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孟楠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孟楠,字伯茂,号蘧林,直隶大名府浚县人。祖孟继,按察使。父孟含霓,南京工部主事。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三十一年任乐安县知县,擢授工部主事,曾榷芜湖北新关税,宽商爱众。历员外郎中,出任青州府知府,人称良吏。历官山东副使、陕西参政、陕西按察使、山西右布政使。在延庆时,出奇计平贼,功甚伟。以病免官归里,年七十余卒。
高熙哲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维基
高熙哲(1854年—1938年),字仲瑊,一字亦愚。山东省兖州府滕县城关镇(今属枣庄市滕州市)人,原籍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清末民初政治人物、经学家、史学家、书法家。自幼熟读经史,入滕县道一书院学习,后考选副贡生。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会试贡士。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补殿试第二甲第六十四名进士出身。五月,选翰林院庶吉士。十五年(1889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协修。诰授朝议大夫。二十年(1894年)三月,以翰林院编修充甲午科会试同考官,考生张謇以高熙哲为师。;七月,充山西乡试正考官。后授贵州道监察御史,转湖广道,以直言敢谏著称。二十六年(1900年),提出反对山东巡抚袁世凯“痛剿”义和团之行动。五月,以监察御史奏报英国人勘划威海租界与原条约不符,军机处与总理衙门饬令袁世凯查明声复并全力磋商。二十八年(1902年)十月,请假回籍省亲。二十九年(1903年)六月,补授河南道监察御史。迁工科给事中。三十年(1904年)八月,升授甘肃宁夏府知府,赴兰州。三十二年(1906年),丁内艰离任归乡。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服阙,补授直隶宣化府知府。宣统元年(1909年),改调直隶大名府知府。个性节俭,喜好读书,不携带家眷赴任,不聘用门卫、家丁,只有一个老仆供其差使,官署也不置车马,只养一驴备用。致力革除积弊,提倡文教风俗,推行农工生产;闲暇时则前往中学、师范学校讲授经史;大名府盐商有惯例将每月供盐折现馈送给知府,高熙哲难以变革旧例,饬令将此资金拨供学校使用。儒雅朴素,时人称高熙哲为良吏。二年(1910年),回任宣化府知府。三年(1911年)年底,宣统帝退位后以大清遗臣自居,弃官归乡。重视编纂地方志,认为“风俗者,太平之根本也”,两度参与滕县志编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军南下山东,高熙哲举家转徙避难,对时局愤慨。二十七年(1938年)八月,忧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