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荀卿  拼音:xún qīng
战国时赵人荀况。参见「荀况」条。
分類:荀况荀卿
《骈字类编》:荀令
唐 刘长卿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 花香逐荀令,草色对王孙。
唐 温庭筠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 其二 国香荀令去,楼月庾公来。
唐 李商隐 韩翃舍人即事 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
《國語辭典》:荀子  拼音:xún zǐ
1.战国时赵人荀况。参见「荀况」条。
2.书名。战国时赵人荀况撰,二十卷,今存三十二篇。有唐杨倞注、清王先谦集解。此书本儒家崇礼、正名之说而主性恶,为先秦重要的哲学思想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
《骈字类编》:荀陈(荀陈)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耿贾官勋大,荀陈地望清。
《國語辭典》:孟荀  拼音:mèng xún
孟子与荀子的合称。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诸子》:「研夫孟荀所述,理懿而辞雅。」
《国语辞典》:荀彧  拼音:xún yù
人名。(西元163~212)字文若,汉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县)人。初依附袁绍,继归曹操,任奋武司马。后随操破袁绍,伐刘表,而被擢为侍中,封万岁亭侯。曾献议迎汉献帝都许,不久,任尚书令,参与军国大事。后以阻曹操进爵魏公,饮药卒。时人以其为操所重,称之为「荀令君」。
《国语辞典》:荀况(荀况)  拼音:xún kuàng
人名。(西元前313~前238)战国时赵人,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游学于齐,三为稷下学官的祭酒,后适楚为兰陵令。学说本于孔子,著书数万言,主张「隆礼义而杀诗书」、「法后王」,倾向以后天礼法修饰人性。其对人「性」之理解与孟子学说根本上不同,所以他主张「性恶」与孟子主张「性善」,并非互相矛盾的学说。韩非、李斯均为其学生。作赋十篇,开汉人辞赋的先河。后世尊称为「荀卿」、「荀子」,汉人为避汉宣帝讳,改称为「孙卿」。
《韵府拾遗 敬韵》:荀孟
周书孝义传序尧舜汤武居帝王之位垂至德以敦其风孔墨荀孟禀圣贤之资弘正道以励其俗观其所由在此而已矣文中子周礼公旦所裁诗书仲尼所述虽纲纪颓缺而节制具焉荀孟陈之于前董贾伸之于后遗谈馀义可举而行
《国语辞典》:荀勖  拼音:xún xù
人名。(西元?~289)字公曾,西晋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县)人。初仕魏,入晋后封济北郡公,进光禄大夫,掌乐事。其时因朝廷获得汲郡冢中古文竹书,乃诏勖撰次以为中经,列在秘书。卒谥成。
《国语辞典》:荀悦(荀悦)  拼音:xún yuè
人名。(西元148~209)字仲豫,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县)人,为汉朝政论家、史学家。献帝时,因汉书繁重难读,故命他用编年体改写,荀悦乃依《左传》体裁,撰成《汉纪》三十篇。又著《申鉴》五篇,充分表达他的政治思想。
《漢語大詞典》:荀香
即 荀令 香。 宋 李莱老 《青玉案》词:“ 荀 香犹在, 庾 愁何许,云冷 西湖 赋。”
《國語辭典》:荀令香  拼音:xún lìng xiāng
汉朝荀彧,人称荀令君,相传以异香熏衣,到人家中,三日过了,坐处仍有馀香。见《太平御览。卷七○三。服用部。香炉》。后多用来比喻奇异的香气,或超凡脱俗的风采。
《韵府拾遗 支韵》:荀池
黄滔诗今朝谒荀池按此用凤凰池事
《骈字类编》:荀君
世说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
《漢語大詞典》:二荀
指 晋 荀邃 、 荀闿 。晋书·荀闿传:“ 明帝 尝从容问 王廙 曰:‘二 荀 兄弟孰贤?’ 廙 答以 闓 才明过 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