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舍利讲
【佛学大辞典】
(行事)(参见:舍利会)
舍利赞
【佛学大辞典】
(术语)舍利会时之赞偈也。
舍利弗毗昙
【佛学大辞典】
(书名)舍利弗阿毗昙论之略名。
舍利弗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问戒律之事。
舍利弗多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奢利弗怛罗S/a%riputra,(参见:舍利弗)
舍利弗
【佛学大辞典】
(人名)S/a%riputra,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子,新作舍利弗多罗,舍利富多罗,舍利补怛罗。舍利者母之名,弗或弗多者,弗多罗之略,子之义也。为舍利女之子,故曰舍利弗,舍利子。又父名云优婆提舍,故从父而称之曰优婆提舍。然母名之为舍利,古来有二释,一为鸟名。译曰秋露,鹙鹭,鸲鹆,鸲鹆,鹙,百舌鸟。或言母之眼似彼鸟,或言母之才辩犹如鹙鹭,故以为名。法华玄赞一曰:「梵云舍利弗呾罗。言舍利弗者,讹也。舍利云鹙,即百舌鸟,亦曰春鸲。弗呾罗,言子。以母才辩喻如鹙鸟,此是彼子,以母显之,故云鹙子。复名优婆提舍,以能论议故,兼得彼名。」嘉祥法华义疏一曰:「从母立名,母以眼似舍利鸟眼,故名母名舍利,其母于众女人中聪明第一,以世人贵重其母,故呼为舍利子。古经名鹙鹭子,鹙鹭子犹取鸟名也。或言舍利鸟似鹙鹭也。父名提舍。逐父为名,故名优婆提舍。优婆者逐也。提舍者星名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舍利子,梵言奢利富多罗,或言舍利弗多罗,此梵音转耳。舍利母名,眼之青睛名舍利,又母眼似鸲鹆眼,因以名焉。经中或言鹙鹭子者,一义也。」大明度经曰:「秋露子。」出三藏记一曰:「旧经舍利子亦秋露子,新经舍利弗。」俱舍宝疏一曰:「舍利,此云百舌鸟。子,是唐言也。」二舍利。译曰身,又译珠,以母之身形好妙,故名为身,又母之聪明在眼珠,故名为珠。法华文句一曰:「舍利弗,具存应言舍利弗罗。此翻身子,又翻舍利为珠。其母于女人中聪明,聪明相在眼珠。珠之所生,故是珠子。又翻身。此女好形身,身之所生,故言身子。」然舍利译为身者,与设利罗讹言之舍利混同,是讹也。慧苑音义下曰:「奢哩补怛罗,此云鹙鹭子。旧翻为身子者,谬也。梵本中呼身为设利罗,故知悬别也。」玄应音义四曰:「奢利富多罗,此译云鸲鹆子,从母为名也。母眼似鸲鹆,或如秋露鸟眼,因以名焉。旧云身子者,谬也。身者舍黎,与此奢利声有长短,故有斯谬。或言优婆提舍者,从父名子也。」舍利弗者,与目连皆为佛弟子中最重用之一人。其出家之因缘,本为外道。逢师死,茫茫求道,于途上见马胜比丘安序而走,比丘说「因缘所生法」之偈,遂出家。

【佛学常见辞汇】
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被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
舍利报恩讲
【佛学大辞典】
(行事)即舍利会。
舍利弗悔过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菩萨藏经同本,文甚简略。
舍利弗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萧梁僧伽婆罗译。与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
舍利弗摩诃目连游四衢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唐孟详译。众声喧闹,佛不许见,因诸天之请佛召见之。出增一阿含经马王品。
笔端舍利
【佛学大辞典】
(杂名)宋高僧传曰:「唐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关辅语曰三车和尚。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后得弥勒上生经,造疏通畅厥理。援毫次笔锋有舍利二七粒而陨,如吴含桃许大,色红可爱,次零然而下者,状如黄梁粟粒。」
象舍利
【佛学大辞典】
(人名)佛弟子有名象舍利者。还舍法服,习白衣之行,凭两女人肩上,后诣佛所复为沙门,寻于座上得阿罗汉。见增一阿含经四十五。
碎身舍利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多宝塔中所现之多宝佛存全体者,谓为全身舍利。如释迦佛之舍利,谓之碎身舍利。诸法从缘四句之偈,谓之法身舍利。(参见:舍利)
舍利
【佛学大辞典】
(动物)S/a%ri,鸟名。【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参见:舍利弗)。【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者。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是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玄应音义六曰:「舍利,正音设利罗,译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设利罗,体也。舍利者,讹也。」俱舍光记八曰:「驮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罗。唐言体,佛身体也。旧云舍利,讹也。」资持记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遗身。即死尸也。」S/ari^ra。
【佛学常见辞汇】
1。鸟名。2。舍利弗母亲的名字。3。佛的身骨。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也有杂色的,那是综合而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无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损坏,菩萨以下,其坚度便相应减少。
【俗语佛源】
梵语sarira,亦称舍利子,意为骨身、遗骨。原来,「所遗骨分,通名舍利」。(《翻译名义集》卷五)实际上,舍利专指佛、高僧的遗骨。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家传说,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魏书·释老志》说: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用「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经中载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养之事。佛的舍利也叫做「佛骨」。唐代朝廷多次迎请凤翔法门寺佛骨舍利入大内供养。其中唐宪宗元和年间迎佛骨时,遭到韩愈的激烈反对,历史上很有名。佛的牙舍利称为「佛牙」,相传帝释曾取佛牙在天上建塔供养,故佛牙备受青睐。法显、玄奘西游时,都见到过佛牙。释迦牟尼留下四枚佛牙,其中一枚在唐代被道宣律师获得,受到历代帝王的供养,今藏北京西山舍利塔中。后来也用舍利泛指僧人火化后的遗骨。入《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荼毗(火化)之次,见火中一道青烟,直透云端……少焉,舍利如雨。」(李明权)
目犍连与舍利弗为佛左右弟子
【佛学大辞典】
(杂语)目连为神通第一,神通为定力所使然。故配之于左方,为佛左面之弟子。智度论四十曰:「舍利弗是右面弟子,目犍连是佛左面弟子。」天台净名疏一曰:「若据胜劣身子为左,若据定慧身子为右。」
随舍利
【佛学大辞典】
(杂名)又曰随邪利,随舍种。种族名。玄应音义三曰:「随邪利,或云随舍利,或云随舍种,或云栗唱,或云离唱,或作黎昌,皆梵言讹转也。正言栗呫婆Lichavi^,此云仙施王种,呫音昌叶反。经论或作离车,或作律车,同一也。」
八分分如来舍利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后分)
释迦如来于拘尸城荼毗已竟,诸国起兵夺取舍利时,有婆罗门为息相夺诤故,分作八分,八国起塔供养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拘尸,梵语具云拘尸那,华言角城,谓此城三角故也。梵语荼毗,华言焚烧。梵语舍利,华言骨身。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
〔一、拘尸城〕,拘尸城诸力士,得一分舍利,即于国中起塔供养。
〔二、波肩罗婆国〕,波肩罗婆国力士,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
〔三、师伽那婆国〕,师伽那婆国拘楼罗众,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
〔四、阿勒遮国〕,阿勒遮国诸刹帝利,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梵语刹帝,华言田主。)
〔五、毗耨国〕,毗耨国诸婆罗门,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
〔六、毗离国〕,毗离国诸黎车,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
〔七、遮罗迦罗国〕,遮罗迦罗国诸释子,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
〔八、摩伽陀国〕,摩伽陀国阿阇世王,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梵语摩伽陀,华言善胜。梵语阿阇世,华言未生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