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休文多病
 
休文瘦
 
休文老病
 
半分臂小
 
围腰带剩
 
多病休文
 
多病如削
 
宽带眼
 
宽沈带
 
宽衣带
 
带围宽
 
带围东阳
 
带围减
 
带易成宽
   
带眼减围
 
带眼销磨
 
带眼频移
 
带惊剩眼
 
新宽带结
 
东阳受损
 
东阳带
  
东阳销瘦带展
 
东阳销瘦骨
 
沈侯不胜衣
 
沈侯瘦
  
沈约病瘦
 
沈约瘦
 
沈约诗腰
  
沈郎围
 
沈郎多病
 
沈郎带宽
 
沈郎消瘦
 
沈郎瘦
 
沈郎瘦损
 
消瘦休文
 
消瘦东阳
 
清瘦休文
 
病起东阳
 
瘦损东阳
 
瘦损沈休文
 
瘦损腰围
 
瘦尽东阳
 
瘦尽东阳沈
 
移带眼
 
罗宽带眼
 
腰围瘦
 
腰围频减
 
腰宽带易垂
 
腰愧休文
 
衣带渐宽
 
衣带缓
 
衰柳腰肢
 
频移带眼

相关人物
徐勉
 
沈约


《梁书》卷十三《沈约传》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曰:「吾弱年孤苦,傍无棋属,往者将坠于地,契阔屯邅,困于朝夕,崎岖薄宦,事非为己,望得小禄,傍此东归。岁逾十稔,方忝襄阳县,公私情计,非所了具,以身资物,不得不任人事。永明末,出守东阳,意在止足;而建武肇运,人世胶加,一去不返,行之未易。及昏猜之始,王政多门,因此谋退,庶几可果,托卿布怀于徐令,想记未忘。圣道聿兴,谬逢嘉运,往志宿心,复成乖爽。今岁开元,礼年云至,悬车之请,事由恩夺,诚不能弘宣风政,光阐朝猷,尚欲讨寻文簿,时议同异。而开年以来,病增虑切,当由生灵有限,劳役过差,总此凋竭,归之暮年,牵策行止,努力祗事。外观傍览,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综摄。常须过自束持,方可僶俛。解衣一卧,支体不复相关。上热下冷,月增日笃,取煖则烦,加寒必利,后差不及前差,后剧必甚前剧。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

例句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 李商隐 寄裴衡

哀同庾开府,瘦极沈尚书。 李商隐 有怀在蒙飞卿

张衡愁浩浩,沈约瘦愔愔。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李商隐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牟融 山中有怀李十二

《國語辭典》:腰带(腰帶)  拼音:yāo dài
束在腰际的带子。如:「你这条腰带在哪儿买的?」也称为「腰䌽」。
《漢語大詞典》:金腰带(金腰帶)
芍药品种名。也称金带围。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诗谈》:“ 扬州 芍药名著天下,郡国最其盛处。 仁宗 朝 韩魏公 以副枢出镇 维扬 。初芍药盛开,忽于藂中得黄缘稜者四朵,士人呼为金腰带,云数十年间或有一二朵,不常见也。”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六:“ 维扬 芍药甲天下。其间一花若紫袍,而中有黄缘者,名金腰带。”
《国语辞典》:拴在裤腰带上(拴在裤腰带上)  拼音:shuān zài kù yāo dài shàng
比喻人随时都被呵护著。如:「孩子长大了就要让他自立,不能老是把他拴在裤腰带上。」
分类:随时呵护
《分类字锦》:紫球腰带(紫球腰带)
魏略文帝时西域来献紫球腰带
分类:贡献
《漢語大詞典》:裤腰带(袴腰帶,褲腰帶)
亦作“裤腰带”。腰间系裤的带子。《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正闹着,齐巧 余藎臣 出去解手,走进来鬆去扣带,提起衣裳,两隻手重行在那里扎裤腰带。” 茅盾 《当铺前》二:“他把裤腰带收紧些,没命的跑。”
分類:带子
《漢語大詞典》:裤腰带
1.亦作"裤腰带"。
2.腰间系裤的带子。
分類:带子
《漢語大詞典》:束带(束帶)
(1).整饰衣服。表示端庄。论语·公冶长:“ 赤 也,束带立於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刘宝楠 正义:“带,繫繚於要,所以整束其衣,故曰束带。”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寡人束带听朝三十餘年,曾无闻焉。” 宋 秦观 《雷阳书事》诗之一:“束带趋祀房,瞽史巫纷若。”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早见那位钦差顶冠束带、满脸春风的迎出舱来。”
(2).泛指装束。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掌灯时分, 萧队长 跟 郭 白 二人商量一会,又忙一阵,两个人束带停当,办好通行证和介绍信,又支了路费。”
(3).指官服。引申谓公务。 唐 韦应物 《休暇东斋》诗:“由来束带士,请謁无朝暮。” 宋 司马光 《病中鲜于子骏见招不往》诗:“虽无束带苦,实惮把酒併。”
(4).指腰带。《水浒传》第十三回:“﹝ 索超 ﹞身披一副铁叶攒成鎧甲,腰繫一条镀金兽面束带。”红楼梦第七四回:“从 紫鹃 房中搜出两副 寳玉 往常换下的寄名符儿,一副束带上的帔带。”
《國語辭典》:系腰(繫腰)  拼音:xì yāo
腰带。《元史。卷一四二。答失八都鲁传》:「十二月,趋攻峡州,破伪将赵明远木驴寨。升四川行省右丞,赐金系腰。」
分類:系腰腰带
《國語辭典》:束腰  拼音:shù yāo
1.腰带。
2.束紧腰部使细瘦。
《國語辭典》:带子(帶子)  拼音:dài zi
1.用皮、布等物做成的窄而长的条状物,用来绑扎衣物。如:「这件衣服太宽了,找条带子来系一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又束好带子,穿上一件巴图鲁坎肩儿。」
2.土匪的黑话指河。江湖人物忌讳说「死」、「活」等字。「河」与「活」谐音,故以「带子」代替。
3.俗称录影带或录音带。如:「你帮我找找看有没有关于国剧的带子。」
《漢語大詞典》:赵带(趙帶)
指美女的腰带。 北齐 萧悫 《秋思》诗:“ 燕 幃緗綺被, 赵 带流黄裾。” 南朝 梁 沈约 《洛阳道》诗:“ 燕 裙傍日开, 赵 带随风靡。” 唐 王维 《魏郡太守德政碑》:“ 郑 声 卫 乐,共弃 师襄 ; 赵 带 燕 裾,思齐 漆室 。”
《國語辭典》:汗巾  拼音:hàn jīn
1.手帕、手巾。《金瓶梅》第八三回:「一面开橱门,取出一方白绫汗巾,一副银三事挑牙儿答赠。」《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聘娘又拿汗巾替四老爷拂了头巾,嘱咐道:『你今晚务必来,不要哄我老等著。』」
2.腰带。《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又哭了一回,把个坐兀子填高,将汗巾兜在梁上,正欲自缢。」《红楼梦》第二一回:「这半个月难保乾净,或者有相厚的丢失下的东西……戒指、汗巾、香袋儿。」
《漢語大詞典》:要带(要帶)
即腰带。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 苍 体大,美鬚眉,要带八尺二寸。”参见“ 腰带 ”。
分類:腰带
《國語辭典》:腰带(腰帶)  拼音:yāo dài
束在腰际的带子。如:「你这条腰带在哪儿买的?」也称为「腰䌽」。
《漢語大詞典》:腹围(腹圍)
腰带。 宋 岳珂 桯史·宣和服妖:“ 宣和 之季,京师士庶竞以鹅黄为腹围,谓之腰上黄。”
分類:腰带
《漢語大詞典》:带减腰围(帶減腰圍)
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词:“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亦省作“ 带减围 ”。 唐 杜甫 《伤秋》:“懒慢头时櫛,艰难带减围。”
分類:瘦损
《國語辭典》:带眼(帶眼)  拼音:dài yǎn
1.腰带上的孔眼。宋。王安石 寄余温卿诗:「平日离愁宽带眼,讫春归思满琴心。」宋。沈端节〈薄倖。桂轮香满〉词:「休文瘦损,陡觉频移带眼。」
2.顺眼看看。如:「他带眼看看就发现问题之所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直待转手关门,带眼看去,那小床帐钩上吊著一个紫檀的小木鱼。」
《漢語大詞典》:东阳瘦(東陽瘦)
见“ 东阳销瘦 ”。
《漢語大詞典》:东阳销瘦(東陽銷瘦)
梁书·沈约传:“﹝ 沈约 ﹞ 永明 末,出守 东阳 ……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原谓 沈约 因操劳日渐消瘦,后以“东阳销瘦”为形容体瘦的典故。 宋 贺铸 《满江红·伤春回》词:“谁念 东阳 销瘦骨,更堪白苧衣衫薄。”亦作“ 东阳瘦体 ”、“ 东阳瘦 ”。 元 乔吉 《双调行香子·题情》套曲:“ 东阳 瘦体, 潘岳 苍颜,我怕春归,愁日永,捱更阑。”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又塞上咏雪花》词:“谁怜辛苦 东阳 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漢語大詞典》:沈愁
深愁。 唐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诗之三:“莫遣沉愁结成病,时时一唱濯缨歌。”
《國語辭典》:沈腰  拼音:shěn yāo
沈约因病日瘦,腰带逐渐宽松。典出《梁书。卷一三。沈约传》。比喻身体渐趋瘦弱、消瘦。宋。周邦彦 大有。仙骨清羸词:「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见傍人、惊怪消瘦。」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你道我沈腰轻,争奈客衣单。」
分類:沈约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