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枉刻
枉曲苛刻。后汉书·明帝纪:“十二月甲寅,詔曰:‘……又郡县每因徵发,轻为姦利,诡责羸弱,先急下贫。其务在均平,无令枉刻。’”
分類:枉曲苛刻
《漢語大詞典》:深苛
指为政严峻苛刻。南史·江谧传:“﹝ 謐 ﹞子 介 , 建武 中为 吴 令,政亦深苛。”
《漢語大詞典》:刻峻
苛刻严酷。后汉书·儒林传下·杨仁:“ 肃宗 既立,诸 马 共譖 仁 刻峻。”北史·郦道元传:“﹝ 道元 ﹞为 东荆州 刺史,威猛为政,如在 冀州 。 蛮 人诣闕讼其刻峻。”
分類:苛刻严酷
《漢語大詞典》:虐刻
残暴苛刻。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 机 等天性虐刻,遂不能从。”
分類:残暴苛刻
《漢語大詞典》:刻察
犹言苛刻烦琐。 宋 曾巩 《都官员外郎曾君墓志铭》:“为吏平恕质慤,务在爱人,不为刻察,所歷县称治。”
分類:苛刻烦琐
《漢語大詞典》:刻酷
(1).苛刻,严酷。明史·奸臣传序:“ 陈瑛 在 成祖 时,以刻酷济其奸私,逢君长君,荼毒善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君知刻酷之积怨,不知忠厚亦能积怨也。”
(2).深刻谨严。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二:“诗谱称 汉 《郊庙》十九章,煅意刻酷,炼字神奇,信哉。然失之太峻,有《秦风·小戎》之遗,非《颂》诗比也。”
《漢語大詞典》:刻吝
苛刻悭吝。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八年:“今之度支,準平万货;刻吝则生患,宽假则容姦。”
分類:苛刻悭吝
《漢語大詞典》:苛例
苛刻的条例。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十六日》:“夫有官保护,则遇事理论,駮其苛例,不致为远人所欺。”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农民就发动起来,要求废止领主的苛例。”
分類:苛刻条例
《漢語大詞典》:苛索
谓苛刻地索取。清史稿·世宗纪:“乙亥,命各省落地税、契税勿苛索求盈。”《天讨·讨满洲檄》:“臣犹求见再三,而 勒吉 愈为责备之词,始则告之失仪,继则渐露苛索之意。” 艾芜 《山野》第四部三六:“会这么容易!他不来额外苛索吗?”
分類:苛刻索取
《漢語大詞典》:苛厉(苛厲)
苛刻暴戾。《晋书·文帝纪》:“公严恭寅畏,底平四国,式遏寇虐,苛厉不作。”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政乖惠和,务在苛厉。” 夏衍 《改编〈复活〉后记》:“可是执策而临的人们,却又是那样地对瓦砾宽容,对弱草苛厉。”
分類:苛刻暴戾
《漢語大詞典》:削虐
苛刻残暴。 唐 元稹 《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初, 錡 筦盐於 润 有年矣,削虐暴佷,其下甚畏之。”
分類:苛刻残暴
《漢語大詞典》:深克(深尅)
犹苛刻严峻。 三国 蜀 诸葛亮 《弹李严表》:“ 严 少为郡职吏,用情深尅,苟利其身。乡里为 严 谚云:‘难可狎, 李 鳞甲。’”
分類:苛刻严峻
《国语辞典》:苛薄  拼音:kē bó
苛刻不宽厚。如:「待人要宽宏大量,不要太苛薄。」
分类:苛刻宽厚
《漢語大詞典》:锐厉(鋭厲)
1.苛刻而严厉。 阿英 《小品文谈》:“这时候,因为革命青年、学者,很多的跑到 广东 ,而新闻的封锁政策,也愈加锐厉。”
2.尖利,声音高而刺耳。 王西彦 《母性》:“直到汽笛重行发出锐厉的鸣叫,列车又开始它无穷的历程。”
《漢語大詞典》:忍苛
残忍苛刻。后汉书·酷吏传论:“倚疾邪之公直,济忍苛之虐情。”
分類:残忍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