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草长(草长)
唐 裴杞 风光草际浮 澹荡和风至,芊绵碧草长。
分类:草长
《國語辭典》:莺飞草长(鶯飛草長)  拼音:yīng fēi cǎo zhǎng
形容江南暮春三月的景色。参见「草长莺飞」条。
分類:明媚春景
《漢語大詞典》:丰草长林(豐草長林)
(1).茂草高林。 唐 杜甫 《进三大礼赋表》:“臣生长陛下纯朴之俗,行四十载矣。与麋鹿同羣而处,浪跡於陛下丰草长林,实自弱冠之年矣。” 金 麻革 《杨将军坰马图》诗:“丰草长林性本真,駉駉駜駜相与驯。” 清 曹寅 《题马竹溪藏八大山人画鹿》诗:“丰草长林独离羣,四时风角祝朝昕。”
(2).指隐逸之地。 明 鹿善继 《答陈显吾书》:“方图旦夕解组,永投丰草长林;不意繆改枢曹,值兹大坏之际。”
分類:隐逸
《國語辭典》:草长莺飞(草長鶯飛)  拼音:cǎo zhǎng yīng fēi
形容暮春三月的景色。语本《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作「莺飞草长」。
分類:春天景色
《分类字锦》:川草长绿(川草长绿)
丘为 泛若耶溪诗 一川草长绿,四时那得辨。
分类:
《國語辭典》:鬖鬖  拼音:sān sān
1.凌乱的样子。唐。陆龟蒙〈京口与友生话别〉诗:「别离犹得在,秋鬓未鬖鬖。」
2.长垂的样子。明。于谦〈示冕〉诗:「何冕今年已十三,耳边垂发绿鬖鬖。」
《國語辭典》:莽原  拼音:mǎng yuán
地理学上指分布于热带地区的高草原,间夹稀疏灌木和树木的植物景观。如:「巴西高原上,莽原分布甚广,因当地地理情况不同,景观略有差异。」
《漢語大詞典》:苭椒
草长貌。
分類:草长
《国语辞典》:蓬蒿满径(蓬蒿满径)  拼音:péng hāo mǎn jìng
野草长满路径。形容极其荒凉,人烟罕至。如:「才几年工夫,这一带房屋竟变得蓬蒿满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