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舟之侨 朝代:春秋虢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32 【介绍】: 春秋时虢国人。大夫。虢公击败犬戎于渭河之曲。之侨以为无德而受禄,灾殃将至,乃奔晋。后虢为晋所灭。
申舟 朝代:春秋楚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95 【介绍】: 春秋时楚国人,名无畏。大夫。奉庄王命聘于齐而假通于宋。舟与宋有隙,知出宋必死,乃见其子申犀于王,然后行。及宋,果被杀。庄王闻之,即兴师围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50 【介绍】: 或作华州、华舟、华还。春秋时齐国人。庄公时大夫。从庄公伐莒,战死。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一作刘冉。玄宗天宝十二载(753)进士及第。萧颖士门人。萧赴东府,刘舟作《送萧颖士赴东府得适字》饯送之。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七。《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3—79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庄时。肃宗时入仕,为襄州参军。后为李勉从事,随之江西、广州、汴州诸府,有能名。德宗时,官至河南少尹。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郡望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字方舟。举明法。事迹略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代宗大历中,为湖州从事,与皎然、汤衡、颜逸等游,诗歌酬和。《全唐诗》存与皎然等联句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8—835 【介绍】: 唐郑州人,祖籍陇西,字虚舟。登进士第。宪宗时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性奸回,妒贤伤善,密阻裴度讨淮、蔡,帝知而恶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穆宗即位,逢吉以有侍读之恩,召为兵部尚书。敬宗时,封淳国公,兼右仆射。有张又新等八人附逢吉,复有八人相攀附,贿赂公行,号为“八关十六子”。文宗时,官至太子太师、东都留守,加开府仪同三司,迁尚书左仆射,以司徒致仕。卒谥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8—835 字虚舟,排行二十,陇西(今甘肃临洮)人。德宗贞元十年(794)登进士第。范希朝辟为振武军节度掌书记。历左拾遗、右司郎中、中书舍人。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权知礼部贡举。未及放榜,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次年因密沮裴度对淮西用兵罢相。穆宗长庆二年(822)代裴度为门下侍郎平章事,封凉国公。所亲张又新、李续之等8人居要职,称“八关十六子”。敬宗宝历二年(826)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卒谥成。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8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全唐文·卷六百十六
逢吉字虚舟。陇西人。第进士。德宗朝以荐为左拾遗。元和中累迁中书舍人。加朝议大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罢为剑南东川节度使。穆宗立。拜兵部尚书。复知政事。敬宗朝封凉国公。兼右仆射。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徙宣武。召拜左仆射。兼守司徒。大和九年卒。年七十八。赠太尉。谥曰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幽州范阳人,字幼真。肃宗时,自大理司直,迁殿中侍御史。上元中,在浔阳与李白游,白作《庐山谣》相寄。累官左司、吏部员外郎,官至秘书少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陇西人。好文学,善书。以尚书郎出为刺史。有《切韵》十卷。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三
舟字公受。水部员外郎岑之子。以尚书郎奉使。出为虔州刺史。封陇西县男。
般舟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般舟三昧经之略名。
般舟赞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善导作。赞叹般舟三昧乐之偈颂也。
般舟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Pratyutpannasama%dhi,般舟,译曰佛立。以行此三昧则诸佛现前故也。大集贤护经谓为思惟诸佛现前三昧。又译言常行道。以行此三昧,期七日或九十日而不间断修行故也。天台称之为常行三昧(此时行为行旋之义,对座三昧法而言),四种三昧之一。止观二曰:「常行三昧者,此法出般舟三昧经,翻为佛立。佛立有三义: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能于定中见十方现在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观星,见十方佛亦如是,故名佛立三昧。(中略)唯专行旋九十日为一期,(中略)九十日身常行无休息,九十日口常唱阿弥陀佛名无休息,九十日心常念阿弥陀佛无休息,(中略)若唱弥陀即是唱十方佛功德等。但专以弥陀为法门主,举要言之,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般舟赞曰:「梵语名般舟,此翻为常行道。或七日九十日,身行无间,总名三业无间,故云般舟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佛立三昧,意谓修此三昧而得成就的人,能见十方诸佛,立于其前。修的时候,不坐不卧,从早到晚,又由晚到天亮,不是走,就是立,以九十日为一期,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般舟三昧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三卷或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之旧译也。由贤护菩萨之请而说佛立三昧之法。
虚舟
【佛学大辞典】
(人名)元虚舟禅师,名普度,初住中天竺寺,后住灵隐寺。稽古略四曰:「诏中天竺虚舟普度,住影德灵隐,师扬州人,受业扬子桥白莲寺,嗣常州华藏无得通禅师,通嗣灵隐松源岳禅师。」
顺水推舟
【俗语佛源】
顺著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应某种形势而说话、办事。原为禅语,见《续灯录》卷七:「到这里唤著顺水放船。」又如金·万松老人《从容录》:「本要以毒攻毒,长庆只解顺水推船。」「顺水推舟」在禅宗那里比喻随顺众生的机缘,开示说法。在文学中如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又如《红楼梦》第四回:「老爷何不顺水行舟,做个人情,将此案了结。」(李明权)
一月三舟喻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谓澄江一月,三舟共观。一舟停住,二舟向南、北行。向南者,见月随南;向北者,见月随北;停舟者,见月不移。盖譬如来智无不周,体无不在,无依无住,无去无来。皆由众生缘有生熟,故见如来有去住相。法身之体,本无去住也。一月喻佛,三舟喻世间众生见佛不同,是名一月三舟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