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舞弊  拼音:wǔ bì
用欺骗等方法做违规的事。如:「做事要光明磊落,不可营私舞弊。」
分類:舞弊作弊
《國語辭典》:营私舞弊(營私舞弊)  拼音:yíng sī wǔ bì
以违法的手段谋求私利。《清史稿。卷二二一。诸王传。定安亲王永璜传》:「载铨营私舞弊,自谓『操进退用人之权』。」
《國語辭典》:徇私舞弊  拼音:xún sī wǔ bì
为谋取私利而违法造假。如:「这座高架桥启用不到半年,居然倒塌了,暴露出发包及施工单位徇私舞弊的严重情事。」也作「徇私作弊」。
《国语辞典》:贪污舞弊(贪污舞弊)  拼音:tān wū wǔ bì
利用职权上的方便,以不实的手段从中图利。如:「真看不出他竟会做出贪污舞弊的事。」
《漢語大詞典》:弊欺
舞弊。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六院四辖:“然两界监官廨舍毋得近本院邻墙并壁居,所以防弊欺也。”
分類:舞弊
《漢語大詞典》:奸弊(姦弊)
亦作“奸弊”。亦作“奸敝”。 诡诈舞弊;欺诈蒙骗。旧唐书·牛僧孺传:“ 乾符 中,选曹猥滥,吏为姦弊,每岁选四千餘员。”《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却是那丑汉买嘱媒人,要哄骗小人的女儿为婚,却将那姓 钱 的后生,冒名到小人家里。老爷只问媒人,便知奸弊。” 清 唐甄 潜书·权实:“是以百职不脩,庶事不举,奸敝日盛,禁例日繁,细事纠纷,要政委弃。”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贫家丁多,无处隐蔽,只好按丁纳租税,再加上胥吏的奸弊,贫弱的民众,除了逃亡作浮户,实在无法应付。”
《國語辭典》:后门(後門)  拼音:hòu mén
1.房屋后面的便门。《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褚伯玉传》:「年十八,父为婚,妇入前门,伯玉从后门出。」《文明小史》第三二回:「他把几件要紧的地契联单揣在怀中,也从后门逃生,一直出城到乡里躲难去了。」
2.比喻退路、出路或通融、舞弊的途径。明。沈鲸《双珠记》第一四出:「你知我平日代人写状,必要开了后门,留条出路。」《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六:「但是自家心里贪著的,便把来典在毛烈处做后门。」
3.比喻寒微的门第。《晋书。卷一○一。刘元海载记》:「幽冀名儒,后门秀士,不远千里,亦皆游焉。」
4.肛门。《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将膝盖紧紧的抵住后门,缓缓的解开颈上的死结,用手去摩。」
《高级汉语词典》:糊名
糊盖试卷上的姓名
《國語辭典》:封弥(封彌)  拼音:fēng mí
试卷糊名固封,称为「封弥」。如:「监考委员在试卷上加了封弥后,便走出了试场。」也称为「弥封」。
《漢語大詞典》:奸胥(姦胥)
亦作“奸胥”。 旧指官府中巧于舞弊的小吏、衙役。 宋 陈亮 《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立案税籍,得豪民姦胥要领。”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虽有奸胥,安能舞弊?”
《國語辭典》:巡铺(巡鋪)  拼音:xún pù
宋元时用来巡逻、防盗、防火的哨亭。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这早晚更深夜静,见一个人走将去,那厮必定是贼,拿到巡铺里吊起来,天明送到官司中去请赏!」《孤本元明杂剧。骗英布。第三折》:「英布云:『随何在那里?』小军云:『被我拿住,见今锁在巡铺里了。』」也称为「军巡铺」。
《漢語大詞典》:殿举(殿舉)
科举考试中,因文理纰缪或犯规、舞弊等,罚停考若干科,称“殿举”。宋史·选举志一:“﹝ 乾德 元年﹞定诸州贡举条法及殿罚之式:进士‘文理紕繆’者殿五举,诸科初场十‘不’殿五举,第二、第三场十‘不’殿三举,第一至第三场九‘不’并殿一举。殿举之数,朱书于试卷,送中书门下。”
《漢語大詞典》:鬻举(鬻舉)
谓贿买科第。宋史·选举志二:“﹝ 淳祐 ﹞九年,以臣僚言:‘士子又有免解伪冒入试者,或父兄没而窃代其名,或同族物故而填其籍。’於是令自本贯保明给据,类其姓名先申礼部,各州揭以示众,犯者许告捉,依鬻举法治罪。”按,“鬻举法”为惩治科举考试舞弊者之法律。
《國語辭典》:弊倖  拼音:bì xìng
阴谋、诡诈的事。《水浒传》第八一回:「故把诏书读破句读,要除宋江,暗藏弊倖。」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他使弊倖、使气性,见无钱踏著陌儿行,推我在这陷人坑。」
分類:舞弊侥倖
《国语辞典》:脏钱(脏钱)  拼音:zāng qián
由贪污、舞弊、揩油等方法而得来的钱财。如:「他倔强清廉,绝不会接受你的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