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7,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茶心
茶崦
茶政
茶直
黄茶
负茶
赴茶
普洱茶
泡茶
善茶
阿茶
锁茶
乌茶
茶碾子
茶头
《骈字类编》:茶心
元好问野谷道中怀昭禅师诗,见豆饼下。
《骈字类编》:茶崦
许浑送张尊师归洞庭诗:杉松近晚移茶崦,岩谷初寒盖药畦。注:宋本作花崦,文苑作丹灶,皆非。
《骈字类编》:茶政
宣和北苑贡茶录:壬子春,漕司再摄茶政。越十三载,乃复旧额,且用政和故事,补种茶二万株。比年益虔贡职,遂有创增之目,仍改金铤为大龙团,由是大龙多于大凤之数。
《骈字类编》:茶直
宋史食货志:宝元元年,命御史中丞张观等与三司议之。观等复请入钱京师,以售真州等四务十三场茶直十万者。
《漢語大詞典》:黄茶
茶礼,旧谓订婚时的聘礼。 元 童童学士 《新水令·念远》套曲:“好姻缘两意相答。你本是秋水无尘,我本是美玉无瑕。十字为媒,又不图红定黄茶。”
分類:订婚聘礼
《韵府拾遗 麻韵》:负茶(负茶)
宋史孝宗纪:淳熙五年六月癸未,诏京西、湖北商人,以牛马负茶出境者,罪死。
《韵府拾遗 麻韵》:赴茶
蛮瓯志:觉林僧志崇,收茶三等。待客以惊雷荚,自奉以萱草带,供佛以紫茸香,赴茶者以油囊盛馀沥归。
《國語辭典》:普洱茶  拼音:pǔ ěr chá
产于云南省普洱山的茶。性温味厚,可助消化。主要有沱茶、方茶、紧茶、饼茶等。以沱茶最著名。
《國語辭典》:泡茶  拼音:pào chá
1.用煮开的水冲茶。《红楼梦》第六○回:「当时来至蘅芜苑中,正值宝钗、黛玉、薛姨妈等吃饭,莺儿自去泡茶。」也作「沏茶」。
2.宋、元人喝茶,往往把乾果、蜜饯或菜蔬等泡在茶中。《金瓶梅》第七回:「只见小丫鬟拿了三盏蜜饯金橙子泡茶,银镶雕漆茶钟,银杏叶茶匙。」《喻世明言。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这两包粗果,送与姐姐泡茶。」
3.内含乾果、蜜饯的茶。《水浒传》第一八回:「何涛走去县对门一个茶坊里坐下吃茶相等,吃了一个泡茶。」
《韵府拾遗 麻韵》:善茶
纪异录:有积师者,嗜茶久,非渐儿煎侍不乡口。羽出游江湖,师绝于茶味。代宗召入供奉,命宫人善茶者饷师,一啜而罢。访羽,召入,赐师斋,俾羽煎茗,一举而尽,曰:有若渐儿所为也。于是出羽见之。
《漢語大詞典》:阿茶
古代公主、郡主、县主的称呼。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公、郡、县主,宫禁呼为宅家子……又为阿宅家子。阿,助词也;急语乃以宅家子为茶子,既而亦云阿茶了,或削其子,遂曰阿家。以宅家子为茶子,既而亦云阿茶子,削其子字,遂曰阿茶。”
《骈字类编》:锁茶(锁茶)
王建 原上新居诗 锁茶藤筪密,曝药竹床新。
《骈字类编》:乌茶(乌茶)
唐书天竺国传:高宗时。庐伽逸多者。东天竺乌茶人。亦以术进。拜怀化大将军。
又摩揭它传:乌茶者,一曰乌伏那,亦曰乌苌,直天竺南,地广五千里,东距勃律六百里,西罽宾四百里,山谷相属。 明一统志: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土产毡氁麝麂蜡乌茶嘉鱼锦鸡。
《国语辞典》:茶碾子  拼音:chá niǎn zi
古时一种内圆外方、有槽有轮用以碾磨茶叶的器具。通常为银、铁或木制。唐。元稹《莺莺传》:「兼乱丝一絇,文竹茶碾子一枚。」
《国语辞典》:茶头(茶头)  拼音:chá tóu
旧时寺院中管茶水的人。《水浒传》第六回:「还有那管塔的塔头,管饭的饭头,管茶的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