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惊春(驚春)
谓花木于春日来临时迅速萌发。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开芳及雉节,合彩吝惊春。” 唐 阎伯璵 《盐池赋》:“入泽遐窥,喜晴天之速曙;隔林斜望,讶琼树之惊春。”
《國語辭典》:樱花(櫻花)  拼音:yīng huā
植物名。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一群樱亚属树木之混称。种与品种计约达数百个,多栽培供赏花,如「大岛樱」、「染井吉野樱」、「寒樱」、「大山樱」等。叶为螺旋状互生,椭圆形卵状,锯齿缘。花朵也称为「樱花」,有白色、红色或黄绿色,先叶开或与叶同开,单瓣或重瓣,伞房或伞形花序,花瓣常倒卵状椭圆形,前端有缺隙。核果卵形至球形,表皮平滑,由红色变为紫褐色。
《國語辭典》:花院  拼音:huā yuàn
妓院。《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未识花院行藏,先学孔门规矩。」也称为「花市」。
《國語辭典》:放春  拼音:fàng chūn
植物到了春天发芽开花。唐。杜甫 留别公安太易沙门诗:「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國語辭典》:秾艳(穠豔)  拼音:nóng yàn
形容花的鲜艳盛丽。亦比喻女子的美丽。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唐。沈既济《任氏传》:「是时吴王之女有第六者,则崟之内妹,秾艳如神仙,中表素推第一。」
《漢語大詞典》:山香
(1).山间花木等散发的香气。 唐 许浑 《贻终南山隐者》诗:“潭冷薜萝晚,山香松桂秋。” 元 范梈 《寄武夷杜徵君》诗:“旆影岩前见,山香石上闻。” 明 袁宏道 《宿村中》诗:“稻熟家家酿,山香处处诗。”
(2).古代曲名。即《舞山香》。 唐 南卓 《羯鼓录》:“﹝ 汝阳王 璡 ﹞常戴砑绢帽打曲,上自摘红槿花一朶,置於帽上笪处。二物皆极滑,久之方安。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堕落。上大喜,笑赐 璡 金器一厨,因夸曰真 花奴 。” 元 朱德润 《落花》诗:“却忆当时砑光帽,《山香》一曲泪沾巾。” 清 汪琬 《南池即子美题诗处》诗:“ 董奴 才了《山香》曲, 玉奴 又拨檀槽续。”
《漢語大詞典》:树书(樹書)
指关于种植花木之类的书。 清 周亮工 《寄题南郭草堂》诗:“饮地遥商新酒伴,树书时寄老园丁。”
《國語辭典》:宫苑(宮苑)  拼音:gōng yuàn
宫中种植草木,畜养鸟兽,可供游乐的地方。《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明日宫苑失物,唯收得驮物的马,追问马主,捉举子到内侍省勘问。」
《國語辭典》:花园(花園)  拼音:huā yuán
有花木亭池,可供游憩的园子。《儒林外史》第三一回:「看见花园宽阔,一望无际。」《红楼梦》第五六回:「我才作了一个梦,竟梦中到了都中一个花园子里头,遇见几个姐姐,都叫我臭小厮,不理我。」
《漢語大詞典》:凡木
平凡的花木。 唐 韩愈 《芍药歌》:“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 唐 刘禹锡 《华山歌》:“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託。” 宋 陆游 《张园海棠》诗:“池臺扫除凡木尽,天地眩转花光红。” 宋 朱熹 《与诸人用东坡韵共赋梅花》诗:“佳名一旦异凡木,絶艷千古高名园。”
分類:平凡花木
《國語辭典》:珑璁(瓏璁)  拼音:lóng cōng
1.金玉声。唐。毛文锡〈接贤宾。香鞯镂襜五色骢〉词:「少年公子能乘驭,金镳玉辔珑璁。」
2.头发蓬松的样子。宋。辛弃疾 谒金门。归去未词:「遥想归舟天际,绿鬓珑璁慵理。」
3.树木青葱的样子。宋。朱熹 数日前与判院丈有宋村之约雪中有怀奉呈判院通判二丈诗:「玄空杳霭低迷外,碧树珑璁掩映间。」
《漢語大詞典》:弄花
(1).赏花。 唐 于良史 《春山夜月》诗:“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花月痕》第四回:“ 痴珠 的病也渐渐大好了,雨槛弄花,风窗展卷……这也省却多少事。”
(2).花工栽接整治花木。 宋 陆游 《天彭牡丹谱·风俗记》:“花盛於清明寒食时,最喜阴晴相半,谓之养花。栽接剔治,各有其法,谓之弄花。其俗有‘弄花一年,看花十日’之语。”
(3).油灯结花。 明 徐渭 《夜坐有感转忆往事》诗:“朝来乾鹊聒簷牙,入夜孤灯也弄花。”
《漢語大詞典》:春丛(春叢)
春日丛生的花木。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叙温鬱则寒谷成暄,论严苦则春丛零叶。” 唐 许敬宗 《奉和登陕州城楼应制》:“学嚬齐柳嫩,妍笑发春丛。” 宋 欧阳修 《蒙谷》诗:“一径崎嶇入谷中,翠条红剌罥春丛。”
《國語辭典》:肌理  拼音:jī lǐ
1.皮肤的纹理。唐。杜甫〈丽人行〉:「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2.诗歌创作思想内容的道理。如清代翁方纲主张诗歌创作当重肌理。
《漢語大詞典》:漪漪
(1).水波荡漾貌。 宋 苏轼 《裙靴铭》:“百叠漪漪,风縐六銖。”
(2).形容花木摇曳如水波。《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引 清 李香林 《题竹》诗:“干霄修竹自漪漪,十载相违每繫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