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碓坊
舂米作坊。《坛经·自序品》:“復两日,有一童子於碓坊过,唱诵其偈。”
分類:舂米作坊
《漢語大詞典》:木杵
舂米或捣物的木棒。汉书·陈万年传:“为地臼木杵,舂不中程。” 金 周昂 《边俗》诗:“木杵舂晨急,糠灯照夜多。” 刘白羽 《热情的歌声没有停止》:“妇女们从水井边顶着水瓮回来,然后高举着木杵在巨大的木臼里捣米。”
《漢語大詞典》:碓嘴
(1).舂米的杵。末梢略尖如鸟嘴,故名。《西游记》第九五回:“却説那妖精见事不谐……取出一条碓嘴样的短棍,急转身来乱打 行者 。”
(2).指鸟雀。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二折:“湛湛青天不可欺,两个碓嘴拨天飞。”
《漢語大詞典》:碓屋
舂米作坊。 宋 刘克庄 《宿山中》诗之二:“就泉为碓屋,纍石作书龕。” 严辰 《韶山冲--访毛主席故居》诗:“一间碓屋,一片晒谷坪,都充满了诚恳、淳朴的气氛。”
分類:舂米作坊
《漢語大詞典》:贩舂(販舂)
买进谷物舂米出售。 唐 司空图 《白菊杂书》诗之三:“狂才不足自英雄,僕妾驱令学贩舂。” 宋 无名氏 《灯下闲谈·升斗得仙》:“三代贩舂,糠粃不弃。”
《国语辞典》:捣米(捣米)  拼音:dǎo mǐ
舂米,脱去稻子的外壳,以供食用。
《漢語大詞典》:霜臼
指石臼。一般用来舂米,也有用作捣药的。 元 萨都剌 《春游太真观》诗:“ 辽东 白鹤胡不归,松下丹铅老霜臼。”
《漢語大詞典》:硙船(磑船)
形似水车的舂米船。
分類:水车舂米
《漢語大詞典》:碓臼
舂米用具。《西游记》第九五回:“这大圣用心力轮铁棒,仔细迎着看时,见那短棍儿一头壮,一头细,却似舂碓白的杵头模样。”
分類:舂米用具
《國語辭典》:碓房  拼音:duì fáng
舂米的作坊。《水浒传》第一三回:「原是本县打铁匠人出身,后来开张碓房,杀牛放睹。」
分類:舂米作坊
《漢語大詞典》:捣臼(搗臼)
方言。舂米的器具。如俗谚:十八个捣臼还生在岩上。
《漢語大詞典》:舂爨
舂米与做饭。周书·王罴传:“耕种收穫,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
分類:舂米做饭
《漢語大詞典》:行碓
装在车上的舂米器具。 晋 陆翽 邺中记:“﹝ 石虎 ﹞又有舂车木人,及作行碓於车上,车动则木人踏碓舂,行十里,成米一斛。”
分類:舂米器具
《国语辞典》:霜舂雨薪  拼音:shuāng chōng yǔ xīn
冒著风霜舂米,冒著雨雪打柴。形容劳苦操作。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娥志坚行苦,霜舂雨薪,不倦筋力。」
《国语辞典》:纺绩井臼(纺绩井臼)  拼音:fǎng jī jǐng jiù
纺纱缉麻与汲水舂米等事。引申为做家事。《红楼梦》第四回:「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几个贤女事迹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