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脱归(脱歸)
脱身逃归。左传·襄公十八年:“ 齐侯 见之,畏其众也,乃脱归。” 杨伯峻 注:“脱归,谓离开 齐 军脱身而归。”汉书·卫青传:“卫尉 广 为虏所得,得脱归。皆当斩,赎为庶人。”后汉书·刘盆子传:“ 安 等战疲还营,见旗帜皆白,大惊乱走,自投川谷,死者十餘万, 逢安 与数千人脱归 长安 。”
分類:脱身逃归
《國語辭典》:免身  拼音:miǎn shēn
1.妇人产子。《史记。卷四三。赵世家》:「而朔妇免身,生男。」
2.免除刑罚。《汉书。卷一○○。叙传下》:「用取世资,幸而免身。」
《漢語大詞典》:脱走
脱身逃走或隐遁。后汉书·孔融传:“密就掩捕, 俭 得脱走。”金史·武仙传:“ 珙 与数百人脱走,生擒其统制统领数十人。” 鲁迅 《彷徨·伤逝》:“觉得在沉重的迫压中,渐渐隐约地现出脱走的路径:深山大泽,洋场。”
《國語辭典》:脱逃(脫逃)  拼音:tuō táo
脱身逃走。《福惠全书。卷七。钱谷部。比较》:「而奸里正藉多人厮混,或深夜讯责之难清,或乘间脱逃而漏卯。」
《漢語大詞典》:设身(設身)
(1).谓假设己身为他人。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尝试设身作 杜陵 ,凭轩远望观,则心目中二语,居然出现,此亦情中景也。”
(2).设法脱身。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 黄文安 对曰:‘小子问 周锡能 如何设身回来? 周锡能 与小子説曰,他是假办妖壮,投入 新墟 妖营,今在妖营脱身回来。’”
《漢語大詞典》:拔归(拔歸)
脱身归来。金史·蒲察官奴传:“﹝ 蒲察官奴 ﹞杀 回紇 使者得鞍马资货,即日拔归。”
分類:脱身归来
《國語辭典》:抽脚(抽腳)  拼音:chōu jiǎo
抽身、脱身。宋。李曾伯 念奴娇。云胡不喜词:「云胡不喜,得抽脚篮中,安身局外。」也作「抽头」。
分類:抽身脱身
《漢語大詞典》:粘缠
缠住不放,使人难以脱身。例如:这孩子真粘缠。
《國語辭典》:脱壳金蝉(脫殼金蟬)  拼音:tuō ké jīn chán
金蝉成虫时要脱去壳。后比喻用计谋脱身。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觅不得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也作「金蝉脱壳」。
《国语辞典》:抽后腿(抽后腿)  拼音:chōu hòu tuǐ
脱身退出。如:「这事如此紧迫,你不可以在这个时候抽后腿!」
分类:脱身退出
《國語辭典》:走了和尚走不了庙(走了和尚走不了廟)  拼音:zǒu le hé shàng zǒu bù liǎo miào
(谚语)比喻人无论如何逃避某件事物,终究还是逃脱不了的。如:「他的产业家眷都在这儿,走了和尚走不了庙,只要耐心布署等待,难道还怕抓不到吗?」
《国语辞典》:走不开(走不开)  拼音:zǒu bù kāi
1.不能走开,无法脱身。如:「我一时事忙走不开,你不要等我了。」《红楼梦》第一一二回:「林之孝是走不开,家下人要伺候查验的,再有的是说不清楚的,已经芸二爷去了。」
2.面积太窄,容不下行走。如:「巷子里太窄,走不开车。」
《國語辭典》: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拼音:duǒ dé hé shang duǒ bù dé sì
(谚语)和尚能够躲得起来,但是庙寺依然存在,所以别人仍可从庙中找得到他。比喻人无论如何逃避某件事物,终究还是逃脱不了。《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不要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个料理。」也作「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走了和尚走不了庙」。
《國語辭典》:没出豁(沒出豁)  拼音:méi chū huò
1.没出息。《水浒传》第二二回:「今日宋江不才,做出一件没出豁的事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谁知天不帮衬,有官无禄?并不曾犯著一个对头,并不曾做著一件事体,都是命里所招,下梢头弄得没出豁,比此更为可笑。」
2.无法发泄或解决。《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人急了,正好没出豁,却见明晃晃一把劈柴斧头,正在手边。」《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杨氏因等长儿不来,一肚子恶气,正没出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