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节下(節下)  拼音:jié xià
1.对将帅的尊称。《南史。卷三七。沈庆之传》:「节下有一范增而不能用,空议何施?」也称为「麾下」。
2.对使臣的尊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礼异》:「秦汉以来,于天子言陛下,于皇太子言殿下,将言麾下,使者言节下、毂下。」
《國語辭典》:节下(節下)  拼音:jié xià
1.迫近节令的时日。多指端阳、中秋节而言。
2.正当时令的。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一家家上坟准备,准备些节下茶食。」
《國語辭典》:瞻礼(瞻禮)  拼音:zhān lǐ
1.瞻仰礼拜。《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每日清晨,在神堂前过,只在门外略略瞻礼,叫小童进去炷香完事。」
2.基督教、天主教徒的宗教节日。除星期日为主日外,其馀六天,依序称为「瞻礼二」、「瞻礼三」……。
《漢語大詞典》:嘉节(嘉節)
美好的节日。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颂表》:“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苏。” 唐 韩愈 《荐士》诗:“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清 周亮工 《除夕向芝麓借书守岁用七十老人朱静一韵》之一:“老友 定山 残衲子,嘉节念客不为欢。”
分類:美好节日
《國語辭典》:庆赏(慶賞)  拼音:qìng shǎng
1.庆功行赏。《周礼。地官。族师》:「刑罚庆赏,相及相共。」《韩非子。二柄》:「夫庆赏赐予者,民之所喜也。」
2.节庆时的游乐玩赏。《水浒传》第三十三回:「且说这清风寨镇上居民,商量放灯一事,准备庆赏元宵。」《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今年官家大张灯火,庆赏元宵,著落本州解造五架好灯。」
《國語辭典》:清明节(清明節)  拼音:qīng míng jié
中国传统节日。国历四月五日。清明原是节气的名称,后来因与与寒食节相近,渐成为纪念祖先和祭祖、扫墓的节日。西元一九三五年国民政府定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又因距冬至日约一百零六天,故称为「百六」。也称为「民族扫墓节」、「扫墓节」。
《漢語大詞典》:庆节(慶節)
吉庆的节日。旧唐书·音乐志三:“庶几承庆节,歆奠卜帷宫。”宋史·乐志十七:“凡游幸但奏乐行酒,惟庆节上寿及将相入辞赐酒,则止奏乐。”
分類:吉庆节日
《國語辭典》:下元  拼音:xià yuán
1.下元节的简称。参见「下元节」条。
2.术数用语。术数家以六十甲子与九宫相配,共一百八十年,而称第三甲子为「下元」。
3.道教称水中为「下元」,指水府。《西游记》第三回:「恳乞天兵,收此妖孽,庶使海岳清宁,下元安泰。」
4.古代医学称肾部为「下元」。
《國語辭典》:利市  拼音:lì shì
1.贸易所获的利益。《左传。昭公十六年》:「尔有利市宝贿。」
2.得利。《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證二郎神》:「落得先前受用一番,且又完名全节,再去别处利市,有何不美!」
3.吉利、好运。《石点头。卷七。感恩鬼三古传题旨》:「气恼不过,偏要与这梦鳅歪厮缠,弄他个不利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见赵琮是个多年不利市的寒酸秀才,没有一个不轻薄他的。」
《國語辭典》:社会(社會)  拼音:shè huì
1.由人及其互动所形成的集合体,通常具有特定的文化与制度。
2.某一阶级或某些范围的人所形成的群体。其组合分子具有一定关系,依此关系,彼此合作以达到一定的目的。如:「上流社会」。《醒世恒言。卷三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一个小节级同个茶酒保,把著团书来请张员外团社。原来大张员外在日,起这个社会,朋友十人,近来死了一两人,不成社会。」
3.旧时里社逢节日的酬神庆祝活动。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三月》:「诸军寨及殿司衙奉侍香火者,皆安排社会,结缚台阁,迎列于道,观睹者纷纷。」六十种曲本。明。无名氏。《白兔记》第三出:「今年社会,可胜似上年么?(净)今年齐整,跳鬼判的,踹跷的,做百戏的,不能尽述。」
《漢語大詞典》:正日
谓节日的当天,或正式办婚丧喜庆等事的那一天。红楼梦第四九回:“想来昨儿的正日已自过了,再等正日还早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到了正日的头一天,便舖设起寿堂来。”
正月一日。初学记卷四引 汉 崔寔 《四民月令》:“正月一日,是谓正日。”宋书·礼志一:“ 烈祖明皇帝 以正日弃天下,每与皇太后念此日至,心有剥裂。”
《國語辭典》:过节(過節)  拼音:guò jié
1.度过节日。宋。陆游 辛酉冬至诗:「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2.在节日庆贺作乐。《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这日是五月初三,却好庄濯江家送了一担礼来与少卿过节。」
3.嫌隙纠纷。如:「他们之间有很深的过节,很难让他们抛弃恩怨,彼此合作。」
《國語辭典》:节食(節食)  拼音:jié shí
1.减省食物。如:「缩衣节食」。《三国志。卷三○。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东夷》:「无良田,虽力佃作,不足以实口腹,其俗节食。」《清史稿。卷四七五。列传。洪秀全》:「二月,寇以运粮路绝,日驱妇孺出城以谋节食。」
2.节制饮食。如:「他每天努力运动,并搭配节食,终于成功减重。」清。褚人穫《坚瓠秘集。饱生众疾》:「循州苏侍郎每见某,即劝令节食,言食少则脏气流通而少疾。」
3.节日的食物。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莫不是买油面为节食?莫不是裁段匹作秋衣?我问你为何事离宅院,有甚干来城内?」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元夕》:「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澄沙团子、滴酥鲍螺、酪面。」
《國語辭典》:节假(節假)  拼音:jié jià
节日。元。张可久〈红绣鞋。百五日清明节假〉曲:「百五日清明节假,两三攒绿暗人家,客子飘零尚天涯。」
《國語辭典》:节礼(節禮)  拼音:jié lǐ
一年中按端午、中秋、岁末三时所赠送的礼物。《西游记》第四○回:「你与他相别五、六百年,又不曾往还杯酒,又没有个节礼相邀,他那里与你认甚么亲耶?」
《漢語大詞典》:过端(過端)
(1).过失。韩非子·说难:“贵人有过端,而説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身危。” 清 陈确 《近言集》:“ 仲木 曰:‘学者过端极多,不但过是过,即善亦是过也。’”
(2). 水 族节日,按水历是过年。在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各地按习惯顺序先后过节,人们互相往来庆贺,并举行赛马和文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