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7,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茶熟
茶山
茶瓜
试茶
茶具
茶马
茶货
茶事
赐茶
分茶
茶陵
清茶
香茶
春茶
茶味
《骈字类编》:茶熟
元 黄镇成 春雨南田书事 其一 饭香分野碓,茶熟候山泉。
《骈字类编》:茶山
唐 郑谷 峡中寓止二首 其二 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
宋 苏轼 次韵李公择梅花 永怀茶山下,携妓修春贡。
《漢語大詞典》:试茶(試茶)
品茶。 宋 蔡襄 《茶录》:“ 建安 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 清 张岱 陶庵梦忆·禊泉:“试茶,茶香发,新汲少有石腥,宿三日,气方尽。” 清 马曰璐 《汧江太史斋中品泉盛青嵝同作》诗:“清晨同过太史家,不比试茶閒自啜。”
分類:品茶
《國語辭典》:茶具  拼音:chá jù
烹茶、饮茶所用的器具。也称为「茶器」。
《骈字类编》:茶马(茶马)
宋史宁宗纪:嘉泰三年八月戊申,置四川提举茶马二员,分治茶马事。
又职官志:绍兴四年,初命四川宣抚司支茶博马。七年,复置茶马官。又兵志:崇宁四年,诏曰:神宗皇帝厉精庶政,经营熙河路茶马司,以致国马,法制大备。其后监司欲侵夺其利,以助籴买,故茶利不专而马不敷额。近虽更立条约,令茶马司总运茶博马之职,犹虑有司苟于目前近利,不顾悠久深害。三省其谨守己行,毋辄变乱元丰成法。
又王阮传:请罢吴楚牧马之政,而积马于蜀茶马司,以省往来网驿之费。
《骈字类编》:茶货(茶货)
宋史食货志:天禧二年,太常博士李垂请放行茶货。
《骈字类编》:茶事
宋史食货志:先是,师闵提举榷茶,所行职务,他司皆不得预闻,事权震灼,为患深密。及黄廉就领茶事,乃请凡缘茶事有侵损戾法,或措置未当及有诉讼,依元丰令,听他司关送。 品茶要录:茶事起于惊蛰前,其采芽如鹰爪。初造曰试焙,又曰一火,其次曰二火。二火之茶,又次一火矣。故市茶芽者,惟同出于三火前者为最佳。皮日休茶经序: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
《骈字类编》:赐茶(赐茶)
吴志韦曜传: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曜素饮酒不过三升。初见礼异,常为裁减。时或密赐茶荈,以当酒。周必大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诗:绿槐夹道集昏鸦,敕赐传宣坐赐茶。
《國語辭典》:分茶  拼音:fēn chá
1.食品、菜肴。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面食店》:「若曰分茶,则有四软羹、石髓羹、杂彩羹。」
2.食物店。犹如茶楼、酒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食店》:「大凡食店,大者谓之分茶。」
3.一种泡茶的巧艺。宋。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骈字类编》:茶陵
后汉书郡国志:长沙郡县茶陵漂。吴志孙权传:赤乌八年春,茶陵县鸿水溢出,流 居民二百馀家。元史刘耕孙传:至正十二年春,蕲、黄贼攻破湖南,耕孙倾家赀募义丁以援茶陵,贼至辄却,故茶陵久不失守者。茶经、茶陵圆经云:茶陵 所谓陵谷,生茶茗焉。
《國語辭典》:清茶  拼音:qīng chá
1.用绿茶冲泡的茶水。《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当下秦中书又叫点了一巡清茶。」《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便要了一盏洁净清茶,走到何夫人灵前打了一躬,把那茶奠了半盏。」
2.只有茶水,不附其他点心食物。《儒林外史》第二回:「只有周、梅二位的茶杯里有两枚生红枣,其馀都是清茶。」
《國語辭典》:香茶  拼音:xiāng chá
1.清香的茶。唐。李嘉祐 与从弟正字从兄兵曹宴集林园诗:「竹窗松户有佳期,美酒香茶慰所思。」
2.泛指香片一类的茶。
分類:清香
《國語辭典》:春茶  拼音:chūn chá
清明节至夏至前所采制的茶称为「春茶」。茶叶极嫩,品质极佳。也称为「头帮茶」、「头水茶」。
《骈字类编》:茶味
唐 孟郊 题韦承总吴王故城下幽居 夜思琴语切,昼情茶味新。
《韵府拾遗 未韵》:鹤林玉露瀹茶之法汤欲嫩而不欲老盖汤漱则茶味甘老则过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