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彩 → 䌽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67,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斓斑
红白
斑斓
丹雘
彩霞
虹蜺
灿灿
鲜明
生色
烂烂
道味
斑驳
藻绘
异色
绘画
《國語辭典》:斓斑(斕斑)  拼音:lán bān
有文彩的样子。唐。皮日休 石榴歌:「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宋。苏轼〈月华寺〉诗:「高岩夜吐金碧气,晓得异石青斓斑。」
《漢語大詞典》:红白(紅白)
(1).红的和白的。形容色彩鲜明美丽。 唐 韩愈 《寒食日出游》诗:“邇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 唐 杜牧 《念昔游》诗:“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也没首饰铅华,自然没包弹。淡浄的衣服儿,扮得如法,天生更一段儿红白,便 周昉 的丹青怎画?”
(2).红事和白事。指嫁娶丧葬之事。红楼梦第五五回:“或有婚丧红白等事, 王夫人 贺弔迎送,应酬不暇。” 赵树理 《邪不压正》:“这地方的风俗,遇了红白大事,客人都吃两顿饭--第一顿是汤饭,第二顿是酒席。”
(3).象征革命的和反动的。 曹靖华 《飞花集·风雨六十年》:“那时,负责同志恳切叮嘱道:‘环境复杂,斗争严酷,红白难辨,凡事务必细心、沉着,机智而果决。’”
《國語辭典》:斑斓(斑斕)  拼音:bān lán
形容色彩错综,光彩夺目。晋。王嘉《拾遗记》卷一○:「父梁之侧,有斑斓自然,云霞龙凤之状。」《初刻拍案惊奇》卷三:「把灯一照,吃了一惊,乃是一个死了的斑斓猛虎。」
《國語辭典》:斑斓(斒斕)  拼音:bān lán
文彩鲜明的样子。宋。曾巩〈靖安幽谷亭〉诗:「倚天巉岩姿,青苍露斑斓。」
《國語辭典》:丹雘  拼音:dān huò
油漆所用的颜料。《书经。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斲,惟其涂丹雘。」《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诗》:「虽惭丹雘施,未谓玄素睽。」
《國語辭典》:彩霞  拼音:cǎi xiá
因阳光的照射而产生多种颜色变化的云层。
《國語辭典》:虹蜺  拼音:hóng ní
雨后或日出没之际,天空所出现的彩色弧。有内虹、外虹两种,颜色鲜艳的是内虹,即虹;颜色暗淡的是外虹,即蜺。《文选。曹植。七启》:「挥袂则九野生风,慷慨则气成虹蜺。」《三国演义》第二三回:「如得龙跃天衢,振翼云汉,扬声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门之穆穆。」也作「虹霓」。
《國語辭典》:灿灿(燦燦)  拼音:càn càn
形容光亮耀眼。《孤本元明杂剧。黄鹤楼。头折》:「倚仗著当三军不剌剌乌骓骑,敌万夫光灿灿丈八点钢枪。」《西游记》第一八回:「只见半空中彩雾灿灿,行者忽坠阶前跪道:『师父,袈裟来了。』」
《國語辭典》:鲜明(鮮明)  拼音:xiān míng
1.色彩鲜艳耀眼。《三国演义》第二五回:「曹操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旗帜鲜明,鎗刀森布。」《西游记》第三○回:「老妖忽的又换了一件鲜明的衣服,取了一口宝刀,佩在腰里。」
2.清楚、明白。如:「这件事情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鲜明的记忆。」
3.精明。《资治通鉴。卷三六。汉纪二十八。平帝元始五年》:「不有鲜明固守,无以居位。」
《國語辭典》:生色  拼音:shēng sè
1.表现于脸上。《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
2.形容鲜明活现。唐。李贺〈秦宫〉诗:「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3.增添光彩。如:「生色不少」。《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少卿兄,相别数载,却喜卜居秦淮,为三山二水生色。」《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漢語大詞典》:烂烂(爛爛)
(1).光亮貌;光芒闪耀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蜀石黄碝,水玉磊砢,磷磷烂烂,采色澔汗。” 颜师古 注引 郭璞 曰:“皆玉石符采映曜也。”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七:“ 夏桀 之时, 费昌 之 河 上,见二日:在东者烂烂将起;在西者沉沉将灭。”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 康有为 《顺德二直歌》:“巖电烂烂夜腾霜,抗疏斩奸剑吐鋩。”
(2).色彩鲜艳貌。 唐 白居易 《牡丹芳》诗:“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絳艳灯煌煌。” 明 宋濂 《故龙泉汤师尹甫墓碣铭》:“晚年嗜种鞠,购得嘉种踰百,当秋高气清,黄白红紫盛开,烂烂然如张锦绣。” 明 方孝孺 《感橙树有作》诗:“纍纍枝间实,烂烂半青黄。” 郁达夫 《题画》诗之三:“烂烂犹餘丹灶气,晚风吹作满林霞。”
《漢語大詞典》:道味
(1).佛道教义之真意。世说新语·方正“昔尝与 元 明 二帝、 王 庾 二公周旋” 刘孝标 注引《高逸沙门传》:“ 晋 元 明 二帝,游心玄虚,託情道味。” 唐 崔融 《报李少府书》:“夕饱儒珍,朝充道味。” 宋 周邦彦 《汴都赋》:“上方咀嚼乎道味,斟酌乎圣泽,而意犹未快,又欲浮槎而上,穷日月之盈昃,寻天潢之流派。”
(2).超凡出世的情志。 唐 李乂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诗:“ 汉 珠留道味, 江 璧返真源。” 元 杨载 《题广寒龙先生诗卷》诗之三:“古来闻有列仙儒,栖宿巖峦道味腴。”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故世味不澹者,道味不浓;熟处不生者,生处不熟。”
(3).指文章的内容与文辞的色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赞曰:篇统间关,情数稠叠。原始要终,疎条布叶,道味相附,悬绪自接。”
《國語辭典》:斑驳(斑駁)  拼音:bān bó
色彩相杂不纯。唐。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也作「班驳」。
《國語辭典》:藻绘(藻繪)  拼音:zǎo huì
华丽的文彩。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
《漢語大詞典》:异色(異色)
(1).不同颜色。 晋 法显 佛国记:“众华异色,蔚然可观。”文选·左思〈蜀都赋〉:“百果甲宅,异色同荣。” 刘良 注:“言发荣异其光色也。”
(2).异常的色彩;特出的美色。 南朝 梁 沈约 《和刘中书仙诗》之二:“殊庭不可及,风烟多异色。”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以二女託之,皆异色也。”
(3).犹变色。 唐 杜甫 《渼陂行》:“天地黤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4).各种,各色。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江贼书》:“所劫商人,皆得异色财物,尽将南渡,入山博茶。”
《國語辭典》:绘画(繪畫)  拼音:huì huà
一种艺术的表现方式。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木板、纺织物或墙壁等的平面上,透过构图、造型和色彩等表现手段,创造视觉上的形象。就使用材料、技术的不同,可分为帛画、壁画、油画、版画、素描等。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等。就画面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幅画、组画等。绘画的特色在强调平面性,欧洲绘画则常用各种方法,力求表现出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