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自卫(自衛)  拼音:zì wèi
用自己的力量抵抗不法侵害,以保护自己的行为。
《漢語大詞典》:引狼自卫(引狼自衞)
犹言引虎自卫。 王树枏 《武汉战纪》:“命下之日,太后抱天子痛哭,言者交章论諫,且有引狼自衞之喻。”
《國語辭典》:引虎自卫(引虎自衛)  拼音:yǐn hǔ zì wèi
招引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仰仗恶势力,反而招来祸患。《三国演义》第六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差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漢語大詞典》:自卫队(自衛隊)
在民主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里配合正规军队作战的群众武装队伍。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三:“大伙选我作武装,说要组织自卫队,人是有的,就是没有家伙。”
《漢語大詞典》:自卫军(自衛軍)
在民主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里配合正规军队作战的地方人民武装组织。 毛泽东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六章第三节:“要从这种斗争中去武装人民,即组织自卫军和游击队。”
《國語辭典》:放虎自卫(放虎自衛)  拼音:fàng hǔ zì wèi
放出老虎来保护自己。比喻本想自卫,反而招来灾祸。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五。公孙述刘二牧志》:「刘主至巴郡。巴郡严颜拊心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分类字锦》:出刺自卫(出刺自卫)
张先 丽春花诗 争妍知不足,出刺以自卫。
分类:杂卉
《分类字锦》:两端自卫(两端自卫)
孝经援神契蟹二螯两端傍行注小虫而欲两端自卫故使傍行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自牢
犹自防;自卫。牢,饲养牛马的栏圈。引申为防闲。北史·卫玄传:“出入须有兵卫,坐卧恒宜自牢也。今特给千兵,以充侍从。”
《國語辭典》:蟹螯  拼音:xiè áo
螃蟹的第一对足。《晋书。卷四九。毕卓传》:「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宋。林逋 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诗:「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公酒舍归。」
《國語辭典》:铁面(鐵面)  拼音:tiě miàn
1.铁制的面具。《南史。卷八○。贼臣传。侯景传》:「见贼军皆著铁面,遂弃军走。」
2.喻人刚强正直。如:「铁面无私」、「铁面无情」。
《國語辭典》:铁面御史(鐵面御史)  拼音:tiě miàn yù shǐ
宋赵抃为殿中侍御史时,弹劾不避权倖,人称「铁面御史」。见《宋史。卷三一六。列传。赵抃》。后亦指公正不阿,负有监察权的官员或民意代表。如:「他向来公正无私,在监察委员任内,被称为『铁面御史』。」
《漢語大詞典》:衔芦(銜蘆)
口含芦草。雁用以自卫的一种本能。尸子卷下:“雁衔芦而捍网,牛结陈以却虎。”《淮南子·修务训》:“夫鴈顺风以爱气力,衔芦而翔,以备矰弋。” 高诱 注:“衔芦所以令缴不得截其翼也。”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雁自 河 北渡 江 南,瘠瘦能高飞,不畏繒缴。 江 南沃饶,每至还 河 北,体肥不能高飞,恐为虞人所获,尝衔芦长数寸,以防繒缴焉。” 唐 陆希声 《鸿盘》诗:“如今天路多矰缴,纵使衔芦去也难。” 清 陈维嵩 《青玉案·雁字》词:“年年未了衔芦债,入塞几时还出塞。”
《漢語大詞典》:卫足(衛足)
左传·成公十七年:“ 仲尼 曰:‘ 鲍庄子 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 杜预 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言 鲍牵 居乱,不能危行言逊。”后因以“卫足”比喻自全或自卫。《陈书·世祖纪》:“ 王琳 识暗挈瓶,智慙卫足,干纪乱常,自貽颠沛。”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节镇宣恩》:“ 霍小玉 怜才誓死,有望夫石不语之心;破产回生,有 怀清臺 卫足之智。”按,或以为葵非向日葵。左传·成公十七年 杨伯峻 注:“葵非向日葵, 杜 注以向日葵解之,不确……向日葵叶不可食,此葵或是金钱紫花葵或秋葵。古代以葵为蔬菜,不待其老便掐,而不伤其根,欲其再长嫩叶,故古诗云‘採葵不伤根,伤根葵不生’。‘不伤根’始合‘卫其足’之意。”
《漢語大詞典》:义丁(義丁)
旧指抗暴自卫的地方组织的兵丁。 宋 文天祥 《己未上皇帝书》:“臣居 庐陵 ,往往有寇警,则乡里又起所谓义丁者。” 明 高启 《广陵孙孝子爱日堂》诗:“城中义丁一百万,坐委沟谿不成用。”
《国语辞典》:爪角  拼音:zhǎo jiǎo
指甲和角。比喻用来自卫的工具。《韩非子。解老》:「民独知兕虎之有爪角也,而莫知万物之尽有爪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