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
词典
1
分类词汇
4
佛典
1
分类词汇
盗金
掩目捕雀
窃钟掩耳
塞耳盗钟
《漢語大詞典》:
盗金(盜金)
(1).
《淮南子·氾论训》
:“ 齐 人有盗金者,当市繁之时至掇而走,勒问其故曰:‘而盗金於市中何也?’对曰:‘吾不见人,徒见金耳。’”后用为自欺欺人的典实。
《
晋书·宣帝纪
》
:“鋭意盗金,谓市中为莫覩。”
(2).
《
汉书·直不疑传
》
:“为郎,事 文帝 。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 不疑 , 不疑 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慙。”后用为无端见疑的典实。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
:“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远则 直生 取疑於盗金,近则 伯鱼 被名於不义。”
分類:
自欺欺人
典实
无端
见疑
《國語辭典》:
掩目捕雀
拼音:
yǎn mù bǔ què
遮住眼睛捉麻雀。比喻自欺。《三国志。魏书。卷二一。王粲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也作「掩目而捕雀」。
分類:
遮住
眼睛
自欺欺人
《國語辭典》:
窃钟掩耳(竊鐘掩耳)
拼音:
qiè zhōng yǎn ěr
书载有人得到一口大钟,因钟太大,难以背负带走,就想将钟敲碎,又担心钟的声音太大,被别人听见将钟抢走,于是掩住自己的耳朵,以为如此别人就听不见了。典出《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后用以比喻想要隐瞒别人,结果却只是自己欺骗自己。《晋书。卷一。宣帝纪》:「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
分類:
自欺欺人
《國語辭典》:
掩耳盗钟(掩耳盜鐘)
拼音:
yǎn ěr dào zhōng
比喻自欺欺人。参见「盗钟掩耳」条。《资治通鉴。卷一八四。隋纪八。恭帝义宁元年》:「此可谓『掩耳盗钟』,然逼于时事,不得不尔。」
分類:
捂住
耳朵
自己
欺骗
《國語辭典》:
塞耳盗钟(塞耳盜鐘)
拼音:
sè ěr dào zhōng
比喻自欺欺人。参见「盗钟掩耳」条。《魏书。卷七四。尔朱荣传》:「使奸竖专朝,贼臣乱纪,惟欲指影以行权,假形而弄诏,此则掩眼捕雀,塞耳盗钟。」
分類:
自欺欺人
硬要
掩盖
不了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