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深拱  拼音:shēn gǒng
1.比喻帝王无为而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且陛下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
2.抱拳致敬。宋。王安石〈寄赠胡先生〉诗:「群臣面向帝深拱,仰戴堂陛方崔嵬。」
《國語辭典》:敬身  拼音:jìng shēn
欠身行礼。《董西厢》卷一:「君瑞敬身,大师忙答。」
《國語辭典》:祝福  拼音:zhù fú
本指求神赐福。今多指希望对方得到福分。如:「祝福你一路顺风。」
《漢語大詞典》:胡跪
古代僧人跪坐致敬的礼节,右膝着地,竖左膝危坐,倦则两膝姿势互换。又称互跪。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上·耆域:“以 晋惠 之末至於 洛阳 ,诸道人悉为作礼, 域 胡跪,晏然不动容色。”景德传灯录·第二祖阿难:“雪山中有五百仙人,覩兹瑞应,飞空而至,礼 阿难 足,胡跪白言:‘我於长老,当证佛法,愿垂大慈,度脱我等。’ 阿难 默然受请。” 明 宋濂 《孚中禅师信公塔铭》:“其弟子 似桂 謁 濂 於禁林,合掌胡跪而为言。”参阅法苑珠林卷二八、释氏要览卷中。
《漢語大詞典》:轼闾(軾閭)
吕氏春秋·期贤:“ 魏文侯 过 段干木 之閭而軾之,其僕曰:‘君胡为軾?’曰:‘此非 段干木 之閭歟? 段干木 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軾?’”后因以“軾閭”谓向有德者致敬。 唐 黄滔 《祭南海南平王文》:“上榻则 阮瑀 ,下贤则 左车 。从善则軾閭,宣威则断案。”
《國語辭典》:脩敬  拼音:xiū jìng
1.恭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肃肃如入廊庙中,不脩敬而人自敬。」
2.送给教师的束脩、薪金。也称为「脩金」。
分類:恭敬致敬
《國語辭典》:唱喏  拼音:chàng rě
1.一面作揖,一面出声致敬。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邦老做拜旦儿科云)嫂嫂,我唱喏哩。」《西游记》第五回:「大圣欢喜谢恩,朝上唱喏而退。」
2.古代贵人驾车出行时,由差役前导,高声喏喝,使人规避。明。周祈《名义考。卷六。人部。唱喏》:「贵者将出,唱使避己,故曰唱喏。」
《漢語大詞典》:唱诺(唱諾)
见“ 唱喏 ”。
《漢語大詞典》:朝敬
犹朝觐,致敬。宋书·徐广传:“臣年时衰耄,朝敬永闕,端居都邑,徒增替怠。”
分類:朝觐致敬
《漢語大詞典》:轼车(軾車)
在车上凭轼致敬。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蘧伯玉 使至 楚 ,逢 公子晳 濮水 之上, 子晳 捽草而待曰:‘敢闻上客将何之?’ 蘧伯玉 为之軾车。”
分類:致敬
《國語辭典》:三鞠躬  拼音:sān jú gōng
鞠躬三次,是一种最敬礼。也作「三鞠躬礼」。
《漢語大詞典》:拘指
拱手。两手弯转,合抱致敬。 汉 刘向 说苑·君道:“北面拘指逡巡而退以求臣,则师傅之材至矣。” 清 刘台拱 《经传小记·北面拘指》:“案《淮南·脩务训》:‘弟子句指而受。’拘指即句指。”参见“ 句指 ”。
《漢語大詞典》:句指
恭谨貌。《淮南子·修务训》:“今取新圣人书,名之 孔 、 墨 ,则弟子句指而受者必众矣。” 汉 桓宽 盐铁论·刺议:“僕虽不敏,亦当倾耳下风,摄齐句指,受业於君子之涂矣。”
《漢語大詞典》:谒敬(謁敬)
晋谒致敬。后汉书·马援传:“牧守謁敬,同之将军。”
分類:晋谒致敬
《漢語大詞典》:顶敬(頂敬)
顶礼致敬。 前蜀 贯休 《送卢舍人》诗之三:“自古皇王与贤哲,顶敬心师刻金玉。”
分類:顶礼致敬
《漢語大詞典》:徕祗(徠祗)
前来致敬。文选·扬雄〈甘泉赋〉:“徠祗郊禋,神所依兮。” 李善 注:“言来郊禋而甚敬。”
分類:前来致敬
《漢語大詞典》:詹敬
瞻仰致敬。詹,通“ 瞻 ”。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后土祠梦》:“ 宜黄 士人 邹极 未第时,致祷求梦,梦入庙詹敬毕,转眄东壁,有大书一诗,睨而读之。既觉,歷歷可记。”
分類:瞻仰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