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小岁贺(小歲賀)
古代臣子在小岁日向君亲朝贺的礼仪。太平御览卷三三引 南朝 宋 徐爰 《家仪》:“蜡本施祭,故不贺。其明日为小岁贺,称初岁福始,罄无不宜。”魏书·高祖纪:“﹝十五年﹞十有一月……丙戌,初罢小岁贺。”
《国语辞典》:逆臣贼子(逆臣贼子)  拼音:nì chén zéi zǐ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晋书。卷六五。王导传》:「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唐。陈子昂〈请措刑科〉:「逆臣贼子,顿伏严诛。」也作「逆子贼臣」。
《国语辞典》:逆子贼臣(逆子贼臣)  拼音:nì zǐ zéi chén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三。降魔变文》:「唯有逆子贼臣,欲谋王之国政,怀邪抱佞,不谨风谣。」也作「逆臣贼子」。
《国语辞典》:孽子孤臣  拼音:niè zǐ gū chén
被疏远、孤立的臣子与失宠的庶子。参见「孤臣孽子」条。《红楼梦》第一二○回:「虽然事有前定,无可奈何,但孽子孤臣,义夫节妇,这『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委得的。」
《国语辞典》:留中不发(留中不发)  拼音:liú zhōng bù fā
皇帝将臣子的奏章留在宫中,不批示亦不交给相关部门执行。《明史。卷二四三。列传。冯从吾》:「陛下郊庙不亲,朝讲不御,章奏留中不发。」《镜花缘》第一五回:「老夫自从嗣圣元年因主上被废,武后临朝,心中郁闷,曾三上封章,劝其谨守妇道,迎主还朝,武后俱留中不发。」
《国语辞典》:犬马之心(犬马之心)  拼音:quǎn mǎ zhī xīn
比喻臣子对君主的忠心,如犬马之报答主人。《史记。卷六○。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之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也作「狗马之心」。
《国语辞典》:狗马之心(狗马之心)  拼音:gǒu mǎ zhī xīn
比喻臣子效忠君主,如犬马报答主人。《汉书。卷五○。汲黯传》:「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也作「犬马之心」。
《国语辞典》:括囊拱手  拼音:guā náng gǒng shǒu
比喻臣子不建言,对朝政也毫无建树。《宋史。卷三二一。刘述传》:「赵抃则括囊拱手,但务依违大臣,事君岂当如是!」
《国语辞典》:括囊守禄(括囊守禄)  拼音:guā náng shǒu lù
比喻臣子不肯建言,只知保住个人禄位。《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以贱废。」
《国语辞典》:黄帝乘龙(黄帝乘龙)  拼音:huáng dì chéng lóng
黄帝骑著龙上天,臣子无法跟随,只能抱著拉断的龙髯和遗落的弓哭泣。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后比喻仙去或帝王、权臣的去世。
《国语辞典》:世乱识忠臣(世乱识忠臣)  拼音:shì luàn shì zhōng chén
时局混乱的时候,方能辨出忠贞的臣子。《新唐书。卷一四○。崔圆传》:「帝次河池,圆疏具陈『蜀土腴谷羡,储供易办。』帝省书泣下曰:『世乱识忠臣。』」
《国语辞典》: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拼音: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谚语)忠诚的臣子义不降敌,贞节的女子守节而不改嫁。比喻忠诚坚贞,绝无二心。明。沈采《千金记》第三七出:「告大王知道,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大王倘有不幸,奴家岂肯存著异心。」《隋唐演义》第四九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也作「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君」。
《国语辞典》:廷争面折(廷争面折)  拼音:tíng zhēng miàn zhé
臣子在朝廷上犯颜直谏,据理力争。《晋书。卷五五。潘岳传》:「虽廷争面折,犹将祈请而求焉。」也作「面折廷争」。
《国语辞典》:瞻天恋阙(瞻天恋阙)  拼音:zhān tiān liàn què
天、阙,指帝王。「瞻天恋阙」指臣子仰望帝王,留恋朝廷。如:「屈原虽遭流放,却仍然瞻天恋阙,一心为国为民。」
《国语辞典》:主辱臣死  拼音:zhǔ rù chén sǐ
君王危难受辱时,臣当尽力效死。常为臣子对君王表示忠诚的话。《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宋。张孝祥〈代诸父祭伯父文〉:「主辱臣死,臣敢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