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啙窳
苟且懒惰。汉书·地理志下:“果窳蠃蛤,食物常足。故啙窳媮生,而亡积聚。” 颜师古 注:“啙,短也。窳,弱也。言短力弱材不能勤作,故朝夕取给而无储偫也。” 清 孙嘉淦 《南游记》:“其人率啙窳庞杂而难治。”
分類:苟且懒惰
《漢語大詞典》:趋过(趨過)
(1).快步走过。表示恭敬。左传·成公十六年:“ 姜 怒, 公子偃 、 公子鉏 趋过,指之曰:‘女不可,是皆君也。’”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 倚相 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妃初出,上无聊,中官趋过者,或笞挞之。”
(2).苟且度过。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昔 晋武帝 趋过目前,而不为子孙长远之谋。”
《国语辞典》:苟营(苟营)  拼音:gǒu yíng
苟且贪生。唐。张籍〈西州〉诗:「良马不念秣,烈士不苟营。」
《漢語大詞典》:语偷(語偷)
言语苟且敷衍。语本左传·文公十七年:“臣闻 齐 人将食 鲁 之麦。以臣观之,将不能。 齐君 之语偷。” 杜预 注:“偷,犹苟且。”太平广记卷一七一引 唐 袁郊 甘泽谣·魏先生:“观吾子气沮而目乱,心摇而语偷。气沮者新破败;目乱者无所主;心摇者神未定;语偷者思有谋於人。”
分類:苟且敷衍
《漢語大詞典》:偷容(媮容)
苟且容身于世。 章炳麟 《肃政史箴》:“在 宋唐介 ,弹其辟公,正色立朝,而 包拯 媮容。”
分類:苟且容身
《漢語大詞典》:媮乐(媮樂)
苟且寻乐。《楚辞·离骚》:“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 戴震 注:“媮,他侯切,苟且也。”文选·张衡〈东京赋〉:“今公子苟好勦民以媮乐,忘民怨之为仇也。” 薛综 注:“媮,犹侥倖也。”
《国语辞典》:苟政  拼音:gǒu zhèng
比喻政治苟且腐败。如:「吏治贪渎而国事日非,为官者欲坚守原则亦不可得,实在苟政难为!」
《國語辭典》:偷食  拼音:tōu shí
1.苟且饮食,以求生存。即偷生苟活。《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
2.偷吃东西。如:「要小心看好食物,免得猫儿偷食。」
《漢語大詞典》:媮生
苟且求活,无所作为地生活。《楚辞·卜居》:“寧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 朱熹 集注:“媮,音偷,旧音俞,非是。” 唐 司空图 《乙丑人日》:“今朝人日逢人喜,不料媮生作老人。”
《漢語大詞典》:堕偷(墮媮)
苟且怠惰。 宋 苏辙《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谿堂读书》:“为吏岂厌事,厌事日堕媮。” 宋 叶适 《进故事》:“如疆田畴,如作室屋,如利器用,无一苟且以就堕媮者。”
分類:苟且怠惰
《漢語大詞典》:偷幸(媮幸)
苟且侥幸。管子·权修:“有无积而徒食者,则民偷幸。”韩非子·难二:“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望於上,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此乱之本也,安可以雪耻哉!”
媮幸:侥幸。《三国志·蜀志·郤正传》:“赫赫龙章,鑠鑠车服,媮幸苟得,如反如仄。”
分類:苟且侥幸
《漢語大詞典》:窳啙
亦作“ 窳呰 ”。 懒惰;苟且。 明 吕坤 《造物》诗:“扰扰世之人,安得不窳啙?” 清 龚自珍 《尊隐》:“丑类窳呰,诈伪不材。”
分類:懒惰苟且
《漢語大詞典》:辊辊(輥輥)
犹混混。形容苟且混世。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辊吝谝三卦:“君子终日辊辊,厉无咎。”
分類:苟且
《漢語大詞典》:偷窳
苟且懈怠。晏子春秋·杂上四:“举俭力孝弟,罚偷窳,而惰民恶之。” 明 张居正 《答两广刘凝斋》:“ 广 中吏治偷窳,近稍稍振刷,而积习未殄,望公之留意也。”
分類:苟且懈怠
《漢語大詞典》:偷儒
亦作“ 偷懦 ”。 苟且懒惰。荀子·修身:“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 杨倞 注:“偷谓苟避於事,儒亦谓懦弱畏事,皆嬾惰之义。”荀子·礼论:“苟怠惰偷懦之为安居,若者必危。” 杨倞 注:“懦读为儒,言苟以怠惰为安居,不能恭敬辞让,若此者必危也。” 宋 司马光 《乞延访群臣第三札子》:“ 北齐 后主 ,志度偷懦,不喜见朝士,非私昵,未尝交语。”
分類:苟且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