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兰芷(蘭芷)
兰草与白芷。皆香草。《楚辞·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王逸 注:“言兰芷之草,变易其体而不復香。”史记·日者列传:“兰芷芎藭弃於广野,蒿萧成林,使君子退而不显众,公等是也。” 唐 沈佺期 《别侍御严凝》诗:“静言芟枳棘,慎勿伤兰芷。” 宋 柳永 《如鱼水》词之一:“乍雨过,兰芷汀洲,望中依约 瀟湘 。”
《國語辭典》:白芷  拼音:bái zhǐ
植物名。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茎高二、三尺,密生茸毛,绿紫色。叶为二至三回的三出复叶,夏日顶生白色五瓣花,呈复伞形花序。果实细小,为长椭圆形。其根圆柱状,径三至五公分,供药用。古以其叶为香料。也称为「香白芷」、「泽芬」。
《漢語大詞典》:芳芷
香草名。《楚辞·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 王逸 注:“杜蘅、芳芷,皆香草也。” 汉 刘向 《九叹·怨思》:“淹芳芷於腐井兮,弃鸡骇於筐簏。” 唐 李群玉 《黄陵庙》诗:“风迴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骈字类编》:沅芷
屈原九歌: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漢語大詞典》:芷兰(芷蘭)
芷和兰。皆香草名。荀子·宥坐:“且夫芷兰生於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分類:香草
《骈字类编》:岸芷
李东阳对鸥阁赋:若乃岸芷洲兰,滩蓼汀蘋,祀柳櫹椮而落荫,蕖荷的历而敷芬。 范仲淹岳阳楼记: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骈字类编》:芷香
易林:三洒负衡,南取芷香。
《骈字类编》:蘋芷
宋 苏轼 和王晋卿送梅花次韵 五年不踏江头路,梦逐东风泛蘋芷。
《骈字类编》:汀芷
刘三吾野庄赋见山柿下。
《骈字类编》:绿芷(绿芷)
南北朝 吴均 与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一 黄鹂飞上苑,绿芷出汀洲。
南北朝 颜之推 古意诗二首 其一 登山摘紫芝,泛江采绿芷。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秋江无绿芷,寒汀有白蘋。采之将何遗,故人漳水滨。
唐 陈子昂 送客 白蘋已堪把,绿芷复含荣。
唐 李颀 龙门西峰晓望刘十八不至 不见携手人,下山采绿芷。
宋 欧阳修 答钱寺丞忆伊川 绿芷杂芳浦,青溪含白石。
《骈字类编》:蕙芷
后汉书张衡传:珍萧艾于重笥兮,谓蕙芷之不香。 东方朔七諌: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王令藏芝赋序:自诗而下,长辞章而善自托者,独有屈原今其离骚、九歌,具存而可考。然其况意所及,自诗人所纪之外,复益以江蓠、芙蓉、杜若、薜荔、木兰、白蘋、留荑、揭车、蕙芷、茝菊、芰蘅、薋菉、葹芜、药荪,而地所常产、目所同识之草尽矣。
《骈字类编》:薜芷
宋 方一夔 杂兴 薜芷不芳甘自变,白圭有玷尚堪磨。
《骈字类编》:芷江
唐 刘禹锡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荅命同作 邻境诸侯同舍郎,芷江兰浦恨无梁。
《韵府拾遗 江韵》:刘禹锡诗芷江兰浦恨无梁
《國語辭典》:芷若  拼音:zhǐ ruò
白芷与杜若二种香草。唐。杜牧〈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雨派潨淙急,风畦芷若香。」
《骈字类编》:芷蘅
陈造延绿亭赋:江蓠芷蘅之绿缛,别崎枉渚之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