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烦酷(煩酷)
(1).烦苛酷虐。
(2).苦恼,烦扰。 宋 张耒 《病暑赋》:“惟冥心以息虑兮,庶可忘于烦酷。”
《國語辭典》:气苦(氣苦)  拼音:qì kǔ
气恼、委屈。《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所以一件也成不得了,怎叫老人家不气苦。」《红楼梦》第八○回:「香菱虽未受过这气苦,既到此时,也说不得了,只好自悲自怨。」也作「气蛊」。
《漢語大詞典》:煎烦(煎煩)
焦灼苦恼。 元 乔吉 《乔牌儿·别情》套曲:“无边岸,黑海也似那煎烦。”
分類:焦灼苦恼
《國語辭典》:苦闷(苦悶)  拼音:kǔ mèn
痛苦烦恼,心情郁闷。如:「他咨询法律顾问之后,疑难一扫而空,心情不再苦闷了。」
《国语辞典》:何苦来(何苦来)  拼音:hé kǔ lái
何必自寻苦恼。表示不值得、不需要。《红楼梦》第二九回:「我要安心咒你,我也天诛地灭,何苦来!」《文明小史》第三○回:「我只怪废掉了八股,果然出些什么大人材,就算是明效大验;谁知换了一班,依旧不见出个好来,只怕比八股还要坏些,这也何苦来呢?」
《漢語大詞典》:迭噷
怨恨,苦恼。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怒时节,把一个书生来迭噷,欢时节,将一个侍妾来逼临。”参见“ 攧窨 ”。
分類:怨恨苦恼
《國語辭典》:攧窨  拼音:diān yìn
顿足忍气,表示怨恨或怅惘。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星眼朦胧,檀口嗟咨,攧窨不过,这席面儿畅好是乌合。」明。龙子犹《杀狗记》第六出:「空叹息,空攧窨,争耐是亲非亲,遣人愁闷。」也作「跌窨」、「铁窨」。
《漢語大詞典》:闷苦(悶苦)
烦闷苦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巩仙:“伏身人,则光明洞彻,宽若厅堂,几案牀榻,无物不有。居其内,殊无闷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 黄 独居闷苦,屡言归,女固止之。”
分類:烦闷苦恼
《漢語大詞典》:酸眉苦脸(酸眉苦臉)
形容又嫉妒又苦恼的神色。 梁斌 《红旗谱》十六:“他摇了摇头,酸眉苦脸地指了指小窝铺,抿着嘴笑着窜走了。”
《国语辞典》:风流冤业(风流冤业)  拼音:fēng liú yuān yè
男女风情事而造成的相思苦恼。《董西厢》卷一:「此愁今后知滋味,是一段风流冤业,下梢管折倒了性命去也!」也作「风流冤孽」。
《国语辞典》: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拼音:rén shēng bù mǎn bǎi,cháng huái qiān suì yōu
(谚语)比喻人生的忧愁苦恼很多。如:「哎!俗语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样忧心劳苦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呢?」
《国语辞典》:烦天恼地(烦天恼地)  拼音:fán tiān nǎo dì
形容心情极度烦闷苦恼。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二折:「你动不动烦天恼地,这般啼做什么。」《孤本元明杂剧。薛苞认母。第三折》:「怎不教我痛哭悲哀,烦天恼地,雨泪如梭。」
《国语辞典》:茶饭不思(茶饭不思)  拼音:chá fàn bù sī
受情绪影响,连吃饭喝水都不想。形容内心焦虑或苦恼等。如:「不知她近来有什么心事,如此茶饭不思,坐卧难安。」
《國語辭典》:叫苦连天(叫苦連天)  拼音:jiào kǔ lián tiān
不断的叫苦,表示痛苦到了极点。《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赵再理听说,叫苦连天:『罢!罢!死去阴司告状理会!』。」《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伯集把帐一一的七折八扣算了,不管那些人叫苦连天,怨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