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苏东坡(苏东坡)  拼音:sū dōng pō
人名。即宋朝文学家苏轼。参见「苏轼」条。
《国语辞典》:阑街(阑街)  拼音:lán jiē
满街。宋。苏轼〈浣溪沙。惭愧今年二麦丰〉词:「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也作「拦街」。
《国语辞典》:霸陵尉  拼音:bà líng wèi
盛气凌人的人。参见「霸陵醉尉」条。宋。苏轼〈铁沟行赠乔太博〉诗:「明年定起故将军,未肯先诛霸陵尉。」
《國語辭典》:赤壁赋(赤壁賦)  拼音:chì bì fù
文章名。宋苏轼所撰。有前、后〈赤壁赋〉,为苏轼谪居黄州时,与宾客泛舟游湖北省黄冈县城外赤鼻矶后所写的作品。文中借曹操、周郎之事,兴发万物兴衰消长之理,吐语高妙,为散赋的代表作。
《漢語大詞典》:贺新郎(賀新郎)
(1).词牌名。 宋 苏轼 填此调有“乳燕飞华屋”句,故又名《乳燕飞》;又有“晚凉新浴”句,故又名《贺新凉》;又有“风敲竹”句,故又名《风敲竹》。 宋 叶梦得 词有“唱金缕”句,因又名《金缕歌》《金缕曲》《金缕词》。 宋 张辑 词有“把貂裘换酒 长安市 ”句,故又名《貂裘换酒》。调始自 苏轼 ,但因后段“花前对酒”句少一字,且格调未谐,故《词谱》以 叶梦得 词为正体。双调,一百六十字,前后段各十句,六仄韵。另有一百十五字、一百十七字诸体。参阅《词谱》卷三六。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南吕宫。北曲字数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前半阕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漢語大詞典》:蜜殊
宋 苏轼 对僧 仲殊 的戏称。 宋 苏轼 《赠诗僧道通》诗:“雄豪而妙苦而腴,祇有 琴聪 与 蜜殊 。”自注:“ 安州 僧 仲殊 ,诗敏捷立成,而工妙絶人远甚。 殊 辟穀,常啖蜜。”
分類:苏轼戏称
《国语辞典》:洗刮  拼音:xǐ guā
洗濯磨刮。宋。苏轼〈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诗:「肯效世俗人,洗刮求瘢痍。」《水浒传》第七四回:「小二哥看他两个吃了晚饭,收了碗碟,自去厨头洗刮。」
《漢語大詞典》:东坡羹(東坡羹)
指 苏轼 所烹调的一种菜羹。 宋 苏轼 《东坡羹颂》引:“东坡羹,盖 东坡居士 所煮菜羹也。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薺,皆揉洗数过,去辛苦汁,以生油少许涂釜缘及瓷盌在菜汤中,入生米为糝。” 宋 苏轼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诗:“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谁知南 粤 老,解作东坡羹。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从渠嗜羶腥。”
《国语辞典》:不安生  拼音:bù ān shēng
不能安心过日子。宋。苏轼〈山村五绝〉诗五首之二:「烟雨濛濛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红楼梦》第二九回:「明儿初五大节下,你们两个再这么仇人似的,老太太越发要生气,一定弄的不安生。」
《国语辞典》:茶墨  拼音:chá mò
宋司马光与苏轼谈论茶、墨俱香的特点。见宋。曾慥《高斋漫录》。后比喻贤人君子坚贞的德行和节操。
《国语辞典》:超然台(超然台)  拼音:chāo rán tái
宋朝苏轼于神宗熙宁七年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北城上修建的楼台。由其弟苏辙题名为「超然」,台中刻有秦篆,台上建有山堂。
《漢語大詞典》:钞锣
即?锣。宋苏轼有《就驿赐大辽贺兴龙节使副钞锣等口宣》《赐大辽贺正旦人使银沙锣唾盂子锦被等口宣》。参见"?锣"。
分類:苏轼
《漢語大詞典》:川党(川黨)
宋 哲宗 时旧党三派之一。以 苏轼 为领袖。亦称蜀党。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三:“ 哲宗 即位, 宣仁后 垂帘同听政,羣贤毕集於朝……然虽贤者,不免以类相从,故当时有洛党、川党、朔党之语。洛党者,以 程正叔 侍讲为领袖, 朱光庭 、 贾易 等为羽翼。川党者,以 苏軾 为领袖, 吕陶 等为羽翼。朔党者,以 刘挚 、 梁燾 、 王巖叟 、 刘安世 为领袖,羽翼尤众。诸党相攻击而已……至 绍圣 初, 章惇 为相,同以为 元祐 党,尽窜岭海之外,可哀也。”“川党”之名, 苏轼 以为系 韩维 一党挟嫌所加,参阅 宋 苏轼 《乞郡札子》
《漢語大詞典》:大小苏(大小蘇)
北宋 文学家 苏轼 及其弟 苏辙 ,俱有文名,世称“大苏”与“小苏”,合称“大小苏”。
《漢語大詞典》:贺新凉(賀新涼)
词牌名。即《贺新郎》。 宋 苏轼 守 钱塘 时为官妓 秀兰 作。词中有“晚凉新浴”句,故名。后讹作“贺新郎”。参阅 清 徐釚 《词苑丛谈·纪事二·苏子瞻贺新凉》。参见“ 贺新郎 ”。
《漢語大詞典》:贺新郎(賀新郎)
(1).词牌名。 宋 苏轼 填此调有“乳燕飞华屋”句,故又名《乳燕飞》;又有“晚凉新浴”句,故又名《贺新凉》;又有“风敲竹”句,故又名《风敲竹》。 宋 叶梦得 词有“唱金缕”句,因又名《金缕歌》《金缕曲》《金缕词》。 宋 张辑 词有“把貂裘换酒 长安市 ”句,故又名《貂裘换酒》。调始自 苏轼 ,但因后段“花前对酒”句少一字,且格调未谐,故《词谱》以 叶梦得 词为正体。双调,一百六十字,前后段各十句,六仄韵。另有一百十五字、一百十七字诸体。参阅《词谱》卷三六。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南吕宫。北曲字数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前半阕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