪挽歌

妾有秦家镜,宝匣装珠玑。 乔知之 定情篇

借取秦宫台上镜,为时开照汉妖狐。 徐夤 咏怀

秦镜无人拭,一片埋雾月。 应稹 谕宝二首

秦人失金镜,汉祖升紫极。 李白 商山四皓

秦帝沦玉镜,留侯降氛氲。 李白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肝胆诚难隐,妍媸信易穷。 李益 府试古镜

旧是秦时镜,今来古匣中。 李益 府试古镜

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秦台破心胆,黥阵惊毛发。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德业悬秦镜,威声隐楚郊。 杜牧 送牛相出镇襄州

梁狱书因上,秦台镜欲临。 杜甫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

既有虚心鉴,还如照胆清。 卢纶 清如玉壶冰

一振声华入紫薇,三开秦镜照春闱。 蒯希逸 和主司王起

蛾眉不入秦台镜,鹢羽还惊宋国风。 钱起 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

《國語辭典》:肝胆(肝膽)  拼音:gān dǎn
1.肝和胆。《庄子。大宗师》:「忘其肝胆,遗其耳目。」
2.比喻诚恳、忠诚。《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不任肝胆之切敬,因执事以闻。」
3.指人有血性。《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有意气,有肝胆,相与了这样正人君子,也不枉了。」
《國語辭典》:肝胆楚越(肝膽楚越)  拼音:gān dǎn chǔ yuè
言肝胆虽近亦犹楚越之相远。《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也作「肝胆胡越」。
《漢語大詞典》:披肝胆(披肝膽)
表示以真诚相见。汉书·路温舒传:“披肝胆,决大计。”北史·王晞传:“今日得披肝胆,抑亦神明攸赞。” 明 张居正 《论时政疏》:“敢披肝胆,为陛下陈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平日披肝胆,谈道德。”亦省作“ 披肝 ”、“ 披胆 ”。 唐 上官仪 《为房州刺史请朝觐表》:“披胆祈恩,特蒙鉴许。”旧唐书·郑畋传:“沥恳事君,披肝翊圣。”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水东园日记诗:“如何衮衮披肝侣,都作纷纷把臂回。”
《漢語大詞典》:吐肝胆(吐肝膽)
见“ 吐肝露胆 ”。
《漢語大詞典》:吐肝露胆(吐肝露膽)
喻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 明 李贽 《复京中友朋》:“我既真切向道,彼决无有厌恶之理……决无不吐肝露胆与我共证明之意。”亦作“ 吐肝胆 ”。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二十餘年倾盖之友,六七十岁皓皤之夫,万里相逢,聚首他县,誓吐肝胆,尽脱皮肤。”
《国语辞典》:有肝胆(有肝胆)  拼音:yǒu gān dǎn
比喻心胸坦荡,重义气。《聊斋志异。卷三。连城》:「为人有肝胆,与顾生善;顾卒,时恤其妻子。」《续孽海花》第四一回:「超如道:『很有几人。像戴胜佛、康在经、王克柔,都是有肝胆、有魄力的。』」
《漢語大詞典》:照人肝胆(照人肝膽)
比喻以赤诚相见。 姜可生 《送影禅北行》诗:“照人肝胆 秦 时月,百战风霜刼后旗。” 郭小川 《中国的秋天》诗:“无数的血汗,凝成了照人肝胆的星辰。”
分類:赤诚相见
《国语辞典》:互托肝胆(互托肝胆)  拼音:hù tuō gān dǎn
形容朋友间相交之深。如:「他们二人生死相交,互托肝胆。」
分类:朋友相交
《國語辭典》:肝胆照人(肝膽照人)  拼音:gān dǎn zhào rén
比喻赤诚相待。《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你又怎保得住你那东人父子,一定也像你这等肝胆照人,一心向热的?」也作「肝胆相照」。
分類:赤诚待人
《國語辭典》:肝胆相照(肝膽相照)  拼音:gān dǎn xiāng zhào
比喻赤诚相处。《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类》:「肝胆相照,斯为腹心之友。」也作「肝胆照人」。
《漢語大詞典》:肝胆披沥(肝膽披瀝)
犹言披肝沥胆。比喻极尽忠诚。 汤增璧 《崇侠论》:“食人之禄,不顾其患,非志士所忍出;当其发难,则亦慷慨悲歌,顾盼生姿,自谓肝胆披沥,不忘平生之一诺。”
《國語辭典》:肝胆楚越(肝膽楚越)  拼音:gān dǎn chǔ yuè
言肝胆虽近亦犹楚越之相远。《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也作「肝胆胡越」。
《國語辭典》:肝胆胡越(肝膽胡越)  拼音:gān dǎn hú yuè
肝胆,比喻近;胡越,比喻远。肝胆胡越比喻虽近犹远。《淮南子。俶真》:「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也作「肝胆楚越」。
分類:肝胆
《國語辭典》:肝胆涂地(肝膽塗地)  拼音:gān dǎn tú dì
形容惨死。《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也作「肝脑涂地」。
《國語辭典》:肝脑涂地(肝腦塗地)  拼音:gān nǎo tú dì
1.形容惨死。《史记。卷九九。刘敬传》:「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文选。潘岳。关中诗》:「哀此黎元,无罪无辜,肝脑涂地,白骨交衢。」也作「肝胆涂地」。
2.比喻竭力尽忠,不惜牺牲生命。《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漢語大詞典》:剖析肝胆(剖析肝膽)
犹剖心析肝。形容掬诚相示。 宋 司马光 《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三状》:“臣不胜愤懣,敢復剖析肝胆,陈布以闻,虽抵罪万死,亦无怨悔。”
分類:掬诚
《漢語大詞典》:照胆(照膽)
(1).相传 秦 咸阳宫 中有大方镜,能照见五脏病患。女子有邪心者,以此镜照之,可见胆张心动。见《南京杂记》卷三。后因以“照胆”为典,极言明镜可鉴。 北周 庾信 《镜赋》:“镜乃照胆照心,难逢难值。”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 宋 司马光 《留别东郡诸僚友》诗之三:“ 楚国 良金百鍊精,深藏求售价连城。岂徒 丰 狱吹毛利,兼有 秦 臺照胆明。” 明 刘基 《古镜词》:“百鍊青铜曾照胆,千年土蚀萍花黶。”
(2).剑名。 南朝 梁 陶弘景 古今刀剑录:“ 武丁 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岁次戊午铸一剑,长三尺,铭曰照胆。”
《國語辭典》:秦镜(秦鏡)  拼音:qín jìng
传说秦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鉴别人心邪正。见《西京杂记》卷三。后用以指明镜,能分辨是非、善恶。唐。刘长卿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诗:「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唐。元稹〈谕宝〉二首之二:「秦镜无人拭,一片埋雾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