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7,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七品茶
奶茶
蕊茶
兰茶
椒茶
龙凤茶
巡茶
酥油茶
素茶
砖茶
炙茶
茗茶
茶包
茶蚕
茶素
《漢語大詞典》:七品茶
(1).七个等级的茶。 宋 梅尧臣 《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诗:“忽有西山使,始遗七品茶。末品无水晕,六品无沉柤,五品散云脚,四品浮粟花,三品若琼乳,二品罕所加,絶品不可议,甘香焉等差。一日尝一甌,六腑无昏邪。”
(2). 金 曾规定,七品官以上,其家方许饮茶。见金史·食货志四。后因称茶叶为“七品茶”。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花浮小盏三投酒,乳拨深炉七品茶。’人疑‘七品’当是‘七椀’之误。余曰:非也。 金 人七品官才许饮茶,事见金史。”
《國語辭典》:奶茶  拼音:nǎi chá
一种搀和奶与茶调制成的饮料。
分類:搀和动物
《韵府拾遗 麻韵》:蕊茶(蕊茶)
梅尧臣七宝茶诗:七物甘香杂蕊茶,浮花泛绿乱干霞。
《骈字类编》:兰茶(兰茶)
唐 李绅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 十步兰茶同秀彩,万年枝叶表皇图。
《漢語大詞典》:椒茶
加了香料的茶。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俞良 分付:点两个椒茶来。”
分類:香料
《漢語大詞典》:龙凤茶(龍鳳茶)
(1).即龙凤团茶。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建茶品第》:“本朝 开宝 末下 南唐 , 太平兴国 初时置龙凤模,遣使即 北苑 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2).泛指名茶。 清 郑燮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书》:“此时坐水阁上,烹龙凤茶,烧夹剪香,令友人吹笛作《落梅花》一曲,真是人间仙境也。”参见“ 龙凤团茶 ”。
《漢語大詞典》:龙凤团茶(龍鳳團茶)
宋 时制为圆饼形贡茶,上有龙凤纹。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建茶盛於 江 南,近岁制作尤精,龙凤团茶最为上品,一斤八饼。 庆歷 中, 蔡君謨 为 福建 运使,始造小团以充岁贡,一斤二十饼,所谓上品龙茶者也。 仁宗 尤所珍惜,虽宰臣未尝輒赐,惟郊礼致斋之夕,两府各四人,共赐一饼。宫人翦金为龙凤花贴其上,八人分蓄之,以为奇玩,不敢自试,有嘉客,出而传玩。”亦省称“ 龙凤 ”。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茶之品,莫贵於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 庆歷 中 蔡君謨 为 福建路 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絶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宫人往往鏤金花於其上,盖其贵重如此。”
《漢語大詞典》:巡茶
巡察茶政。古代茶税为重要的国课, 明 曾专设巡茶御史负责监察茶叶的销售。明史·食货志四:“ 成化 三年命御史巡茶 陕西 。” 明 张瀚 《松窗梦语·宦游纪》:“余尝辖 关中 ,有巡茶侍御欲骫法庇吏,余坚持不从。”
分類:巡察茶税
《漢語大詞典》:酥油茶
用酥油、茶、盐等冲成的饮料。《人民日报》1959.4.29:“酥油茶是酥油、茶、盐三种素料做成的。”
分類:酥油饮料
《漢語大詞典》:素茶
素的糕点茶食。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寺东门街巷:“寺东门大街,皆是幞头、腰带、书籍、冠朵铺席, 丁家 素茶。”
分類:糕点茶食
《國語辭典》:砖茶(磚茶)  拼音:zhuān chá
制成砖块状的茶叶。西南、西北各省均产。也称为「茶砖」。
《漢語大詞典》:炙茶
烘焙茶叶。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饮茶:“ 楚 人 陆鸿渐 为茶论,説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 唐 陆羽 茶经·煮:“凡炙茶慎勿於风烬间炙,熛焰如钻,使炎凉不均,持以逼火,屡其翻正。”
分類:烘焙茶叶
《国语辞典》:茗茶  拼音:míng chá
茶叶或以茶叶泡成的饮料。如:「此地所产的茗茶清香甘醇,口碑和销路都不错。」
分类:茶叶饮料
《国语辞典》:茶包  拼音:chá bāo
装填茶叶的小纸包。取用方便,并可避免茶屑之困扰。如:「无论茶包做得如何精致,王先生还是习惯用茶叶泡茶。」
《国语辞典》:茶蚕(茶蚕)  拼音:chá cán
一种蚕。为害茶树、台湾山茶、野牡丹。在台湾一年三至四代,初孵化的幼虫有群栖习性,但四、五龄后,则分散为害。幼虫食量甚大,往往食尽绿叶,使枝条成光秃状,为茶树的主要害虫。
《国语辞典》:茶素  拼音:chá sù
1.咖啡碱的别名。参见「咖啡碱」条。
2.广东人称大年夜守岁时,用些茶点瓜果,边吃边谈的情况为「茶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