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脸红(臉紅)  拼音:liǎn hóng
受事物刺激而脸色发红。《儒林外史》第四回:「二位恐怕脸红,不敢多用,吃了半杯放下。」《红楼梦》第二六回:「四目却相对时,红玉不觉脸红了。」
《国语辞典》:脸红心跳(脸红心跳)  拼音:liǎn hóng xīn tiào
脸色通红,心跳加速。形容害羞的样子。如:「他一见到女生,就脸红心跳,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国语辞典》:脸红头胀(脸红头胀)  拼音:liǎn hóng tóu zhàng
发怒、急躁的样子。如:「不要老是脸红头胀,讨论问题必须心平气和。」《红楼梦》第二九回:「又见林黛玉脸红头胀,一行哭,一行气凑,一行是泪,一行是汗,不胜怯弱。」
分类:发怒急躁
《分类字锦》:醉脸红匀(醉脸红匀)
王恽 海棠诗 云鬟绿拥妆初罢,醉脸红匀睡未醒。
分类:海棠
《國語辭典》:脸红脖子粗(臉紅脖子粗)  拼音:liǎn hóng bó zi cū
面部、颈项红胀。形容人发怒、急躁或情绪激动的样子。如:「得饶人处且饶人,又何必闹得脸红脖子粗呢?」也作「粗脖子红脸」。
《國語辭典》:脸红耳赤(臉紅耳赤)  拼音:liǎn hóng ěr chì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情绪高亢或极害羞的样子。如:「哪怕是吵得脸红耳赤,也不会改变他们同学间深厚的友谊。」《红楼梦》第一九回:「一面看那丫头,虽不标致,倒还白净,些微亦有动人处,羞的脸红耳赤,低首无言。」
《漢語大詞典》:脸红耳热(臉紅耳熱)
见“ 脸红耳赤 ”。
《國語辭典》:脸红耳赤(臉紅耳赤)  拼音:liǎn hóng ěr chì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情绪高亢或极害羞的样子。如:「哪怕是吵得脸红耳赤,也不会改变他们同学间深厚的友谊。」《红楼梦》第一九回:「一面看那丫头,虽不标致,倒还白净,些微亦有动人处,羞的脸红耳赤,低首无言。」
《漢語大詞典》:脸红筋暴(臉紅筋暴)
形容发急或发怒时面部红胀,青筋暴起的样子。 西戎 《纠纷》:“ 张老五 争得顶凶,脸红筋暴,指着 李秀英 说:‘给你们妇女打上半个劳动,就是顶彻底了!’”亦作“ 脸红筋涨 ”。 沙汀 《淘金记》一:“ 芥茉公爷 脸红筋涨的,感觉得上了谣言的当。”
《漢語大詞典》:脸红筋涨(臉紅筋漲)
见“ 脸红筋暴 ”。
《漢語大詞典》:脸红筋暴(臉紅筋暴)
形容发急或发怒时面部红胀,青筋暴起的样子。 西戎 《纠纷》:“ 张老五 争得顶凶,脸红筋暴,指着 李秀英 说:‘给你们妇女打上半个劳动,就是顶彻底了!’”亦作“ 脸红筋涨 ”。 沙汀 《淘金记》一:“ 芥茉公爷 脸红筋涨的,感觉得上了谣言的当。”
《國語辭典》:朱颜(朱顏)  拼音:zhū yán
1.红润的容颜。《楚辞。宋玉。招魂》:「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多比喻为美人。《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四》:「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2.泛指年轻的容貌。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漢語大詞典》:赪颊(赬頰)
脸红。 宋 陆游 《杂兴》诗:“旦欲燎衣无宿烬,暮思赬颊但空罍。”
分類:脸红
《漢語大詞典》:酡然
(1).饮酒脸红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萧七:“六姊频犯,连引十餘爵,酡然逕醉。”
(2).泛指脸红。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珊珊:“﹝生﹞问:‘有婿家否?’女酡然久之,微嗔曰:‘夜深可寝,絮絮何为!’” 叶圣陶 《倪焕之》二四:“ 焕之 的眼光在 冰如 酡然的脸上转了个圈儿,心里混和着惋惜与谅解,想道:‘他衰老了!’”
《漢語大詞典》:色赧
脸红;羞愧。明史·史可法传:“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
分類:脸红羞愧
《国语辞典》:红霞(红霞)  拼音:hóng xiá
1.红色云霞。如:「夕阳西下,红霞满天。」《水浒传》第五回:「又赶了三二十里田地,过了一条板桥,远远地望见一簇红霞。」
2.形容人害羞而脸红。如:「她听得这话,不禁满面红霞。」《西游记》第七二回:「娇脸红霞衬,朱唇绛脂匀。」
《國語辭典》:酡颜(酡顏)  拼音:tuó yán
酒后脸上泛红的容貌。唐。刘禹锡〈百舌吟〉:「酡颜侠少停歌听,坠珥妖姬和睡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