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侵叛
侵扰背叛。亦指侵扰背叛的集团。 北齐 魏收 《禅位册》:“内剿凶权,外摧侵叛,遐邇肃晏,功格上玄。”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仍为选择有材用威信諳 岭南 事者为经略使,处理得宜,自然永无侵叛之事。”
分類:侵扰背叛
《漢語大詞典》:叛党
背叛自己的政党。例如:叛党变节。
《漢語大詞典》:叛戾
背叛,叛离。后汉书·南蛮传·板楯蛮夷:“愁苦赋役,困罹酷刑,故邑落相聚,以致叛戾。”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 管蔡 流言,叛戾 东都 。”宋书·刘道产传:“﹝ 刘道产 ﹞善于临民,在 雍 部政绩尤著,蛮夷前后叛戾不受化者,并皆顺服,悉出缘 沔 为居。”
分類:背叛叛离
《國語辭典》:叛离(叛離)  拼音:pàn lí
叛乱背离。如:「没想到这位高级将领也会叛离。」
分類:叛离背叛
《國語辭典》:背逆  拼音:bèi nì
叛逆。《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你们这些人误听谣言,就要做出这类背逆的事来,该当何罪?」
分類:背叛忤逆
《國語辭典》:反背  拼音:fǎn bèi
违背。《书经。吕刑》:「罔中于信,以覆诅盟。」汉。孔安国。传:「皆无中于信义,以反背诅盟之约。」
《漢語大詞典》:反心
背叛之心。管子·七臣七主:“百姓罢乏,君子无死。卒莫有人,人有反心。”韩非子·难一:“今 襄子 於 晋阳 也, 知氏 灌之,臼灶生鼃,而民无反心。是君臣亲也。”
分類:背叛
《漢語大詞典》:翻背
翻覆,背叛。梁书·沈浚传:“明公亲是人臣,举兵向闕,圣主申恩赦过,已共结盟,口血未乾,而有翻背。”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敬德 若怀翻背之计,岂在 寻相 之后耶?”
分類:翻覆背叛
《国语辞典》:不亭  拼音:bù tíng
1.不朝于王庭,指背叛的诸侯不来朝贡。也作「不庭」。
2.不直。也作「不庭」、「弗庭」。
《漢語大詞典》:畔盟
背叛盟约。畔,通“ 叛 ”。 宋 陆游 《上殿札子》:“旋属国家多故,逆 亮 畔盟,虽所蠲已多,终未仰称圣意。”金史·章宗纪四:“﹝ 泰和 六年五月﹞丙戌,以 宋 畔盟出师,告于天地太庙社稷。”
分類:背叛盟约
《漢語大詞典》:逆孽
(1).指叛乱作孽者。 唐 李商隐 《为怀州李中丞谢上表》:“况 潞 潜逆孽,许出全师,紧此州兵,横制贼境。”
(2).指背叛的罪恶。明史·四川土司传二·永宁宣抚使:“宜乘其逆孽未成,令 贵州 抚、按调兵与臣会剿。”
《漢語大詞典》:携叛(攜叛)
亦作“ 携畔 ”。 背叛。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百姓虚竭……故口腹急,姦心动而携叛多。”新唐书·忠义传下·袁光廷:“ 河西 戍将 袁光廷 为 伊州 刺史,固守歷年,虽游説百绪,终不降,诸下同心无携畔者。”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 元昊 反覆小人,其去就不足为两朝重轻,设或携叛,亦是常事。”
分類:背叛
《漢語大詞典》:反上
背叛君主。《汉书·文帝纪》:“ 济北王 背德反上,詿误吏民,为大逆。”
分類:背叛帝王
《漢語大詞典》:违叛(違叛)
亦作“ 违畔 ”。 背叛。宋书·袁顗传:“ 太宗 忿 顗 违叛,流尸於 江 。”魏书·高闾传:“ 蠕蠕 子孙,袭其凶业,频为寇扰,为恶不悛,自相违叛。”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晁景迂经说:“《公羊》家失之舛杂,而 何休 者,又特负於《公羊》。惟《穀梁》晚出,监二氏之违畔而正之,然或与之同恶,至其精深远大者,其得 子夏 之所传。”
分類:背叛
《漢語大詞典》:畔臣
背叛君国的臣子。汉书·萧望之传:“如使 匈奴 后嗣卒有鸟窜鼠伏,闕於朝享,不为畔臣……万世之长策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曹植司马顺:“ 吴江 顾生 庶其 《三餘漫笔》云:‘三叔 周 之畔臣,实 殷 之忠臣也。’説本 陈同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