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叛变(叛變)  拼音:pàn biàn
脱离原来的组织或集团而采取敌对的行动。如:「敌方军队已叛变了。」《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纪二》:「癸卯,广西巡勇叛变,戕杀统将,张人骏督剿之。」
《漢語大詞典》:无背无侧(無背無側)
不能辨清背叛倾仄之人。《诗·大雅·荡》:“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马瑞辰 通释:“是以‘以无背无侧’为不知恶人;‘以无陪无卿’为不知善人。”
分類:能辨背叛
《国语辞典》:欺师灭祖(欺师灭祖)  拼音:qī shī miè zǔ
背叛师门,使师门蒙羞。如:「为了夺取权势,他竟然做出欺师灭祖的事情。」
分类:背叛师门
《国语辞典》:不臣之心  拼音:bù chén zhī xīn
不忠背叛的心。《三国演义》第三回:「后又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不臣之心。」
分类:不忠背叛
《国语辞典》:叛乱罪(叛乱罪)  拼音:pàn luàn zuì
泛指背叛国家,危害政府之悖戾行为。依据民国八十年废止之惩治叛乱条例规定,包含普通内乱罪、暴动内乱罪、通谋开战罪、意图丧失民国领域罪、预备或阴谋犯内乱外患罪、交付或投降叛徒罪、预备或阴谋附逆罪、图利叛徒罪、参加叛乱组织罪、散布谣言罪、为叛徒宣传罪等十一种犯罪类型。现在指涉我国现行刑法「内乱罪」与「外患罪」章之犯罪。
《漢語大詞典》:搞两面派
所搞的种种行动与公开的面目是不相容的或者是相抵触的;有时它表示吃里扒外的背叛行为。例如:他这个人一向来搞两面派,你们可得注意啊!
《漢語大詞典》:杜贰(杜貳)
禁绝背叛,消除二心。晋书·慕容垂载记:“ 垂 为三军之统,卿为谋 垂 之主,用兵制胜之权,防微杜贰之略,委之於卿,卿其勉之。”
《漢語大詞典》:背贰(背貳)
背叛而有二心。南史·宋纪中·文帝:“诸公受遗,不容背贰。”
分類:背叛二心
《漢語大詞典》:倍反
(1).背反,背叛,倍,通“ 背 ”。
(2).去而遂绝与去而复来。鬼谷子·捭阖:“益损去就倍反。” 陶弘景 注:“义乖曰去,志同曰就,去而遂絶曰倍,去而復来曰反。”
《漢語大詞典》:倍招
招致背叛者。倍,通“ 背 ”。管子·七法:“不明於心术,而欲行令於人,犹倍招而必拘之。” 尹知章 注:“物有倍叛而招之者,必有以慰悦之,令其感服,今反拘留之,则彼逾叛矣。”
分類:招致背叛
《漢語大詞典》:篡畔
篡夺背叛。 汉 王充 论衡·问孔:“枉道食篡畔之禄。” 汉 王充 论衡·非韩:“廉则约省无极,贪则奢泰不止。奢泰不止,则其所欲不避其主。案古篡畔之臣,希清白廉洁之人。”
分類:篡夺背叛
《漢語大詞典》:叛卖(叛賣)
背叛并出卖(祖国、革命)。 吴伯箫 《攀金顶》:“﹝ 郭沫若 ﹞在 蒋介石 叛卖大革命的开始写了声讨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漢語大詞典》:畔虑(畔慮)
背叛的谋划。畔,通“ 叛 ”。荀子·议兵:“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彼畏我威,劫我埶,故民虽有离心,不敢有畔虑。”
分類:背叛谋划
《漢語大詞典》:慢倍
轻慢背叛。新唐书·李渤传:“臣恐四夷闻之,慢倍之心生矣。”
分類:轻慢背叛
《國語辭典》:里通外国(裡通外國)  拼音:lǐ tōng wài guó
暗中与外国勾结,进行阴谋活动。如:「任何稍有国家民族意识的人,都不会里通外国,谋取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