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7,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焙茶
供茶
茶话
茶花
茶杯
茶声
川茶
饮茶
茶引
茶园
茶磨
茶毗
赵州茶
茶甘
雨前茶
《國語辭典》:焙茶  拼音:bèi chá
用火烘制茶叶。
分類:烘制茶叶
《国语辞典》:供茶  拼音:gòng chá
祭神所用的茶。
《漢語大詞典》:茶话(茶話)
饮茶谈话。 宋 方岳 《入局》诗:“茶话略无尘土杂,荷香剩有水风兼。”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太守 明希哲 先生从 清波门 打桨见访,与诸女士茶话良久。” 郭沫若 《创造十年》七:“我应着 张凤举 的邀约,到他寓里去茶话。”
分類:饮茶谈话
《國語辭典》:茶花  拼音:chá huā
山茶树所开的花。有红、白等色及单瓣、重瓣之别。可入药,具有收敛止血等功效。
《國語辭典》:茶杯  拼音:chá bēi
装茶饮用的杯子。《儒林外史》第二回:「只有周、梅二位的茶杯里有两枚生红枣,其馀都是清茶。」《红楼梦》第四一回:「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
《骈字类编》:茶声(茶声)
元 马臻 竹窗 侍立小童閒不动,萧萧石鼎煮茶声。
《骈字类编》:川茶
宋史兵志:熙宁三年,熙河运司以岁计不足,乞以官茶博籴。每茶三斤,易粟一斛,其利甚溥。朝廷茶马司本以博马,不可以博籴。于茶马司岁额外。增买川茶两倍茶,朝廷别出钱二百万给之。
《国语辞典》:饮茶(饮茶)  拼音:yǐn chá
喝茶。如:「他经常和朋友在茶艺馆饮茶、聊天。」
分类:饮茶喝茶
《國語辭典》:茶引  拼音:chá yǐn
旧时政府发给茶商的营业执照。宋代始设,后历代沿用。《宋史。卷三七四。列传。赵开》:「参酌政和二年东京都茶务所创条约,印给茶引,使茶商执引与茶户自相贸易。」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却则为三千张茶引嫁了冯魁。」
《国语辞典》:茶园(茶园)  拼音:chá yuán
种植茶树的园地。唐。白居易〈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诗:「架岩结茅宇,斲壑开茶园。」宋。陆游〈石帆夏日〉诗二首之二:「短棹飘然信所之,茶园渔市到无时。」
《骈字类编》:茶磨
侯鲭录山谷茶磨铭云:楚云散尽,燕山雪飞。江湖归梦,从此祛机。 明一统志:茶磨以石门山石为之,出上犹县,苍䃜缜密,脉理如线,极鲜明。土人以白脉者为银线,黄脉者为金线。 云蕉馆纪谈:升在重庆,取涪江青蟆石为茶磨。宫人以武隆雪锦茶碾之,焙以大足县香霏亭海棠花,味倍于常。海棠无香,独此地有香,焙茶尤妙。蔡羽游石湖记:遵岸百步,得茶磨之观音岩。又百步得治平寺之竹林,西启茶磨,东绕拜郊台。其山皆墙立,其腹多怪木美箭,望之蔚然深黑,范成大诗:翕出茶磨。旋 王宠踏青诗:茶磨山前水似苔,红妆队队蹋青来。
《國語辭典》:茶毗  拼音:chá pí
梵语jhāpita的音译。意为焚烧、火葬。原为印度葬法之一。在中国专指出家人圆寂后的火葬。茶、荼二字音、形皆近似,故「茶毗」也作「荼毗」。
《漢語大詞典》:赵州茶(趙州茶)
相传 赵州 ( 唐 代高僧 从谂 的代称)曾问新到的和尚:“曾到此间么?”和尚说:“曾到。” 赵州 说:“喫茶去。”又问另一个和尚,和尚说:“不曾到。” 赵州 说:“喫茶去。”院主听到后问:“为甚么曾到也云喫茶去,不曾到也云喫茶去?” 赵州 呼院主,院主应诺。 赵州 说:“喫茶去。” 赵州 均以“喫茶去”一句来引导弟子领悟禅的奥义。见《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后遂用为典故,并以“赵州茶”指寺院招待的茶水。五灯会元·汾阳昭禅师法嗣·芭蕉谷泉禅师:“﹝僧﹞曰:‘未审客来将何祇待?’师曰:‘ 云门 餬饼 赵州 茶。’” 明 高启 《廉上人水竹居》诗:“林下本采参玉板,不须更煑 赵州 茶。”
分類:高僧
《骈字类编》:茶甘
宋 陆游 晚兴 客散茶甘留舌本,睡馀书味在胸中。
《国语辞典》:雨前茶  拼音:yǔ qián chá
一种绿茶。在国历四月二十或二十一日谷雨前所采的茶。宋。苏轼〈留题显圣寺〉诗:「浮石已乾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