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茅 → 茆茅”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432,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茅茹
茅峰
大茅
茅社
黄茆
茅容
茅盖
茅苇
茅栋
香茅
茅菅
茅草
茆店
葺茅
菁茅
《國語辭典》:茅茹  拼音:máo rú
茅,白茅。茅茹比喻互相引荐。《易经。泰卦》:「拔茅茹以其汇。」三国魏。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骈字类编》:茅峰
唐 许浑 赠茅山高拾遗 谏猎归来绮季歌,大茅峰影满秋波。
唐 陆龟蒙 和张广文贲旅泊吴门次韵 茅峰曾醮斗,笠泽久眠云。
《骈字类编》:大茅
神仙传大茅君名盈次弟名固小弟名衷太上老君拜盈为司命真君固为定录君衷为保命君
《國語辭典》:茅社  拼音:máo shè
古代帝王社祭时用的坛,以五色土建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坛土,以茅包之,给予受封诸侯,使立于国中社内,故称为「茅社」。《书经。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唐。孔颖达。正义:「蔡邕独断云:『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授之大社之土,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使之归国以立社,谓之茅社。』」
《國語辭典》:茅土  拼音:máo tǔ
古代天子以五色土为社祭的祭坛,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所在方向取坛上一色土,包以白茅,覆以黄土,给受封者在封国内立社,称为「茅土」。《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成王广封周公庶子六人,皆有茅土。」汉。李陵〈答苏武书〉:「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
《骈字类编》:黄茆
唐 常建 空灵山应田叟 湖南无村落,山舍多黄茆。
《骈字类编》:茅容
杨炯杨去盈墓志庄公独叹闻颖叔之纯深有道相推见茅容之尽礼 郭钰诗赋笔每惭崔颢诗捧杯愿饮茅容酒如
贡师泰 和李治书游元沙寺诗亦有野客 茅容 宝剑出匣光芙蓉。
《骈字类编》:茅盖(茅盖)
史记封襌书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命曰昆仑天子从之
《骈字类编》:茅苇(茅苇)
唐 杜甫 大雨 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
明 高启 答余新郑(即余尧臣也。可补余传之阙) 沙河无雨夏云热,茅苇夹岸多蚊虻。
《漢語大詞典》:茅栋(茅棟)
亦作“茆栋”。 茅屋。 南朝 梁 沈约 《宿东园》诗:“茅栋啸愁鴟,平冈走寒兔。” 唐 杜甫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遗营草堂资》诗:“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 宋 孙觌 《春事》诗:“茆栋依林出,松扉傍水斜。”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蒙恩主崇禧再用前韵》词:“服兰佩,结茅栋。”
分類:茅屋
《國語辭典》:香茅  拼音:xiāng máo
植物名。禾本科香茅属,多年生草本。全草有特殊之香气。叶长而扁,圆锥花序疏散,小穗均无芒。茎叶可提炼成香茅油,为香水的原料。
《漢語大詞典》:茅菅
亦作“茆菅”。 茅、菅二草,形相似,多并用以指野生杂草。亦喻微细。 宋 苏轼 《送张天觉得山字》诗:“餘光入巖石,神草出茅菅。” 宋 苏轼 《送程七表弟知泗州》诗:“但使可此人,餘事真茆菅。” 金 元好问 《五松平》诗:“湍流落涧壑,细路深茅菅。” 元 戴表元 《秋虫叹》诗:“凄然杂忧患,霜风埽茅菅。”
《国语辞典》:茅草  拼音:máo cǎo
茅的通称。《诗经。召南。草虫》唐。孔颖达。正义:「陆机云:『小大长短如蝗也,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
分类:茅草
《国语辞典》:茆店  拼音:máo diàn
古时用茅草搭盖屋顶的客店。如:「在较偏僻的地方,偶尔会有茆店供旅客投宿。」宋。陆游〈杂题诗〉:「黍醅新压野鸡肥,茆店酣歌送落晖。」
《高级汉语词典》:葺茅
用茅草覆盖
《國語辭典》:菁茅  拼音:jīng máo
一种茅。《书经。禹贡》:「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汉。孔安国。传:「菁以为菹茅,以缩酒。」一说为香草。《谷梁传。僖公四年》「菁茅之贡不至,故周室不祭」句下晋。范宁。集解:「菁茅,香草,所以缩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