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茅 → 茆茅”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三茅兄弟
 
咸阳兄弟
 
茅家弟兄

相关人物
茅固
 
茅盈


《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一〈道部三·真人下〉~308~2~
大茅君盈南治旬曲之山,元寿二年八月已酉,南岳真人赤君、西城王君方诸葛青童,并从王母降于茅盈之室,又王母命上元夫人授盈二第茅固、茅衷《太霄隐书》。
《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一〈道部三·真人下〉~3082~2~
《茅君传》曰:「盈字叔申,咸阳人也。父祚有三子,盈、固、衷也。盈少禀奇操,矫俗抗迈不求闻达,不交非类。入恒山读老易饵朮潜影,在山中六年,精思念道诚感密应,梦太玄玉女持玉劄而携之,曰:『西城有王君得真道,可为师。』明发乃寻求至西城,斋戒三月,果见王君,盈乃叩头再拜,勤恳乞长生之术,乃得在西城洞台之中金玉上宫亲侍旦夕执巾履之役,积十七年专一不懈,复二年,王君命驾造白玉龟山谒王毋于青琳宫将盈同行,王君见西王母稽首于前,盈乃叩头再拜,自陈于王母前得治身之要道行其事归家数十年以,汉元帝时,天官下迎,来渡江东,治句曲山。」
典故
茅焦脱衣谏

相关人物
茅焦


《说苑》卷九〈正谏〉~280~
秦始皇帝太后不谨,幸郎嫪毐,封以为长信侯,为生两子,毐专国事,浸益骄奢,与侍中左右贵臣俱博饮,酒醉争言而斗,:「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乃与我亢!」所与斗者走行白皇帝,皇帝大怒,毐惧诛,因作乱,战咸阳宫。毐败,始皇乃取毐四肢车裂之,取其两弟囊扑杀之,取皇太后迁之于萯阳宫,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从蒺藜其脊肉,干四肢而积之阙下,谏而死者二十七人矣。齐客茅焦乃往上谒曰:「齐客茅焦愿上谏皇帝。」皇帝使使者出问客,得无以太后事谏也,茅焦曰然,使者还白曰:「果以太后事谏。」皇帝曰走往告之,若不见阙下积死人邪?使者问茅焦,茅焦曰:「臣闻之天有二十八宿,今死者已有二十七人矣,臣所以来者,欲满其数耳,臣非畏死人也。」走入白之,茅焦邑子,同食者尽负其衣物行亡,使者入白之,皇帝大怒曰:「是子故来犯吾禁,趣炊镬汤煮之,是安得积阙下乎!」趣召之入,皇帝按剑而坐,口正沫出,使者召之入,茅焦不肯疾行,足趣相过耳,使者趣之,茅焦曰:「臣至前则死矣,君独不能忍吾须臾乎?」使者极哀之,茅焦至前再拜谒起,称曰:「臣闻之,夫有生者不讳死,有国者不讳亡;讳死者不可以得生,讳亡者不可以得存。死生存亡,圣主所欲急闻也,不审陛下欲闻之不?」皇帝曰:「何谓也?」茅焦对曰:「陛下有狂悖之行,陛下不自知邪!」皇帝曰:「何等也?愿闻之。」茅焦对曰:「陛下车裂假父,有嫉之心;囊扑两弟,有不慈之名;迁母萯阳宫,有不孝之行;从蒺藜于谏士,有桀纣之治。今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臣窃恐秦亡为陛下危之,所言已毕,乞行就质。」乃解衣伏质。皇帝下殿,左手接之,右手麾左右曰:「赦之,先生就衣,今愿受事。」乃立焦为仲父,爵之上卿;皇帝立驾,千乘万骑,空左方自行迎太后萯阳宫,归于咸阳;太后大喜,乃大置酒待茅焦,及饮,太后曰:「抗枉令直,使败更成,安秦之社稷;使妾母子复得相会者,尽茅君之力也。」

例句

茅焦脱衣谏,先生无一言。 元稹 四皓庙

典故
茅容烹鸡

相关人物
茅容


《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传·郭太〉~2228~
茅容字季伟,陈留人也。年四十馀,耕于野,时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林宗行见之而奇其异,遂与共言,因请寓宿。旦日,容杀鸡为馔,林宗谓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蔬与客同饭。林宗起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典故
茅舍疏篱


《全芳备祖》前集卷一〈梅花〉引杜甫咏梅诗(失题)
茅舍竹篱短,梅花吐未齐。晚来溪径侧,雪压小桥低。
典故

《昭明文选》卷四十一〈书上·答苏武书〉~852~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唐·李善曰:「丁年,谓丁壮之年也。」
典故 
茅诛
 
相关人物
屈原


《楚辞补注》卷六〈卜居〉~76~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蔽鄣于谗。心烦意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慄斯,喔咿嚅唲,以事妇人乎?宁廉絜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汜汜若水中之凫乎?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抗轭乎?将随驽马之?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汉·王逸注:「才绝殊也。」

例句

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 吴融 和峡州冯使君题所居

借宅诛茅绿,分囷指粟红。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

更是无人处,诛茅任薄躬。 杜甫 天池

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

飘然斑白身奚适,傍此烟霞茅可诛。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 杜甫 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澧朗

典故

《乾道临安志》卷一〈行在所·宫观〉~327~
三茅宁寿观,在城中七宝山,绍兴十六年赐今额。
典故
数间茅屋閒临水


《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一〈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行尽潇湘万里馀,少逢知己忆吾庐。数间茅屋閒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
典故
尧帝成茅
 
尧阶

相关人物


《太平御览》卷九九六
旧题周·尹文《尹文子》:尧文天子,衣不重帛,食不兼味。土阶三尺,茅茨不剪。(据《太平御览》卷九九六引)

例句

园绮生虽逢汉室,巢由死不谒尧阶。 徐夤 闻司空侍郎讣音

尧帝成茨罢,殷汤祭雨旋。 李峤

焉知万里连云色,不及尧阶三尺高。 褚载 长城

典故
营丘茅土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480~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梨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典故
诛宋玉茅

相关人物
宋玉


《庾子山集》卷二〈哀江南赋〉
彼凌江而建国,始播迁于吾祖。分南阳而赐田,裂东岳而胙土。诛茅宋玉之宅,穿径临江之府。

例句

虽非宋玉诛茅至,且学王家种竹来。 吴融 歧阳蒙相国借宅因抒怀投献

翠敛王孙草,荒诛宋玉茅。 罗隐 杜处士新居

《國語辭典》:茅屋  拼音:máo wū
用茅草所盖的房屋。《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驾至安邑,苦无高房,帝后都居于茅屋中。」《儒林外史》第九回:「到了一个村子,不过四五家人家,几间茅屋。」
《國語辭典》:茅檐(茅簷)  拼音:máo yán
茅草盖的屋顶。《红楼梦》第四九回:「原来这芦雪庵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槿篱竹牖。」
《國語辭典》:茅茨  拼音:máo cí
用茅草盖的屋子。唐。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诗:「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便如唐尧土阶三尺,茅茨不剪。」也作「茆茨」。
《國語辭典》:结茅(結茅)  拼音:jié máo
编茅建屋。《宋史。卷三九○。李衡传》:「定居昆山,结茅别墅。」
《國語辭典》:茅土  拼音:máo tǔ
古代天子以五色土为社祭的祭坛,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所在方向取坛上一色土,包以白茅,覆以黄土,给受封者在封国内立社,称为「茅土」。《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成王广封周公庶子六人,皆有茅土。」汉。李陵〈答苏武书〉:「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
《國語辭典》:脂韦(脂韋)  拼音:zhī wéi
脂油及软皮。形容油滑、柔弱。语本《楚辞。屈原。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后比喻谄媚、圆滑。《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金膏翠羽将其意,脂韦便辟导其诚。」《新唐书。卷一一四。苏味道传》:「然其为相,特具位,未尝有所发明,脂韦自营而已。」
《國語辭典》:诛茅(誅茅)  拼音:zhū máo
剪除茅草。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诛茅宋玉之宅,穿径临江之府。」唐。杜甫〈楠树为风雨所拔叹〉:「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髣髴闻寒蝉。」
《漢語大詞典》:三茅钟(三茅鐘)
杭州 七宝山 宁寿观 原为 三茅堂 , 宋绍兴 中,赐古器玩三种,其二为 唐 钟,本 唐 澄清观 旧物,禁中每听钟声以为寝兴食息之节。见《咸淳临安志》卷十三。 宋 陆游 《纵笔》诗之四:“坊远不闻宫漏声, 三茅 鐘残窗欲明。” 宋 姜夔 《鹧鸪天·丁巳元日》词:“ 三茅 鐘动西窗晓,诗鬢无端又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