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兔葵燕麦(兔葵燕麥)
形容景象荒凉。 唐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绝句》引:“重游 玄都 ,荡然无復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於春风耳。” 宋 程先 《锁窗寒》词:“但兔葵燕麦,风前摇荡,径花成土。” 清 方文 《宿姜开先衍园》诗:“瑶草琼花何处覔?兔葵燕麦不胜情。”
分類:景象荒凉
《國語辭典》:投山窜海(投山竄海)  拼音:tóu shān cuàn hǎi
山、海,荒凉边远之地。投山窜海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凉边远的地区。唐。李白 上安州裴长史书:「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窜海,转死沟壑,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
《漢語大詞典》:颓垣废井(頽垣廢井)
亦作“頺垣废井”。 倒塌了的墙,废弃不用的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宋 苏轼 《密州通判厅题名记》:“虽然,不可以不一言,使数百年之后,得此文於頺垣废井之间者,茫然长思而一叹也。”
《國語辭典》:杳无人烟(杳無人煙)  拼音:yǎo wú rén yān
荒凉无人居住。《西游记》第六四回:「师兄差疑了,似这杳无人烟之处,又无个怪兽妖禽,怕他怎的?」
《国语辞典》:僻壤穷乡(僻壤穷乡)  拼音:pì rǎng qióng xiāng
偏僻荒凉的地方。《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通都大邑,来了几位选家;僻壤穷乡,出了一尊名士。」
分类:偏僻荒凉
《国语辞典》:蓬蒿满径(蓬蒿满径)  拼音:péng hāo mǎn jìng
野草长满路径。形容极其荒凉,人烟罕至。如:「才几年工夫,这一带房屋竟变得蓬蒿满径。」
《国语辞典》:蔓径荒草(蔓径荒草)  拼音:màn jìng huāng cǎo
形容人迹罕至,荒凉的景象。如:「经过开发之后,这里不再是蔓径荒草的地方了。」
《国语辞典》:人烟稀少(人烟稀少)  拼音:rén yān xī shǎo
住家极少。形容偏僻荒凉的地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人烟稀少,闾井荒凉。满前败宇颓垣,一望断桥枯树。」
《国语辞典》:古陌荒阡  拼音:gǔ mò huāng qiān
荒凉的原野。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国语辞典》:荒烟蔓草(荒烟蔓草)  拼音:huāng yān màn cǎo
荒凉的烟雾,蔓生的杂草。形容荒芜苍凉。如:「眼前断垣残壁,荒烟蔓草,一片凄凉。」
《国语辞典》:荒郊草野  拼音:huāng jiāo cǎo yě
荒凉的野外。《西游记》第一一回:「独自一个,散步荒郊草野之间。」
分类:荒凉野外
《国语辞典》:荒郊旷野(荒郊旷野)  拼音:huāng jiāo kuàng yě
空旷荒凉的郊野。《群音类选。卷一。西厢记。草桥惊梦》:「走荒郊旷野,把不住心乔怯,喘吁吁难将两气接。」
《国语辞典》:荒郊野外  拼音:huāng jiāo yě wài
荒凉的郊野。《西游记》第二七回:「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红楼梦》第七○回:「若落在荒郊野外无人烟处,我替他寂寞。」
分类:荒凉郊野
《国语辞典》:败宇颓垣(败宇颓垣)  拼音:bài yǔ tuí yuán
破败的屋宇和坍塌的围墙。形容无人居住的荒凉残破景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人烟稀少,闾井荒凉。满前败宇颓垣,一望断桥枯树。」
《國語辭典》:断井颓垣(斷井頹垣)  拼音:duàn jǐng tuí yuán
断折的井栏与倒塌的墙。形容荒凉残败,无人居住的景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原来奼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也作「断井残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