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尚书》卷五〈虞书·益稷〉~67~
帝曰:「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禹曰:「俞。」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庶顽谗说,若不在时,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欲并生哉。工以纳言,时而扬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禹曰:「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谁敢不让,敢不敬应?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敖虐是作,罔昼夜??;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祝柷,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扬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俞,往钦哉!」
《史记》卷二〈夏本纪〉~79~
禹曰:「于,帝!慎乃在位,安尔止。辅德,天下大应。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帝曰:「吁,臣哉,臣哉!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女辅之。余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作文绣服色,女明之。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来始滑,以出入五言,女听。予即辟,女匡拂予。女无面谀。退而谤予。敬四辅臣。诸众谗嬖臣,君德诚施皆清矣。」禹曰:「然。帝即不时,布同善恶则毋功。」

例句

爰资股肱力,以静淮海民。 吴筠 建业怀古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李隆基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股肱申教义,戈剑靖要荒。 李隆基 送张说巡边

人归父母育,郡得股肱良。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才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猗欤瑚琏器,竭我股肱力。 皇甫澈 赋四相诗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岘

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逢。 皎然 陪卢中丞闲游山寺

内政由股肱,外政由诸侯。 邵谒 论政

《國語辭典》:股肱  拼音:gǔ gōng
1.比喻左右辅助的人。《三国演义》第二○回:「朝廷股肱尚多,未可轻动。」
2.辅佐。《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
《漢語大詞典》:股肱郡
指起拱卫京师作用的要地。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河东 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三国志·魏志·杜畿传》:“顾念 河东 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烦卿卧镇之。”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东顾重关尽,西驰万国陪,还闻股肱郡,元首咏康哉。” 明 何景明 《东海太守行》:“玉食常怀股肱郡,苍生久慕循良风。”
《国语辞典》:股肱之力  拼音:gǔ gōng zhī lì
比喻辅佐的能力。《三国演义》第八五回:「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分类:辅佐能力
《国语辞典》:心膂股肱  拼音:xīn lǚ gǔ gōng
心、膂、股、肱,皆是人体重要的部分。语本《书经。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比喻非常亲近的得力助手。《清史稿。卷二四四。季开生传》:「皇上以心膂股肱寄之内阁诸臣,徒以票拟四五字了宰相事业,皇上纵不谴责,清夜扪心,恐有难以自慰者。」
《国语辞典》:股肱耳目  拼音:gǔ gōng ěr mù
比喻得力的助手。明。周朝俊《红梅记》第二四出:「作股肱耳目,岂敢边用。」
《國語辭典》:股掌  拼音:gǔ zhǎng
1.比喻极易操纵。《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乳哺,立可饿死。」
2.辅佐的大臣。《战国策。魏策二》:「王曰:『需寡人之股掌之臣也。』」
《漢語大詞典》:肱股
股肱。 元 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想当日 汉祖 开基,五年登帝,无虞日,端拱垂衣,则他那肱股能经济。”
分類:股肱
《國語辭典》:国体(國體)  拼音:guó tǐ
1.国家的大体。《汉书。卷四八。贾谊传。赞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
2.国家的形式。因主权归属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君主国与共和国。
《漢語大詞典》:令仆(令僕)
指尚书令与仆射。亦泛指股肱重臣。晋书·殷浩传:“ 浩 有德有言,向使作令僕,足以仪刑百揆,朝廷用违其才耳。” 唐 卢照邻 《释疾文·粤若》:“俯仰谈笑,顾盻纵横,自谓明主以令僕相待,朝廷以黄散为经。”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 唐 时左右僕射二人,从二品,掌统理六官,为尚书令之贰,令缺则总省事,所谓令僕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