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缮甲治兵(缮甲治兵)  拼音:shàn jiǎ zhì bīng
整治军备。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今陛下天锡勇智,意在富彊,即位以来,缮甲治兵,伺候邻国。」也作「缮甲厉兵」。
《国语辞典》:忍耻含垢(忍耻含垢)  拼音:rěn chǐ hán gòu
忍受羞辱。宋。苏轼〈上韩枢密书〉:「好兵始祸者既足以为后嗣之累,则凡忍耻含垢以全人命,其为子孙之福审矣。」也作「忍辱含垢」。
《国语辞典》:后赤壁赋(后赤壁赋)  拼音:hòu chì bì fù
文章名。为宋朝苏轼贬官黄州时,与宾客游赤壁之后所写的作品。为使与前赤壁赋有所区别,此篇遂题为后赤壁赋。明朝张瑞图曾将其写成书法作品,现藏于国立故宫博物院。
《国语辞典》:虎头食肉(虎头食肉)  拼音:hǔ tóu shí ròu
形容人相貌堂堂,为富贵之相。宋。苏轼〈闻乔太博换左藏知钦州以诗招饮〉诗:「马革裹尸真细事,虎头食肉更何人。」也作「燕颔虎颈」。
《国语辞典》:冯虚御风(冯虚御风)  拼音:píng xū yù fēng
在空中乘风飞行。宋。苏轼〈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国语辞典》:刚褊自用(刚褊自用)  拼音:gāng biǎn zì yòng
固执己见,不听从人言。宋。苏轼〈提举玉局观谢表〉:「伏念臣才不逮人,性多忤物。刚褊自用,可谓小忠。猖狂妄行,乃蹈大难。」也作「刚愎自用」。
《国语辞典》:绝域异方(绝域异方)  拼音:jué yù yì fāng
边远的异地。宋。苏轼〈御试制科策〉:「朝廷置灵武于度外几百年矣,议者以为绝域异方,义不敢近,而况于取之乎?」
《国语辞典》:惊涛拍岸(惊涛拍岸)  拼音:jīng táo pāi àn
激荡汹涌的浪涛拍打著岸边。宋。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捲起千堆雪。」
《国语辞典》:倨傲鲜腆(倨傲鲜腆)  拼音:jù ào xiǎn tiǎn
傲慢无礼。宋。苏轼〈留侯论〉:「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国语辞典》:理固当然(理固当然)  拼音:lǐ gù dāng rán
按照道理应当这样。宋。苏轼〈始皇论中〉:「始皇既平天下,分都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也作「理所当然」。
《国语辞典》:立谈之间(立谈之间)  拼音:lì tán zhī jiān
比喻极短暂的时间。宋。苏轼〈贾谊论〉:「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宋。王质〈汉高帝论〉:「立谈之间,刻印销印,逡巡反覆,有若儿戏。」
《国语辞典》:兰台公子(兰台公子)  拼音:lán tái gōng zǐ
宋玉的别称。参见「宋玉」条。宋。苏轼〈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词:「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子天籁。」
《国语辞典》:计无所出(计无所出)  拼音:jì wú suǒ chū
毫无办法。《晋书。卷六八。顾荣传》:「昔贼臣陈敏凭宠藉权,滔天作乱,兄弟姻娅盘固州郡,威逼士庶以为臣仆,于时贤愚计无所出。」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贾还,汉王不怿者累日,左右计无所出。」也作「计无所施」。
《国语辞典》:教战守策(教战守策)  拼音:jiào zhàn shǒu cè
文章名。策,文体的一种。苏轼于宋仁宗朝进时务策二十五篇,皆为有关政治、经济、教化、军事的大计,此乃其中之一。内容主张国君在承平时期即应有忧患意识,使民众接受战斗及守备技巧的军事训谏,才能处变不惊,临危制乱。
《国语辞典》:旌旗蔽空  拼音:jīng qí bì kōng
军容壮盛的样子。宋。苏轼〈赤壁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也作「旌旗蔽天」、「旌旗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