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三折乃良医
  
三折臂
 
三折良医
 
折臂成医
 
经三折
  
肱频折
 
良医三折肱

相关人物
高彊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六〈定公·传十三年〉~982~
齐高彊曰:「三折肱知为良医。」
《孔丛子》卷上〈嘉言〉~58~2~
宰我使于齐而反。见夫子。曰梁邱据遇虺毒。三旬而后瘳。朝齐君。齐君会大夫众宾而庆焉。弟子与在宾列。大夫众宾并复献攻疗之方。弟子谓之曰夫所以献方将为病也。今梁邱巳疗矣。而诸夫子乃复献方。方将安施。意欲梁邱大夫复有虺害当用之乎。众坐默然无辞。弟子此言何如。夫子曰汝说非也。夫三折肱为良医。梁邱子遇虺毒而获疗。犹有与之同疾者。必问所以巳之之方焉。众人为此故各言其方。欲售之以巳人之疾也。凡言其方者。称其良也。且以参据所以巳之之方优劣耳。

例句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慕己知。 刘禹锡 学阮公体三首

悬头曾苦学,折臂反成医。 李商隐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國語辭典》:良医(良醫)  拼音:liáng yī
医术精湛的医生。《韩非子。喻老》:「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于成败之事。」
《國語辭典》:上医(上醫)  拼音:shàng yī
良医。《国语。晋语八》:「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新唐书。卷二○四。方技传。甄权传》:「古之上医,要在视脉,病乃可识。」
《漢語大詞典》:死病无良医(死病無良醫)
比喻无法挽救。孔丛子·执节:“ 新垣固 谓 子顺 曰:‘……子何去之速也。’答曰:‘以无异政,所以自退也。且死病无良医。今 秦 有吞食天下之心,以义事之,固不获安;救亡不暇,何化之兴?’”
分類:挽救
《國語辭典》:三折肱为良医(三折肱為良醫)  拼音:sān zhé gōng wéi liáng yī
多次折断胳膊,体会到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而成为这一方面的良医。语本《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后比喻对某种事情有丰富的阅历,自然造诣精深。《孔丛子。嘉言第一》:「夫三折肱为良医,梁丘子遇虺毒而获瘳,诸有与之同疾者,必问所以已之之方焉。」也作「三折肱」。
《漢語大詞典》:三折股为良医(三折股爲良醫)
同“ 三折肱为良医 ”。 唐 欧阳詹 《送洪孺卿赴举序》:“三折股为良医。予五升词场,四遭掎摭,是以窃知乎文则。”
《國語辭典》:久病成良医(久病成良醫)  拼音:jiǔ bìng chéng liáng yī
人病久则熟知药性及医理。比喻对某事有丰富的阅历,自然造诣精深,成为内行。如:「他罹患糖尿病多年,对于患者如何疗养,说得头头是道,真是久病成良医啊!」
《漢語大詞典》:秦医(秦醫)
(1).指 扁鹊 。古之良医。尸子·治天下:“弱子有疾,慈母之见 秦 医也,不争礼貌。”韩非子·说林下:“ 秦 医虽善除,不能自弹也。”
(2).泛指良医。 唐 颜真卿 《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南中污下,遂得气疾,先大夫怜其寖剧,命访 秦 医。”
分類:扁鹊良医
《國語辭典》:卢医(盧醫)  拼音:lú yī
春秋战国时名医扁鹊。参见「扁鹊」条。后泛称良医。如:「妙手卢医」。
《漢語大詞典》:医缓(醫緩)
(1). 春秋 时 秦国 良医。左传·成公十年:“公( 晋侯 )疾病,求医於 秦 。 秦伯 使 医缓 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2).泛指良医。 唐 温庭筠 《上杜舍人启》:“陋容须托於媒扬,沉痼宜蠲於 医缓 。” 元 刘诜 《霰雪和彭经历琦初》之一:“坐悯民瘼深,谁与觅 医缓 。”
分類:良医秦国
《漢語大詞典》:高医(高醫)
良医。新唐书·方技传·甄权:“以母病,与弟 立言 究习方书,遂为高医。”
分類:良医
《漢語大詞典》:长桑(長桑)
(1). 长桑君 的省称。后借指良医。 唐 李白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诗:“ 长桑 晓洞视,五藏无全牛。” 清 顾炎武 《赠邬处士继思》诗:“牀头《本草》书,门外 长桑 侣。”参见“ 长桑君 ”。
(2).复姓。 战国 有 长桑君 。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漢語大詞典》:长桑君(長桑君)
战国 时的神医。传说 扁鹊 与之交往甚密,事之唯谨,乃以禁方传 扁鹊 ,又出药使 扁鹊 饮服,忽然不见。于是 扁鹊 视病尽见五脏症结,遂以精通医术闻名当世。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金 元好问 《醉中送陈季渊》诗:“谁作 东山 谢安 起,恨我不比 长桑君 。”
《國語辭典》:和缓(和緩)  拼音:hé huǎn
温和舒缓。《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
《漢語大詞典》:和扁
古代良医 和 与 扁鹊 的合称。汉书·艺文志:“太古有 岐伯 、 俞拊 ,中世有 扁鹊 、 秦和 。” 颜师古 注:“ 和 秦 医名也。” 唐 刘禹锡 《谢赐广利方表》:“长驱 和 扁 ,高视 农 轩 。”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访 和 扁 以制度,招 桐 雷 使炮炙。” 清 金农 《横山田庐独吟》:“松下百骸轻,清风胜 和 扁 。”
分類:良医扁鹊
《國語辭典》:三折肱  拼音:sān zhé gōng
比喻阅历深,取得丰富的经验,自然造诣精深。参见「三折肱为良医」条。宋。张侃〈岁时书事〉诗:「年来三折肱,逢人漫称好。」
分類:挫折良医
《漢語大詞典》:医和(醫和)
春秋 时 秦国 良医。医为职业称谓, 和 是名字。据左传·昭公元年载,他曾倡论阴、阳、风、雨、晦、明为“六气”,谓“六气”太过,可引起不同疾病。曾为 晋平公 治病,以为其疾不可治。 赵孟 以为良医。见左传·昭公元年。后借指良医。旧唐书·懿宗纪:“自秋已来,忽尔婴疹,坐朝既闕,踰旬未瘳。六疾斯侵,万机多旷, 医和 无验,以至弥留。” 宋 黄庭坚 《古诗上苏子瞻》之二:“ 医和 不并世,深根且固蔕。”
《漢語大詞典》:肱三折
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后以“肱三折”比喻精于医术。 沈昌直 《赠董蓉生》诗:“家世肱三折,文才笔一枝。”自注:“君精医术,并喜为诗。”
分類:精于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