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芦苇(蘆葦)  拼音:lú wěi
植物名。禾本科芦苇属,多年生草本。秆高一至三公尺。叶扁平,线状披针形,长十五至四十五公分。圆锥花序顶生,稠密,长十五至四十公分,小穗紫色。颖果下有白毛,可随风飞散,将种子传到远方。多生长于溪流两岸或沼泽、湿地等地。茎皮细致光泽,可编织芦帘、芦席。
《国语辞典》:不上芦苇(不上芦苇)  拼音:bù shàng lú wěi
芦苇是编席的材料,用以代「席」。上不得席面,指不成材、叫人看不上眼。《醒世姻缘传》第五七回:「我把你这不识抬举不上芦苇的忘八羔子!你那老子挺了脚,你妈跟的人走了,我倒看拉不上,将了你来养活,你扯般不来,说我恶眉恶眼的!」
分类:芦苇材料
《高级汉语词典》:初入芦苇
比喻初入仕途
《漢語大詞典》:初入芦苇,不知深浅(初入蘆葦,不知深淺)
比喻阅历不深,不知利害。《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我家做官的,初入芦苇,不知深浅,望乞大人,凡事扶持一二。”
《漢語大詞典》:上不得芦苇(上不得蘆葦)
“芦苇”是制席的原料,用作“席”的代名词。“上不得芦苇”即“上不得席面”。谓不善于在正式场合应酬。《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回:“再説 晁 家没有甚么近族,不多几个远房的人,因都平日上不得芦苇,所以不大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