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80,分199页显示  上一页  149  150  151  152  153  155  156  157  158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朱载埁(升甫 大隐山人 樊山王 )
留敬臣(懋德 明麓 )
于孔兼(元时 景素、泰景 三王 )
张纳陛(以登 文石 三王事、三皇子为王 )
夏之臣(赞禹 )
贾熙绩(世勋 懋所 肃府铅山王 )
邹德泳(汝臣、汝圣 泸水 )
庄元臣(忠甫 方壶 )
陈臣表(擎南 )
朱珵增( 沁水王 )
王象晋(荩臣、康宇、子进、康侯 )
徐准(子式 秦王 )
蔡献臣(体国 虚台 )
舒尔哈齐( 庄亲王 )
韩爌(象云、虞臣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7 【介绍】: 明宗室,字升甫,号大隐山人。仁宗六世孙。嘉靖中袭封樊山王,折节恭谨,以文行称,读易穷理。有《大隐山人集》、《三经词》。

人物简介

维基
留敬臣(1557年—?),字懋德,号明麓,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民籍,进士出身。庚午乡试四十七名。万历十四年,登丙戌科会试二百四十六名,第三甲第二百四十名进士。吏部观政,历山东济宁州学正。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六月升贵州按察司副使,四十五年二月因病乞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镇江府金坛人,字元时,号景素。万历八年进士。授九江推官,入为礼部主事,迁郎中。郎中赵南星京察削籍,孔兼疏救,谪为安吉判官,遂辞归。家居二十年,闭门读书,与顾宪成等聚于东林书院。其学以致知为入门,践履为实地。有《浮云山居集》、《江州馀草》。
维基
于孔兼,字元时,号泰景,直隶金坛(今属江苏)人,晚明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会试第七十五名,登三甲第一百七十二名进士。授九江府推官。入为礼部主事,调精膳司员外郎,再调仪制郎中。万历十七年(1589年)神宗下诏诸子中并封三王。孔兼与员外郎陈泰来联名上疏,神宗不理,孔兼又谏,终于被采纳。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考功司郎中赵南星主持京察,罢免大量冗官,得罪首辅王锡爵。赵南星因此被削职,孙鑨被停俸。于孔兼上疏营救赵南星,皇帝恨他多言,谪为吉安府判官,遂辞官归。家居二十年,筑室于县城西郊,其堂曰“志矩”,其亭曰“八卦”,著书不辍,曾讲学东林书院。著有《春曹疏》、《山居稿》、《江州馀草》、《浮云山居集》、《菜根谭题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以登,号文石。年十六从王畿讲学。万历十七年进士。由刑部主事改礼部,与顾宪成等同争神宗并封三王事,贬官,乞假归。生平尚风节,参与东林书院之会。又与同县史孟麟、吴正志为丽泽大会,东南人士争赴之。工画山水竹石。有《易学饮河》。
维基
张纳陛,字以登,号文石,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进士出身。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授刑部主事,改礼部主事,敕谕礼部,并封三皇子为王。纳陛谓册立重事,宜属大廷公议,今谕札出元辅一人乎?且创国二百年未有之礼。疏争之。赵南星主计,黜幽忤执政罢官,陛抗疏论救,谪判邓州,告假归。有《云声阁集》,善书画,卒时书「知死知生、何所畏惧」八字,敛手肃恭而逝。
夏之臣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夏之臣,字赞禹,直隶凤阳府毫州人,民籍,进士出身。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名。万历十一年,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四十八名。官直隶河间县知县。二十年任河南郾城县知县,行取浙江道御史,二十二年六月条奏察典八事,二十五年以事被贬。

人物简介

维基
贾熙绩(1559年—1626年),字世勋,号懋所,直隶广平府鸡泽县人。同进士出身。生于嘉靖三十八年正月十四日巳时,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顺天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大理寺观政,初授行人司行人,三十七年奉使册封唐府,三十八年册封肃府铅山王,四十年升户部主事,四十一年管禄米仓,升员外郎,四十二年升郎中,四十三年升镇江府知府。四十六年十二月被纠劾去职。卒于天启六年(1626年)八月二十日亥时,得年六十有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安福人,字汝臣,号泸水。邹善从子。万历十四年进士。官御史,以论救朝臣,忤神宗,削籍归。光宗立,起尚宝少卿,历官太常卿。魏忠贤用事,乞归。有《圣朝泰交录》。
维基
邹德泳(1559年—?),字汝圣,号泸水,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民籍。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乡试四十五名举人,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九十八名进士,登三甲第五名。兵部观政,任行人司行人。十九年(1591年)八月擢授云南道试监察御史。不久因疏救同官,削籍。
庄元臣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庄元臣(1560年—1609年),字忠甫,号方壶,浙江湖州府归安县民籍,直隶吴江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工部观政,授中书舍人,三十三年充册封副使,册封周府奉新、义阳、安吉、商城四王,后以母丧归里。三十七年服阕北上,至山东济宁,卒于舟中。
陈臣表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臣表,字擎南,福建镇海卫籍。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福建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五十八名进士,授江阴知县。
朱珵增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1 【介绍】: 明宗室。太祖第二十一子沈王朱模七世孙。隆庆元年袭封沁水王。为人博雅,工诗喜士,名誉藉甚,往来多布衣交。有《沧海披沙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新城人,字荩臣,一字康宇。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去官后优游林下二十年。有《群芳谱》、《清悟斋欣赏编》、《剪桐载笔》、《秦张诗馀合璧》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进,济南新城人。万历甲辰进士,授中书舍人迁礼部主事谪江西按察知事累迁礼部郎中出历浙江右布政使
维基
王象晋(1561年—1653年),字荩臣,一字子进,又字康侯,号康宇,山东新城县(今桓台县)人,明末政治人物。王象晋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中甲午科山东乡试举人第五十二名,三十二年(1604年)中进士,授中书舍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考选,升任翰林。时值魏忠贤权倾朝野,他与兄王象乾成为阉党极力拉拢的对象,但拒绝阉党,被迫辞职退休。在家督率佣仆经营园圃,成书《二如亭群芳谱》28卷,记载植物达400馀种,是明代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数年后复职,担任浙江副使。崇祯三年(1630年)改任湖广右参政,之后历任河南按察使,崇祯八年(1635年)改任浙江右布政使等职。晚年家居,留心农事,作《群芳谱》。甲申国难,子王与胤殉节。王象晋闭门不出。清顺治十年(1653年)卒。
徐准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新城人,字子式。万历十一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册封秦王,不受馈赠。历官永平知府,官至云南布政使。为万历时四君子之一。
维基
徐准,字子式,山东济南府新城县人,匠籍。山东乡试第四十二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第二百十七名,登三甲第二百六十三名进士。曾任直隶永平府知府。
蔡献臣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蔡献臣(1563年—1641年),字体国,号虚台。福建省同安县(今属金门县)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明神宗万历十六年(1588年)举人,次年联捷进士,授南京刑部山东司主事,升南京兵部职方司署员外郎事、车驾司署郎中事,得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赏识,调南京吏部文选司署郎中事。养病回籍。病痊赴都,复补前职。丁忧,复除礼部主客司署郎中事,调仪制司署郎中事,恩诏实授。升湖广布政司右参政,整饬常镇兵备,官至湖广按察使,以考察降职。以抚按官奏荐,四十三年起浙江布政司巡视海道右参议,升浙江按察司提学副使,四十六年十月升光禄寺少卿,四十八年二月行至福州闽县,以疾乞休。逝世后追赠刑部右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4—1611 【介绍】: 明建州卫人。塔克世三子,努尔哈赤弟。初为贝勒。奉努尔哈赤命击乌喇贝勒布占泰,作战不力,自此不得领兵,与兄不睦。明万历三十九年,被努尔哈赤杀死。清人讳之,称为病卒。顺治追封为庄亲王。
韩爌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5—1644 【介绍】: 明山西蒲州人,字象云。万历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进编修。四十五年擢礼部右侍郎。光宗即位,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光宗病笃,与方从哲、刘一燝同受顾命。中外倚之。每事持正,屡忤魏忠贤。时忠贤势益张,乃诬劾之,削籍归。又假他事坐赃二千,破其家。崇祯初复故官,为首辅。定魏党逆案。寻引疾罢归。为人慎重,引正人,抑邪党。李自成军破蒲州,胁令出见。寻愤郁卒。
维基
韩爌(1565年—1644年),字虞臣,号象云,山西蒲州(今永济)盘底村人,进士出身。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进士,历官庶吉士、少詹事、东宫讲官。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礼部右侍郎。泰昌元年(1620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天启元年,上书请求开经筵、发内帑等俱得到明熹宗允许。天启四年(1624年)魏忠贤妄兴汪文言狱,杨涟愤而参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忠贤惊恐,求韩爌解救,韩爌不应。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二十六日,杨涟与左光斗同日死于狱中。同年,遭魏党李鲁生弹劾,韩爌去职,后又被诬陷贪赃白银二千两,倾家荡产,家人也被打死了,韩爌只能居先人墓地。崇祯元年(1628年)明思宗即位后,十二月,再召为首辅。韩爌与天主教人士如徐光启、汤若望有往来,家族中有领洗入天主教者。出任首辅期间,主持了钦定阉党逆案,又曾反对兵科给事中刘懋的裁驿之议,并向崇祯帝进言收敛了熊廷弼的遗骸。崇祯三年(1630年)因门生袁崇焕擅杀毛文龙事被罢职,正月十五日上疏辞官。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李自成陷蒲州,挟持韩爌之孙强迫见面,韩爌不得不出面。不久忧愤卒,年八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