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舞头(舞頭)
领舞者。与“舞末”相对。 唐 王建 《宫词》之二八:“整顿衣裳皆著却,舞头当拍第三声。”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九二:“舞头皆著画罗衣,唱得新翻御製词。”
分類:舞者前蜀
《漢語大詞典》:兵舞
古代祭祀时的一种舞蹈,舞者手执干戚等兵器。周礼·地官·鼓人:“凡祭祀百物之神,鼓兵舞、帗舞者。” 郑玄 注:“兵,谓干戚也;帗,列五采繒为之,有秉。皆舞者所执。”周礼·地官·舞师:“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教帗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
《漢語大詞典》:切儗
谓舞者摩肩擦膀而动作皆有所比拟。文选·傅毅〈舞赋〉:“摘齐行列,经营切儗。” 李善 注:“言舞人举引,皆有所比拟也。” 吕向 注:“肩相摩切而为比儗也。”
《漢語大詞典》:夹振(夾振)
谓夹舞者振铎。 周 代帝王大祀,表演歌颂 武王 伐 纣 的舞蹈时,令二人振铎夹舞者,象王与大将,夹舞者振铎为节。礼记·乐记:“天子夹振之而駟伐,盛威於中国也。” 郑玄 注:“夹振之者,王与大将夹舞者振鐸以为节也。” 孔颖达 疏:“是两边相夹,天子与大将相对…… 皇侃 云:‘ 武王 伐 紂 之时,王与大将亲自执鐸以夹军众。今作武乐之时,令二人振鐸夹舞者,象 武王 与大将伐 紂 之时矣。’”《孔子家语·辩乐》:“众夹振焉而四伐,所以盛威於中国。”
《漢語大詞典》:羽钥(羽鑰)
同“羽籥”。
古代祭祀或宴飨时舞者所持的舞具和乐器。羽,指雉羽。钥,一种编组多管乐器。
《漢語大詞典》:羽籥
古代祭祀或宴飨时舞者所持的舞具和乐器。羽,指雉羽。籥,一种编组多管乐器。周礼·春官·籥师:“祭祀,则鼓羽籥之舞。宾客饗食,则亦如之。” 郑玄 注:“文舞有持羽吹籥者,所谓籥舞也。”礼记·文王世子:“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 朱彬 训纂:“干戈,万舞,象武也,用动作之时学之;羽籥,籥舞,象文也,用安静之时学之。”史记·乐书:“钟鼓、管磬、羽籥、干戚,乐之器也。”隋书·音乐志下:“今文舞执羽籥,武舞执干戚。” 唐 萧仿 《享太庙乐章》:“羽籥象德,金石荐祥。”
《國語辭典》:舞衫歌扇  拼音:wǔ shān gē shàn
本指跳舞唱歌时用的服装和道具。后借指唱歌跳舞。宋。苏轼 答陈述古诗二首之二:「闻道使君归去后,舞衫歌扇总生尘。」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方俊官乃作此状!谁信曾舞衫歌扇,倾倒一时耶!」
《漢語大詞典》:锡舞(錫儛)
即干舞。武舞的一种。舞者手执朱干,干背饰锡,故称。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乐载鼓,用锡儛,儛溢员。”
分類:武舞舞者
《国语辞典》:水上芭蕾  拼音:shuǐ shàng bā lěi
一种水上运动。舞者在水面或水底随著音乐表演各种舞法,以展示人体美姿。
《国语辞典》:西班牙舞蹈  拼音:xī bān yá wǔ dào
一种具有特色的民族舞蹈。舞者以响板、小手鼓、吉他等乐器伴奏,音乐节奏明快,舞步动作强劲,易使观众精神振奋。有轻快的三步舞及西班牙吉普赛舞等。
《国语辞典》:霹雳舞(霹雳舞)  拼音:pī lì wǔ
一种舞蹈。起源于美国,舞者倒立身躯,以头、肩、背等为支点舞动双腿,以使身体旋转或打滚。
《国语辞典》:跨鼓舞  拼音:kuà gǔ wǔ
一种民俗舞蹈。舞者在腰间系上小鼓,两手各持鼓槌,边击鼓,边歌舞。
《國語辭典》:公古哩  拼音:gōng gǔ lī
乐器名。清代廓尔喀舞者所用,上有铜铃,歌时系于股,跳跃舞动而发出声音。
《漢語大詞典》:掉羽
即上古时代的《羽舞》。舞者持鸟羽而舞,故称。用于祭祀。《淮南子·本经训》:“道德定於天下而民纯朴……虽有 毛嬙 、 西施 之色,不知説也;《掉羽》《武》《象》,不知乐也。” 高诱 注:“《掉羽》《羽舞》也。”
分類:舞者鸟羽
《漢語大詞典》:旄舞
周 代六种小舞之一。舞者执旄牛尾以指挥。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