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兰陵令

相关人物
荀况


《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2348~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正义兰陵,县,属东海郡,今沂州承县有兰陵山。」
典故
相关人物
荀况


东汉·荀况《申鉴》卷一《政体》
睹孺子之驱鸡也而见御民之方。孺子驱鸡者。急则惊。缓则滞。方其北也。遽要之则折而过南。方其南也。遽要之则折而过北。迫则飞。疏则放。志闲则比之。流缓而不安则食之。食之则不滞不驱之驱。驱之至者也。志安则循路而入门。

例句

戴豸却驱鸡,东南上句溪。 许棠 送王侍御赴宣城

遁迹驱鸡吏,冥心失马翁。 许浑 泛溪

暴客至今犹战鹤,故人何处尚驱鸡。 韦庄 赠云阳裴明府

典故
相关人物
荀况


《荀子·议兵篇》~326~
孙卿子曰: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顺命为上,有功次之;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不杀老弱,不猎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舍,奔命者不获。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捍其贼,则是亦贼也。以故顺刃者生,苏刃者死,奔命者贡。微子开封于宋,曹触龙断于军,殷之服民,所以养生之者也,无异周人。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蹙而趋之,无幽閒辟陋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格不击,上下相喜则庆之,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前313—前238 【介绍】: 战国时赵国人,名况,字卿。汉人避宣帝讳,称孙卿。游学于齐,齐襄王时三为稷下学宫祭酒。秦昭王四十一年至秦,赞秦政治清明。旋回赵,在赵孝成王前议兵。约楚考烈王八年,任楚兰陵令。后家兰陵,著书授徒。其学术源于儒而博采众家之长。主“制天命而用之”,重视“征知”,强调“解蔽”,“制名以指实”。主张性恶论,重视“化性起伪”。反对“法先王”,主张“法后王”,尊礼重教。韩非、李斯均从之受学。著有《荀子》。
全上古三代文·卷九
荀卿名况,赵人。时相尊而号为卿,方音改易,又称孙卿。年五十游齐,齐襄王以为列大夫,三为祭酒。去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有《孙卿子》十三卷,集一卷。
《国语辞典》:荀况(荀况)  拼音:xún kuàng
人名。(西元前313~前238)战国时赵人,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游学于齐,三为稷下学官的祭酒,后适楚为兰陵令。学说本于孔子,著书数万言,主张「隆礼义而杀诗书」、「法后王」,倾向以后天礼法修饰人性。其对人「性」之理解与孟子学说根本上不同,所以他主张「性恶」与孟子主张「性善」,并非互相矛盾的学说。韩非、李斯均为其学生。作赋十篇,开汉人辞赋的先河。后世尊称为「荀卿」、「荀子」,汉人为避汉宣帝讳,改称为「孙卿」。
《漢語大詞典》:轲卿(軻卿)
孟轲 与 荀卿 ( 荀况 )的并称。 宋 曾巩 《初夏有感》诗:“我身今虽落众后,我志素欲希 軻 卿 。”
《國語辭典》:孙子(孫子)  拼音:sūn zǐ
1.子孙。《诗经。大雅。皇矣》:「既受帝祉,施于孙子。」《乐府诗集。卷八。郊庙歌辞八。晋。傅玄。征西将军登歌》:「假我皇祖,绥予孙子。」
2.人名。即孙武,参见「孙武」条。
3.书名。春秋孙武撰,一卷,十三篇。乃古兵书之一,内容分析战争形势,探讨军事作战策略、方式,为百代谈兵之祖,被推崇为兵经。注本甚多,宋吉天保集何延锡、张预等十家为孙子十家注。也称为「孙子兵法」。
《國語辭典》:孙子(孫子)  拼音:sūn zi
称谓:(1)称儿子的儿子。《儒林外史》第一七回:「赵爷今年五十九岁,两个儿子,四个孙子。」《红楼梦》第三九回:「原本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2)泛称儿女的子女。如:「老寿星呵呵的笑说:『我一共有十个儿女,五十个孙子。』」
《國語辭典》:荀卿  拼音:xún qīng
战国时赵人荀况。参见「荀况」条。
分類:荀况荀卿
《国语辞典》:孙卿(孙卿)  拼音:sūn qīng
战国时赵人荀况。参见「荀况」条。
分类:荀况
《國語辭典》:别名(別名)  拼音:bié míng
本名以外另取的名字。《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南朝宋。裴骃。集解:「天子赐姓命氏,诸侯命族。族者,氏之别名也。」也作「别号」、「别字」。
《漢語大詞典》:孙孟(孫孟)
荀况 与 孟轲 的并称。皆为 战国 时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晋书·李重传》:“委质受业者千里而应,有 孙 孟 之风, 严 郑 之操。”参见“ 孙卿子 ”。
《漢語大詞典》:孙卿子(孫卿子)
即 荀卿 , 荀况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荀卿 , 赵 人” 司马贞 索隐:“名 况 。卿者,时人相尊而号为卿也……后亦谓之 孙卿子 者,避 汉宣帝 讳改也。” 清 谢墉 《〈荀子〉序》:“考 汉宣 名 询 , 汉 时尚不讳嫌名……盖‘荀’音同‘孙’,语遂移易。”
分類:荀卿荀况
《漢語大詞典》:孙卿子(孫卿子)
即 荀卿 , 荀况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荀卿 , 赵 人” 司马贞 索隐:“名 况 。卿者,时人相尊而号为卿也……后亦谓之 孙卿子 者,避 汉宣帝 讳改也。” 清 谢墉 《〈荀子〉序》:“考 汉宣 名 询 , 汉 时尚不讳嫌名……盖‘荀’音同‘孙’,语遂移易。”
分類:荀卿荀况
《漢語大詞典》:驱鸡(驅雞,驅鷄)
(1).赶鸡。 汉 荀悦 申鉴·政体:“睹孺子则驱鸡也,而见御民之方。孺子驱鸡者,急则惊,缓则滞。方其北也,遽要之,则折而过南;方其南也,遽要之,则折而过北。迫则飞,疎则放,志闲则比之,流缓而不安则食之。不驱之驱,驱之至者也。志安则循路而入门。”一本作“ 驱鷄 ”。
(2).喻作官御民。 唐 韦应物 《送崔押衙相州》诗:“驱鸡尝理邑,走马却从戎。” 前蜀 韦庄 《赠云阳县裴明府》诗:“暴客至今犹战鹤,故人何处尚驱鸡?” 南唐 李中 《吉水作尉时酬阎侍御见寄》诗:“谬佐驱鸡任,常思赋鵩人。”
《國語辭典》:四海一家  拼音:sì hǎi yī jiā
四海之内,如同一家。形容天下统一。宋。陆游 感愤诗:「四海一家天历数,两河百郡宋山川。」《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这冒险捐躯,都是侠客的勾当。……而今是四海一家的时候,任你荆轲、聂政,也只好叫做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