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简介
田孟庄(?-?),妫姓,田氏,名湣,一作‘田孟芷’,系本作“闽孟克”,又称孟庄。
庄芷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二十七
庄芷,《汉书》作「严正」,寿春人。
杨皇后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弘农华阴人,名芷,字季兰,小字男胤。武帝后。元后从妹,杨骏女。元后临终,劝武帝纳之。咸宁二年,立为皇后。帝以太子妃贾氏妒,将废之,后力谏止。后又数诫妃,贾妃不知,以为后构之于帝,忿怨弥深。武帝死,尊为皇太后。惠帝即位,贾后专政,使楚王司马玮杀骏,寻废后为庶人,徙金镛城。后绝食死,时年三十四。后复尊号。谥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义乌人,字升可。孝宗淳熙五年进士。精于经史之学,为傅寅上弟子,从游之士极盛。未仕而卒。有《南园诗文集》、《南园讲录》。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应𢖟,字之道,号葺芷(《大德昌国州图志》卷六),又号翁洲(《纯德汇编》卷七上),庆元府昌国(今浙江舟山)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为临江军教授,入为国子学录,累迁著作郎,以言罢。理宗淳祐二年(一二四二),为宗正寺丞兼权礼部郎官,出知台州。召兼礼部郎官、崇政殿说书,进翰林学士兼中书舍人。九年(一二四九),拜参知政事。出知平江府,宝祐三年(一二五五)罢,寻卒。《宋史》卷四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七七○九
应𢖟,字之道,号茸芷,庆元府昌国(今浙江定海)人。嘉定十六年进士,为临江军教授,历迁秘书郎。淳祐初,擢宗正寺丞,坐斥,差知台州。后复起,以起居舍人权兵、吏二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拜翰林学士,兼中书舍人。八年,授同知枢密院事。九年,拜参知政事。乞归,以资政殿学士知平江府、提举洞霄宫。卒赠魏国公,谥文敏。见《宋史》卷四二○本传,《宋元学案》卷七三,《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5 【介绍】: 宋庆元昌国人,字之道,号葺芷。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任临江军教授。理宗淳祐中累迁起居舍人、权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尝一夕应召草麻,夜四鼓而五制皆就,帝奇其才。进翰林学士、同知枢密院事。九年,拜参知政事,封临海郡侯。乞归田里,以资政殿学士知平江府,提举洞霄宫。卒谥文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钱塘人,字廷芳。从戴琎学,画山水,笔力直逼其师。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三
广育,字扈芷,四川人,住嘉善大胜寺,有《东塔诗》。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十
名閒卿,字芷居,金陵人,先生之继室也。先生丧耦,知其贤而有文,遂委禽焉。年八十尚不废咏吟,书法苏长公,得其笔意,颇与先生相类。善山水白描,画毕手裂之不以示人,扁其室曰芷居,诗名《芷居集》。
马闲卿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金陵人,字芷居。翰林陈沂之继室。能书,书法苏长公。善山水白描。工诗,有《芷居集》。
闺秀词钞·卷八
字芷居,上元人,翰林陈鲁南继室。有《芷居集》。
金陵琐事
闲卿善山水白描,画毕多手裂之,不以示人,曰“此岂妇人女子事乎?”

人物简介

列朝诗集
马氏名间卿,字芷居,金陵人。陈翰林鲁南之继室也。鲁南丧耦,知其贤而有文,遂委禽焉。年近八旬尚不废吟咏。书法苏长公,得其笔意,颇与鲁南相类。善山水白描,画毕多手裂之,不以示人。扁其室曰芷居,有诗十四篇,名《芷居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上元人。少卿陈沂继室封安人有芷居集

人物简介

维基
杨芷(1526年—?),字文植,号次泉,湖广德安府安陆县人,民籍。湖广乡试第四十三名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会试第二百八十名,三甲第六十一名进士。礼部观政,授直隶吴江知县,升南户部主事,调兵部主事,升员外、郎中。
焦馨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章丘人,字宁考,号蘅洲。万历二十九年进士。由中书舍人迁兵部员外郎,天启间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拒建魏忠贤生祠。崇祯元年解官。
维基
焦馨,字宁考,号蘅芷,山东章丘县(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万历辛丑进士,累官宁夏巡抚。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第六十六名举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授中书舍人,历官兵部主事,迁河南按察使,擢布政使,转山西布政使。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卒赠工部侍郎。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五三
陆卿,原名漾波,字青芷。饶平人。明思宗崇祯十二年(一六三九)举人。著有《回风草堂集》。事见清光绪《饶平县志》卷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5—1647 【介绍】: 明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
全粤诗·卷六五七
张家玉(一六一六—一六四七),字玄子,号芷园,东莞人。明思宗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三)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鼎革后南归,仕弘光、隆武两朝。绍武帝立于广州,以礼、兵二部侍郎招,辞不拜。永历元年(一六四七),毁家起兵于东莞,与南海陈子壮、顺德陈邦彦互为倚角,抗击占据广州之清兵。永历帝授以兵部尚书、提督岭东军务右副都御史。后为清将李成栋击败,赴水死。永历帝追赠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增城侯,谥文烈。著有《张文烈遗集》。《明史》卷二七八有传。张家玉诗,以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为底本,参校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东莞寓园刻《张文烈公遗诗》。
维基
张家玉(1615年—1647年),字玄子,一字元子,号芷园,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人,明末及南明政治人物。永历年间任兵部尚书,兵败自尽殉国。少年时好习武艺。十九岁考取秀才,为广州儒学生员。崇祯十六年(1643年),考取进士。李自成陷京师,被执。自成败,南归。隆武年间,授翰林院侍讲,兼编起居注。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破南京,弘光帝随即被俘。张家玉逃往杭州。闰六月,唐王朱聿键即位于福州,改元隆武,张家玉授翰林院侍讲,兼编起居注。七月初一,隆武帝亲征江西,命张家玉为兵科给事中,监督御右营永胜军。十一月,清军围困抚州,张家玉率军驰援,埋伏诱敌,先后在许湾(今江西临川区)、在千金坡大败清军,解抚州之围。江西沦陷后,张家玉拥立永历帝。晋兵部尚书。兵败投水塘死。永历帝加赠奉天翼运中兴宣猷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国柱、少保兼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增城侯,谥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