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5,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肥白
肥己
肥大
面肥
面肥
肥遗
芋肥
兽肥
骨肥
肥硕
肥泉
偏肥
腯肥
鼠肥
肥田
《漢語大詞典》:肥白
(1).又白又胖。史记·张丞相列传:“ 苍 ( 张苍 )坐法当斩,解衣伏质,身长大,肥白如瓠。”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阿阿,可爱的宝贝。’伊看定他们,伸出带着泥土的手指去拨他肥白的脸。” 茅盾 《子夜》十一:“风戏弄她的宽大的睡衣,一会儿吹胖了,一会儿又倒卷了起来,露出她的肥白屁股。”
(2).谓作画时笔间空白留得较多,布局疏朗。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陈章侯 画梅,故作支离肥白。 堵芬木 常问之,答曰:‘须悬五六步看耳。’”
《漢語大詞典》:肥己
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一己之利。《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己,搬斤播两,何等肚肠!”清史稿·食货志六:“院司类有存案,原非自谋肥己。” 鲁迅 《南腔北调集·沙》:“他们都是自私自利的沙,可以肥己时就肥己,而且每一粒都是皇帝,可以称尊处就称尊。”
《國語辭典》:肥大  拼音:féi dà
1.肥硕胖大。《礼记。礼器》:「牲不及肥大,荐不美多品。」《唐语林。卷三。赏誉》:「天后任人,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唯取肥大。」
2.宽大。如:「衣袖肥大」、「长袍肥大」。
3.病理学上指组织因细胞体积的增加而变大的情形,这情形并不包括细胞数目的增加。
《國語辭典》:面肥(麵肥)  拼音:miàn féi
发面时用来引起发酵的面块,内含大量酵母。也称为「面头」、「老面」。
《漢語大詞典》:面肥
发面时用来引起发酵的面块。内含大量酵母。有些地区叫老面、面头。
《漢語大詞典》:肥遗(肥遺)
(1).鸟名。山海经·西山经:“﹝ 英山 ﹞有鸟焉,其状如鶉,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癘,可以杀虫。”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肥遗鸟》:“肥遗似鶉,其肉已疫。”
(2).蛇名。山海经·北山经:“﹝ 浑夕之山 ﹞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 华山 有蛇名肥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肥遗蛇》:“肥遗为物,与灾合契。”
分類:鸟名
《骈字类编》:芋肥
唐 王维 田家 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
唐 张籍 送闽僧 溪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
《骈字类编》:兽肥(兽肥)
南北朝 鲍照 拟古诗八首 其三 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
《国语辞典》:骨肥  拼音:gǔ féi
动物骨骼研碎所制成的肥料。也称为「骨粉」。
《國語辭典》:肥硕(肥碩)  拼音:féi shí
肥大丰硕。汉。王充《论衡。祀义》:「何而粢盛之不膏也,何而刍牺之不肥硕也。」
《漢語大詞典》:肥泉
古水名。又名 泉源水 。在今 河南省 淇县 境,东南流入 卫河 。《诗·邶风·泉水》:“我思 肥泉 ,兹之永叹。” 毛 传:“所出同,所归异为 肥泉 。”即此。参阅 宋 王应麟 诗地理考·肥泉
《漢語大詞典》:偏肥
特别鄙薄。列子·黄帝:“口所偏肥, 晋国 黜之。” 张湛 注:“肥,音鄙,薄也。” 杨伯峻 集释引 段玉裁 曰:“古‘肥’字与‘非’通。”
《漢語大詞典》:腯肥
(1).古时祭祀用的猪。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豚曰腯肥。” 唐 冯宿 《魏府狄梁公祠堂碑》:“先一日,执事设次于门西,设柔毛、翰音、腯肥、鲜膏之具,以俟詰朝。”
(2).肥壮。为形容祭祀所用牲畜之词。墨子·尚同中:“其事鬼神也,酒醴粢盛不敢不蠲洁,牺牲不敢不腯肥,珪璧币帛不敢不中度量。” 宋 陆游 《赛神曲》:“大饼如槃牲腯肥,再拜献神神不违。”
《韵府拾遗 微韵》:鼠肥(鼠肥)
淮南子鱼食巴菽而死鼠食之而肥注菽豆总名
《國語辭典》:肥田  拼音:féi tián
1.肥沃的田地。也作「肥地」。
2.施肥料于田地中,使田地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