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亵臣(褻臣)  拼音:xiè chén
亲近得宠的臣子。《礼记。檀弓下》:「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
《漢語大詞典》:谠臣(讜臣)
正直敢谏的臣子。 三国 魏 曹操 《拒王芬辞》:“ 昌邑王 即位日浅,未有贵宠,朝乏讜臣。”
分類:正直臣子
《漢語大詞典》:钦遵(欽遵)
恭敬遵奉。旧时臣子言遵奉圣旨的套语。《清会典事例·宗人府·授官》:“着宗人府,即将此旨通諭各族长学长,一体钦遵。” 清 程矞采 《奏绅士捐建升平社学公所由》:“应俟此案奉到諭旨之后,钦遵分别查辨。”
《漢語大詞典》:咸黑
古代传说中的乐师名。 帝喾 的臣子。吕氏春秋·古乐:“ 帝嚳 命 咸黑 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
《漢語大詞典》:衷愚
愚忠。谓尽忠而不明事理。多用作臣子上言于帝王的自谦之词。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易生避难》:“臣子道:‘愿竭衷愚,掛冠去,復何辞。’”
《国语辞典》:反臣  拼音:fǎn chén
反叛的臣子。《三国演义》第九回:「将军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载之史笔,遗臭万年。」
分类:反叛臣子
《漢語大詞典》:遗颁(遺頒)
指皇帝遗诏中关于赏赐臣子的条款。 宋 王圭 《赐枢密使张昪为仁宗皇帝上仙遗衣物口宣》:“兹有遗颁,宜钦而受。”
《漢語大詞典》:盗篡(盜簒)
盗窃夺取。特指臣子取代君位。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序》:“夫始於盗篡者终於即真,始称伪朝者后为正统。” 遯园 《专制之结果》:“呜呼,以四百兆积民成国、积国成天下者之公产业,为一二由战争、由盗篡、由世袭者攘为一人之私产业。”
《漢語大詞典》:丹槛折
汉书·朱云传:“上( 汉成帝 )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 云 下, 云 攀殿槛,槛折……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后用为臣子犯死直諫的典实。 唐 杜甫 《闻高常亡》诗:“致君丹槛折,哭友白云长。”
《漢語大詞典》:伯姜
舜 臣子 伯夷 的别称。 伯夷 姓 姜 ,能明礼仪以佐 尧 舜 ,因用以代称名门望族。 宋 秦观 《婚书》:“蚤年拥彗,尝趋大丞相之门;末路紬书,实佐先翰林之事。重以世母出於 伯姜 ,既事契之久敦,宜婚姻之申结。”参见“ 伯夷 ”。
《國語辭典》:伯夷  拼音:bó yí
1.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始生氐羌,氐羌乞姓。」晋。郭璞。注:「伯夷父颛顼师,今氐羌其苗裔也。」也称为「伯夷父」、「颛顼师」。
2.人名:(1)舜的臣子,生卒年不详。《书经。舜典》:「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2)孤竹君的长子,生卒年不详。参见「伯夷叔齐」条。《孟子。公孙丑上》:「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
《漢語大詞典》:鸿涯(鴻涯)
仙人名。即 洪涯 。 黄帝 的臣子 伶伦 。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序〉:“将蹈 鸿涯 之遐跡,绍 巢 许 之絶规。” 李善 注:“《西京赋》曰:‘ 洪涯 立而指麾。’神仙传曰:‘ 卫 叔卿 与数人博,其子 度 曰:“向与博者为谁?” 叔卿 曰:“是 洪涯先生 。”’”
《漢語大詞典》:品臣
众臣子。 汉 王符 潜夫论·班禄:“是以贤者不能行礼以从道,品臣不能无枉以从利。” 汪继培 笺:“品臣,犹言众臣。”
分類:臣子
《漢語大詞典》:知臣莫若君
了解臣子的无过于君主。管子·大匡:“ 鲍叔 曰:‘先人有言曰,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今君知臣不肖也,是以使贱臣傅 小白 也。’”孔丛子·执节:“ 魏安釐王 问 子顺 曰:‘……﹝ 马回 ﹞有大丈夫之节,吾欲以为相,可乎?’答曰:‘知臣莫若君,何有不可?’”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择官:“十四年,特进 魏徵 上疏曰:‘臣闻知臣莫若君……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
《漢語大詞典》:赞采(贊采)
谓古代祭祀时,臣子帮助君主拿着币帛等祭物。逸周书·克殷:“羣臣毕从, 毛叔郑 奉明水, 卫叔 傅礼, 召公奭 赞采, 师尚父 牵牲。”史记·周本纪引此文, 张守节 正义:“赞,佐也;采,币也。”
《漢語大詞典》:赞拜不名(贊拜不名)
臣子朝拜帝王时,赞礼的人不直呼其姓名,只称官职。这是帝王给予大臣的一种特殊礼遇。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 萧何 故事。”梁书·武帝纪上:“詔进 高祖 都督中外诸军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三国演义》第四回:“ 董卓 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