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后厅
住宅或旅店主要生活区背后的私用厅,通常为第二个客厅
古典式教堂内殿离大门最远处的厅
《國語辭典》:标子(標子)  拼音:biāo zi
1.民间互助会中填写标金的纸签。如:「等标子会齐了就开标。」
2.发标劲,有倔强脾气的人。《品花宝鉴》第三回:「蓉官吐了舌,说道:『好不怕人,这才算个标子。』」
《漢語大詞典》:标劲(標勁)
(1).谓摆阔气,讲排场。《官场现形记》第五二回:“他本是个阔人,等到这笔昧心钱到手之后,越发闹起标劲来。” 朱自清 《初到清华记》:“一位清华学生在屋里只穿单大褂,将出门却套上厚厚的皮大氅。这种‘行’和‘衣’的路数,在当时却透着一股标劲儿。”
(2).谓倔强的脾气。 茅盾 《手的故事》:“‘谢谢二少爷,我不要保;我跟他们去!看他们敢--把我五马分尸么?’声音很尖脆,不像是五十多岁的老婆子。‘哈哈! 黄二姐 的标劲还像二十年前!’”
《國語辭典》:背光  拼音:bèi guāng
光线不能直接照到,称为「背光」。如:「背光照像,镁光灯的强度要够。」
《漢語大詞典》:蹈背
谓由背后跟踪。 清 黄遵宪 《哀旅顺》诗:“一朝瓦解成刼灰,闻道敌军蹈背来。”
《國語辭典》:牵线(牽線)  拼音:qiān xiàn
1.牵拉著线。如:「跳橡皮筋的游戏至少要三个人才能玩,其中两个负责牵线,一个在中间跳。」
2.比喻居间媒介,使双方发生接触或关系。如:「要不是有他在中间牵线、协调,这件事不会这么圆满解决。」
3.本指悬丝傀儡戏幕后的牵引拉线。后用以比喻背后操纵。如:「任何人都想独自作主,谁愿意像玩偶那样受人牵线?」
《漢語大詞典》:噂誻
背后议人之短。魏书·拓跋燮传:“譐誻明昏,有亏礼教。”旧唐书·文苑传中·齐澣:“会大理丞 麻察 坐事出为 兴州 别驾, 澣 与 察 善,出城饯之,因语禁中諫语。 察 性譐誻,遽以 澣 语奏之。”
分類:背后
《國語辭典》:包抄  拼音:bāo chāo
从敌人侧面或背面进行包围攻击。如:「警方分三路人马包抄过去,让那些歹徒措手不及。」
《國語辭典》:后襟(後襟)  拼音:hòu jīn
上衣、长袍的背后部分。《儒林外史》第三回:「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著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國語辭典》:中缝(中縫)  拼音:zhōng fèng
1.线装书前后半页之间的折缝。也称为「版心」、「页心」。
2.报纸左右两版间狭长的部分。
3.衣服背部中间的竖缝。
《国语辞典》:背叉  拼音:bèi chā
双手在背后交叉著。《水浒传》第一一回:「林冲看时,见那个官人背叉著手,行将出来。」
《漢語大詞典》:燕尾衫
古代一种服饰。以背后分叉如燕尾状而称。 元 刘永之 《题扇》诗:“乌丝细写蚕头篆,白紵新裁燕尾衫。”
《漢語大詞典》:渣口
高炉(或鼓风炉)上能使熔融炉渣流出的一个开口,位于熔融金属排放口上
冶金炉背后的排渣孔
《漢語大詞典》:宝曜(寶曜)
道教谓真人背后的神异圆光。云笈七籤卷八:“上皇真人皆项负宝曜,体映圆光,气合三宝,灵洞五藏也。”云笈七籤卷十一:“高元紫闕中有五神宝曜,敷暉放光。”
《漢語大詞典》:衬背(襯背)
装裱书画时衬在背后的纸或绢。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应搜访到法书,多係青阑道,绢衬背。”
《國語辭典》:反剪  拼音:fǎn jiǎn
反背双手或双手反绑于背后。《儒林外史》第八回:「几十个兵卒跳上船来,走进中舱,把王道台反剪了手,捉上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