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花钗(花釵)  拼音:huā chāi
1.妇女的头饰。《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一品翟九等,花钗九树。」《宋史。卷一五一。舆服志三》:「龙凤花钗冠,小大花十八株,应皇太子冠梁之数。」
2.接花树时所用的嫩枝。
《漢語大詞典》:琼叶(瓊葉)
美称花木的叶子。 唐 王建 《题东华观》诗:“鹤雏灵解语,琼叶软无声。” 唐 李德裕 《比闻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诗:“琼叶润不凋,珠英粲如织。” 宋 叶适 《送曹器远》诗:“ 麻源洞 里琼叶雨, 南草 市上芦花秋。”
分類:花木
《漢語大詞典》:三三径(三三徑)
宋 杨万里 于东园辟九径,分植不同的花木,名曰“三三径”。 宋 杨万里 《三三径》诗序:“东园新开九径,江梅、海棠、桃、李、橘、杏、红梅、碧桃、芙蓉九种花木,各植一径,命曰三三径。” 宋 周必大 《上巳访杨廷秀》诗:“回环自斸三三径,顷刻常开七七花。”
《国语辞典》:群芳谱(群芳谱)  拼音:qún fāng pǔ
书名。明王象晋撰,三十卷。论述蔬果、茶、药、花木等物。全名为《二如堂群芳谱》。清康熙间,汪显等人奉敕增广为一百卷,称为《广群芳谱》。
《漢語大詞典》:锦绣谷(錦繡谷)
(1). 庐山 山谷名。 前蜀 贯休 《将入匡山别芳昼二公》诗之二:“世情世界愁杀人, 锦绣谷 中归舍去。”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庐山记载:‘ 锦绣谷 三四月间红紫匝地,如被锦绣,故以为名。’”
(2).喻花木繁盛之处。 宋 陆游 《舟过梅坞胡氏居爱其幽邃为赋一诗》:“丹葩緑树锦绣谷,清波白石玻璃江。”
《漢語大詞典》:珑松(瓏鬆)
(1).同“ 蘢葱 ”。花木繁茂貌。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上》:“《高斋诗话》云: 唐 人题 唐昌观 《玉蘂花》诗云:‘一树瓏鬆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女冠夜觅香来处,唯见堦前碎月明。’” 金 高士谈 《梨花》诗:“烂熳雪有香,瓏鬆玉仍刻。” 清 黄宗羲 《过云木冰记》:“瓏鬆插於幽篁,缨络缠於萝闕。” 清 陈维嵩 《水龙吟·白莲》词:“水明楼下相看,凉荷一色瓏鬆地。”
(2).凉爽貌。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秋肌出釧凉瓏鬆,梦不堕少年烦恼丛。”
《漢語大詞典》:根拨(根撥)
花木的根株。 宋 苏轼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诗:“珍重多情 关令尹 ,直和根拨送春来。” 宋 吕本中 童蒙训卷上:“ 洛 人以见根拨而知花之高下者,知花之上也;见枝叶而知高下者,知花之次也。”
分類:花木根株
《國語辭典》:花匠  拼音:huā jiàng
以养花为业的人。唐。陆龟蒙 正月十五惜春寄袭美诗:「花匠凝寒应束手,酒龙多病尚垂头。」
《漢語大詞典》:植秀
谓种植花木。 唐太宗 《小山赋》:“移芳植秀,擢干抽茎。”
分類:种植花木
《漢語大詞典》:丰荣(豐榮)
(1).谓花木繁茂。《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南朝 宋 颜测 《栀子赞》:“濯雨时摛素,当飈独含芬。丰荣殊未纪,销落竟谁闻。”
(2).谓居高位,享尊荣。《晋书·束晳传》:“物从性之所安,士乐志之所执:或背丰荣以巖栖,或排兰闥而求入,在野者龙逸,在朝者凤集。”
《漢語大詞典》:祖花
嫁接时作根株用的花木。 宋 陆游 《天彭牡丹谱·花释名》:“花之旧栽曰祖花。”
《漢語大詞典》:半丈红(半丈紅)
花木名。 宋 苏轼 《与欧育等六人饮酒》诗:“忽惊春色二分空,且看樽前半丈红。”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正月下旬宜接桃、梅、李、杏、半丈红。”
《漢語大詞典》:无双树(無雙樹)
即琼花木。以珍异少有,故名。 元 张雨 《广陵有寄琼花诗丐余次韵》:“情知 后土 无双树,迷杀 江都 是此花。”参见“ 无双亭 ”。
《漢語大詞典》:无双亭(無雙亭)
亭名。其故址在今 江苏省 扬州市 内。其地 后土庙 琼花古称天下无双,亭名本此。相传为 宋 欧阳修 所建。 宋 周必大 《玉蕊辨证·咏琼花》《移琼花》诗序:“自 淮南 迁 东平 ,移 后土庙 琼花植於 濯缨亭 ,此花天下独一株尔。 永叔 为 扬州 作 无双亭 以赏之。” 宋 刘敞 《无双亭观琼花》诗:“东风万木竞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
《漢語大詞典》:丰翘(豐翹)
花木繁茂。亦指繁茂的花木。 晋 杨方 《合欢诗》之五:“南邻有奇树,承春挺素华,丰翘被长条,緑叶被朱柯。”
分類:花木繁茂
《漢語大詞典》:秾密(穠密)
花木繁多茂密。 茅盾 《过封锁线》:“这些小松树还不能构成穠密的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