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80,分199页显示 上一页 73 74 75 76 77 79 80 81 82 下一页
刘䶮(别称 刘䶮、南汉高祖 名 岩、陟 南海王 龚 庙号 高祖 )
杨濛(字 志龙 庐江郡公、临川王 )
马希声(字 若纳 楚王、衡阳王 )
杨廷式(字 宪臣 )
高从诲(字 遵圣 南平王 文献 )
李柷(别称 唐哀帝 名 祚 哀皇帝、哀 辉王 )
冯晖( 陈留王 )
康义诚(字 信臣 )
徐知询( 东海郡王 康 )
李从厚( 闵皇帝、闵帝、唐闵帝、后唐闵帝、闵 宋王、鄂王 )
刘知远(别称 后汉高祖 太原王、北平王 皓 庙号 高祖 名 知远 )
王延钧( 闽王 鏻 )
王鏻(名 延钧 闽王 鏻 庙号 惠宗 )
徐知證( 韩王、魏王、江王 )
其它辞典(续上)
李昪(别称 徐知诰、彭奴 世称 南唐先主 字 正伦 齐王、东海郡王 昪、知诰 烈祖 )刘䶮(别称 刘䶮、南汉高祖 名 岩、陟 南海王 龚 庙号 高祖 )
杨濛(字 志龙 庐江郡公、临川王 )
马希声(字 若纳 楚王、衡阳王 )
杨廷式(字 宪臣 )
高从诲(字 遵圣 南平王 文献 )
李柷(别称 唐哀帝 名 祚 哀皇帝、哀 辉王 )
冯晖( 陈留王 )
康义诚(字 信臣 )
徐知询( 东海郡王 康 )
李从厚( 闵皇帝、闵帝、唐闵帝、后唐闵帝、闵 宋王、鄂王 )
刘知远(别称 后汉高祖 太原王、北平王 皓 庙号 高祖 名 知远 )
王延钧( 闽王 鏻 )
王鏻(名 延钧 闽王 鏻 庙号 惠宗 )
徐知證( 韩王、魏王、江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9—943 【介绍】: 五代时南唐创建者。徐州人,一说海州人,字正伦。相传原姓潘,少孤,先后为杨行密、徐温养子,改姓名为徐知诰。仕吴,为镇海军节度副使、行润州刺史、左仆射。温卒,授中书令、宣城公,寻执吴政,封齐王。天祚三年代吴称帝,建国号大齐,以金陵为西都、扬州为东都。自云唐玄宗十六子永王璘后裔,升元三年,复姓李,改名昪,改国号大唐,史称南唐。在位七年。卒谥烈祖。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8—943 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今属江苏)人。少孤贫,先后为杨行密、徐温养子,冒姓徐,名知诰。天祐九年(912),累擢升州刺史,后迁润州团练使。吴武义元年(919),拜左仆射,参知政事。顺义初,加同平章事,领江州观察使。历太尉、中书令。大和三年(931),出镇金陵。次年,封东海郡王。升元元年(937),即帝位,建南唐。七年卒。谥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生平详见马令《南唐书》、陆游《南唐书》及新、旧《五代史》本传。今人诸葛计有《南唐先主李昪年谱》。《全唐诗》存诗1首、酒令2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9—942 【介绍】: 五代时南汉创建者,上蔡人,一说祖籍彭城,迁居泉州。初名岩,又名陟。刘隐弟。嗣隐知清海军,袭封南海王。后梁末帝贞明三年称帝,国号大越,建都广州。次年改国号汉,史称南汉。改名龚,又改䶮,取《易经》“飞龙在天”之义。任阉人,好酷刑,务奢侈。在位三十二年。庙号高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吴国国君杨行密第三子,字志龙。武义元年,封庐江郡公。时徐温秉政,濛内不能平,温恶之。及兄杨隆演卒,濛以次当立,温竟奉濛弟杨溥嗣位。改封临川王,累加昭武军节度使,兼中书令。乾贞六年,废为历阳公。徐知诰将谋受禅,遣人谮濛,因构罪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9—932 【介绍】: 五代时楚国国君,字若纳。马殷次子。殷建楚国,判内外诸军事。信荆南谍者言,杀谋臣高郁。殷闻旋卒。一说高郁为希范所杀。后唐明宗长兴元年袭为楚王,遂去建国之制,复蕃镇之旧。居丧无戚容。尝慕后梁太祖嗜食鸡,命庖人日烹五十只鸡供膳。在位二年。卒。后唐追封衡阳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泉州人,字宪臣。善占梦。正直不畏强暴。仕吴。杨隆演武义初,官至侍御史、知杂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948 【介绍】: 五代时荆南国君,字遵圣。高季兴子。初仕后梁,累官检校太傅。季兴卒,袭位,惧见讨,奏表归后唐,末帝应顺元年,封南平王。以地狭兵弱,所向称臣,利其赐予。诸国贱称为“高赖子”。在位十二年。卒谥文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2—908 【介绍】: 即唐哀帝。唐朝皇帝。昭宗第九子。初名祚,后改现名。昭宗天祐元年,朱温矫诏立为太子,旋即帝位。在位四年,禅位于温,温乃奉其为济阴王,迁于曹州。唐遂亡。次年被杀,谥哀皇帝。全唐文·卷九十三
帝讳柷。昭宗第九子。景福元年生。乾宁四年封辉王。名祚。天复三年二月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天祐元年八月。朱全忠矫昭宗遗诏立为皇太子。改今名。寻即位。四年三月。禅位于梁。梁奉帝为济阴王。迁于曹州。开平二年二月遇害。在位四年。年十七。谥曰哀。后唐明宗追谥曰昭宣光烈孝皇帝。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4 【介绍】: 五代时代北三部落人,字信臣。以骑射事李克用。后唐明宗时累迁节度使,加同平章事。秦王从荣反,独心结之。后从荣为朱弘实逐杀,遂深衔之。闵帝立,加检校太尉兼侍中,判六军诸军事。潞王从珂反,义诚请西行扼关,弘实争之,闵帝斩弘实,授义诚风翔行营都招讨使。及闵帝出奔,义诚降从珂。后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4 【介绍】: 五代时海州朐山人。徐温第二子。仕吴。性暗懦,遇诸弟颇薄。时温养子徐知诰既操国柄,威权日盛。温初纳徐玠议,谋以知询为代。会温暴死,玠察知询必败,复输诚于知诰。知询遂为知诰所逐,谪镇海军节度使。知询既失金陵,常会僚佐,谈宴终日,永绝顾望。寻移镇洪州,赐爵东海郡王。卒谥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4 【介绍】: 五代时后唐闵帝。明宗第五子。为人形质丰厚,寡言好礼,明宗特爱之。天成二年,以检校司徒拜河南尹,加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长兴元年,封宋王。四年嗣位。同年,潞王李从珂废之,封鄂王,寻杀之于卫州。谥曰闵。全唐文·卷一百十三
帝讳从厚。明宗第三子。唐天祐十一年生。长兴元年封宋王。四年十一月即位。应顺元年四月被废为鄂王。旋遇害。在位一年。年二十一。晋天福元年追谥曰闵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5—948 【介绍】: 五代时后汉创建者。沙陀部人。世居太原。初事后唐明宗。后佐石敬瑭起兵建后晋,累官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进中书令,封太原王。坐观契丹灭晋,旋称帝于晋阳,改名皓,迁都于汴,改国号汉,史称后汉。在位二年。庙号高祖。全唐文·卷一百二十
帝姓刘氏。讳皓。初名知远。其先沙陁部人。唐乾宁二年生。初事唐明宗。后事晋高祖。天福六年授北京留守。八年进中书令。开运二年封北平王。四年二月。少帝北迁。群臣劝进。即皇帝位。改今名。在位二年。年五十四。谥曰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庙号高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5 【介绍】: 五代时闽国国君。王审知次子。天成元年底杀兄王延翰,称威武留后。三年受后唐封为闽王。长兴四年称帝,国号大闽,建元龙启,改名鏻。用薛文杰为国计使,广事搜刮。后被子王昶和皇城使李仿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5 【介绍】: 五代时闽国国君。本名延钧。王审知次子。与审知养子王延禀起兵,杀兄王延翰,自立。后唐封为闽王。后唐明宗长兴四年称帝,改元龙启,更名鏻(一作璘)。信鬼神道家之说,任用小人,荒淫无度。为子王继鹏及皇城使李仿所杀。在位十年。庙号惠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5或896—947 【介绍】: 五代时海州朐山人。徐温第五子。历仕吴、南唐。吴时累州刺史至节度使。入南唐,封江王,改魏王。至李璟时犹见优礼,内宴辄用家人礼,起舞拜跪为寿。知證亦以叔父自处,无所让。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海州朐山(今江苏连云港)人。五代吴时丞相徐温第五子。吴时历任刺史、节度使。吴让帝天祚二年(936)为奉化节度使。南唐烈祖升元元年(937)封江王,三年改韩王。后又改魏王。元宗时卒,年43岁。马令《南唐书》卷八、陆游《南唐书》卷八有传。《庐山记》卷四收录徐知證在江州与幕僚同游庐山东林寺时所作联句诗1首,《全唐诗外编》收入此诗。全唐文·卷八百七十
知證。徐温第五子。仕吴历州刺史至节度使。入南唐。封江王。改封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