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节约(節約)  拼音:jié yuē
节制约束。如:「节约用水」。
《国语辞典》:厉行节约(厉行节约)  拼音:lì xíng jié yuē
严格的执行节约,避免浪费。如:「在能源不足的威胁下,全民应当厉行节约,共体时艰。」
《国语辞典》:节约能源(节约能源)  拼音:jié yuē néng yuán
节省使用各种能量与资源。如:「随手关灯,节约能源。」
《国语辞典》:日光节约时间(日光节约时间)  拼音:rì guāng jié yuē shí jiān
一种时制,在日照充分的季节将时钟拨快一小时,以充分利用阳光而节约能源。美国于西元一九一六年率先实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国家也相继施行。我国曾经短暂实施此时制,目前停止使用。也称为「夏令时间」。
《漢語大詞典》:纶组节约(綸組節約)
古时葬礼以丝绵裹尸,再以丝带缠束,谓之“纶组节约”。墨子·节葬下:“存乎匹夫贱人死者,殆竭家室,存乎诸侯死者,虚府库,然后金玉珠璣比乎身,纶组节约车马藏乎壙。”亦作“ 纶组节束 ”。《淮南子·齐俗训》:“纶组节束,追送死也。”按,“节约”与“节束”同义。
《國語辭典》:俭约(儉約)  拼音:jiǎn yuē
节省。《淮南子。主术》:「君子之道,处静以脩身,俭约以率下。」《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周天子平生好俭约,遗令用纸衣瓦棺,嗣天子不敢违也。」
《國語辭典》:撙节(撙節)  拼音:zǔn jié
1.约束、抑制。《礼记。曲礼上》:「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恭敬撙节,福之基也。」
2.节省、节约。《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传》:「遭岁恶,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钧。」《明史。卷一八三。周经传》:「滥费无纪,致帑藏殚虚,宜大为撙节。」
《國語辭典》:节省(節省)  拼音:jié shěng
节约俭省。《儒林外史》第二七回:「我把历年节省的几两银子,拿出来弄一所房子,将来把你嫂子也从京里接到南京来,和兄弟一家一计的过日子。」
《漢語大詞典》:简省(簡省)
节约;省略。 宋 苏轼 《郊祀奏议》:“天子出郊,兵卫不可简省。”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家礼一:“盖以问名併入纳采,而以纳吉、请期併入纳币,已属简省之至。” 朱自清 《古诗十九首释》:“再说这里‘欢乐难具陈’下直接‘弹筝’二句,便见出‘就中只说’的意思,无须另行提明,是诗体比散文简省的地方。”
犹检视。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序:“十三年,予以赦当迁,简省书籍,得是八篇,吟叹方极,适 崔果州 使至。”
《國語辭典》:俭省(儉省)  拼音:jiǎn shěng
节省。《红楼梦》第四六回:「以贾赦浪费为名,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
《漢語大詞典》:省损(省損)
减少;节约。 宋 赵叔向 《肯綮录·长物》:“ 王恭 曰:‘吾平生无长物。’ 东汉 威宗 詔,已有此语,云其舆服制度有逾侈长饰者,皆宜省损。”
分類:减少节约
《漢語大詞典》:樽约(樽約)
谓节约。樽,通“ 撙 ”。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八》:“广费因何论而兴?积坏至何事而见?今修復用何策是?欲樽约自何道始?二君负经济之学有閒矣,幸悉心科别其条会,而折诸理以对。”
分類:节约
《漢語大詞典》:不省
不节约。史记·平準书:“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
分類:节约
《國語辭典》:节俭(節儉)  拼音:jié jiǎn
节省俭约,用财有度。如:「节俭是一种传统美德。」《书经。无逸》「即康功田功」句下汉。孔安国。传:「文王节俭,卑其衣服,以就其安人之功。」
《漢語大詞典》:俭勤(儉勤)
节约而勤劳。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俭勤,盥濯陶瓦,斥遣浮华,好此綈紵。”《元典章·礼部·服色》:“朕临宝御,励志俭勤,思与普天同臻至治。” 明 吴承恩 《留翁遗稿序》:“为子言则训孝,为臣言则训忠,或以训俭勤,或以训慈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如多财之家,俭勤则常富,不勤不俭则渐贫。”
分類:节约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