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梦成炊黍
 
一梦黄粱熟
 
一枕梦
 
一枕梦黄粱
 
一枕黄粱
 
一甑黄粱
 
半炊
  
梦里荣华
 
梦游清枕
 
梦邯郸
 
梦黄粱
 
客甑炊成
 
客舍黄粱
 
幻出邯郸
 
未熟黄粱
  
枕冷黄粱
 
梁熟余梦
 
梁边枕熟黄粱
 
炊黄粱
 
炊黍
 
炊黍枕
 
百年梦
 
百年炊
 
卢生眠
 
邯郸何处
  
邯郸幻境
 
邯郸景
  
邯郸枕上
  
邯郸虽好
 
饭熟黄粱
 
黄粱
 
黄粱一梦
 
黄粱梦
 
黄粱炊
 
黄粱熟
 
黄粱饭
 
黍一炊
 
黍梦
 
黍炊荣利


《太平广记》卷八十二〈异人二·吕翁〉
开元十九年,道者吕翁,经邯郸道上邸舍中,设榻施席,担(明抄本担作解)囊而坐。俄有邑中少年卢生,衣短裘,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邸中,与翁接席。言笑殊畅,久之,卢生顾其衣袋弊亵,乃叹曰:「大丈夫生世不谐,而因如是乎。」翁曰:「观子肤极腧,体胖无恙,谈谐方适;而叹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适之为。」翁曰:「此而不适,而何为适?」生曰:「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茂而家用肥,然后可以言其适。吾志于学而游于艺,自惟当年,朱紫可拾,今已过壮室,犹勤田亩。非困而何?」言讫,目昏思寐,是时主人蒸黄粱为馔,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此,当令子荣适如志。」其枕瓷而窍其两端,生俯首枕之,寐中,见其窍大而明朗可处,举身而入,遂至其家。娶清河崔氏女,女容甚丽而产甚殷。由是衣裘服禦,日已华侈,明年,举进士,登甲科,解褐授校书郎,应制举,授渭南县尉,迁监察禦史起居舍人,为制诰。三年即真。出典同州,寻转陕州。生好土功,自陕西开河八十里以济不通。邦人赖之,立碑颂德。迁汴洲岭南道采记使,入京为京兆尹。是时神武皇帝方事夷秋,吐蕃新诺罗、龙莽布攻陷爪沙,节度使王君夐新被叙投河隍战恐(明抄本新被叙投河隍战恐八字作与之战于河隍败绩),帝思将帅之任,遂除生禦史中丞河西陇右节度使,大破戎虏七千级,开地九百里,筑三大城以防要害,北边赖之,以石征功焉,归朝策勋,恩礼极崇,转御史大夫吏部侍郎。物望清重,群情翕习,大为当时宰相所忌,以飞语中之,贬端州刺史,三年征还,除户部尚书。未几,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萧令嵩、裴侍中光庭同掌大政,十年,嘉谋密命,一日三接,献替启沃,号为贤相。同列者害之,遂诬与边将交结,所图不轨,下狱,府吏引徒至其门,追之甚急,生惶骇不测。注其妻子曰:「吾家本山东,良田数顷,足以禦寒馁,何苦求禄,而今及此,思复衣短裘,乘青驹,行邯郸道中,不可得也。」引刀欲自裁,其妻救之得免。共罪者皆死,生独有中人保护,得减死论,出授欢牧。数岁,帝知其冤,复起为中书令,封赵国公,恩旨殊渥,备极一时。生有五子。僔、倜,俭、位、倚。僔为考功员外,俭为侍御史,位为太常丞,季子倚最贤。年二十四,为右补阙。其姻媾皆天下望族。有孙十馀人,凡两窜岭表,再登台铉,出入中外。回翔台阁,三十馀年间,崇盛赫奕,一时无比。末节颇奢荡,好逸乐,后庭声色皆第一。前后赐良田甲第,佳人名马,不可胜数。后年渐老,屡乞骸骨,不许,及病,中人候望,接踵于路,名医上药毕至焉。将终,上疏曰:「臣本山东书生,以田圃为娱,偶逢圣运,得到官序。过蒙荣奖,特受鸿私,出拥旄钺,入升鼎辅,周旋中外,绵历岁年,有忝恩造,无裨圣化。负乘致寇,履薄战竟,日极一日,不知老之将至。今年逾八十,位历三公,钟漏并歇,筋骸俱弊,弥留沉困,殆将溘尽。顾无诚效,上答休明,空负深恩。永辞圣代,无任感恋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诏曰:「卿以俊德,作馀元辅,出雄藩坦,入赞缉熙,升平二纪,实卿是赖。比因疾累,日谓痊除,岂遽沉顿,良深悯默,今遣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就第候省,其勉加针灸,为馀自爱,燕冀无妄,期丁有喜。」其夕卒。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傍,主人蒸黄粱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翁笑谓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生然之(明抄本然之作默然)。良久谢曰:「夫宠辱之数,得丧之理,生死之情,尽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再拜而去。
典故
一枕南柯
 
一觉庭槐
  
南柯一觉
   
梦中槐蚁
 
柯下梦
 
槐中蚁
    
槐根蚁
 
浮生寄蚁穴
 
蚁穴梦魂
 
蚁穴荣华


《太平广记》卷四百七十五〈昆虫三·淳于棼〉~390~
东平淳于棼,吴楚游侠之士,嗜酒使气,不守细行,累巨产,养豪客。曾以武艺补淮南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家住广陵郡东十里,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干修密,清阴数亩,淳于生日与群豪大饮其下。唐贞元七年九月,因沈醉致疾,时二友人于坐扶生归家,卧于堂东庑之下。二友谓生曰:「子其寝矣,馀将秣马濯足,俟子小愈而去。」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仿佛若梦。见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国王遣小臣致命奉邀。」生不觉下榻整衣,随二使至门。见青油小车,驾以四牡,左右从者七八,扶生上车,出大户,指古槐穴而去,使者即驱入穴中。生意颇甚异之,不敢致问。忽见山川风候,草木道路,与人世甚殊。前行数十里,有郛郭城堞,车舆人物,不绝于路。生左右传车者传呼甚严,行者亦争辟于左右。又入大城,朱门重楼,楼上有金书,题曰《大槐安国》。执门者趋拜奔走,旋有一骑传呼曰:「王以驸马远降,令且息东华馆。」因前导而去。俄见一门洞开,生降车而入。彩槛雕楹,华木珍果,列植于庭下;几案茵褥,帘帏肴膳,陈设于庭上。生心甚自悦。复有呼曰:「右相且至。」生降阶祗奉。有一人紫衣象简前趋,宾主之仪敬尽焉。右相曰:「寡君不以弊国远僻,奉迎君子,托以姻亲。」生曰:「某以贱劣之躯,岂敢是望。」右相因请生同诣其所。行可百步,入朱门,矛戟斧钺,布列左右,军吏数百,辟易道侧。生有平生酒徒周弁者,亦趋其中,生私心悦之,不敢前问。右相引生升广殿,禦卫严肃,若至尊之所。见一人长大端严,居正位,衣素练服,簪朱华冠。生战栗,不敢仰视。左右侍者令生拜,王曰:「前奉贤尊命,不弃小国,许令次女瑶芳奉事君子。」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词。王曰:「且就宾宇,续造仪式。」有旨,右相亦与生偕还馆舍。生思念之,意以为父在边将,因没(「没」原作「殁」,据明抄本改。)虏中,不知存亡。将谓父北蕃交通,(「通」原作「逊」,据明抄本改。)而致兹事,心甚迷惑,不知其由。是夕,羔雁币帛,威容仪度,妓乐丝竹,肴膳灯烛,车骑礼物之用,无不咸备。有群女,或称华阳姑,或称青溪姑,或称上仙子,或称下仙子,若是者数辈,皆侍从数千,冠翠凤冠,衣金霞帔,采碧金钿,目不可视。遨游戏乐,往来其门,争以淳于郎为戏弄。风态妖丽,言词巧艳,生莫能对。复有一女谓生曰:「昨上巳日,吾从灵芝夫人过禅智寺,于天竹院观右(明抄本「右」作「石」。)延舞婆罗门,吾与诸女坐北牖石榻上。时君少年,亦解骑来看,君独强来亲洽,言调笑谑。吾与穷英妹结绛巾,挂于竹枝上,君独不忆念之乎?又七月十六日,吾于孝感寺侍(「侍」原作「悟」,据明抄本改。)上真子,听契玄法师讲观音经。吾于讲下舍金凤钗两只,上真子舍水犀合子一枚,时君亦讲筵中,于师处请钗合视之,赏叹再三,嗟异良久。顾馀辈曰:‘人之与物,皆非世间所有。’或问吾民,或访吾里,吾亦不答。情意恋恋,瞩盼不舍,君岂不思念之乎?」生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群女曰:「不意今日与君为眷属。」复有三人,冠带甚伟,前拜生曰:「奉命为驸马相者。」中一人,与生且故,生指曰:「子非冯翊田子华乎?」田曰:「然。」生前,执手叙旧久之。生谓曰:「子何以居此?」子华曰:「吾放游,获受知于右相武成侯段公,因以栖托。」生复问曰:「周弁在此,知之乎?」子华曰:「周生贵人也,职为司隶,权势甚盛,吾数蒙庇护。」言笑甚欢,俄传声曰:「驸马可进矣。」三子取剑佩冕服更衣之。子华曰:「不意今日获睹盛礼,无以相忘也。」有仙姬数十,奏诸异乐,婉转清亮,曲调凄悲,非人间之所闻听。有执烛引导者亦数十,左右见金翠步障,彩碧玲珑,不断数里。生端坐车中,心意恍惚,甚不自安,田子华数言笑以解之。向者群女姑娣,各乘凤翼辇,亦往来其间。至一门,号修仪宫,群仙姑姊,亦纷然在侧。令生降车辇拜,揖让升降,一如人间。撤障去扇,见一女子,云号金枝公主,年可十四五,俨若神仙。交欢之礼,颇亦明显。生自尔情义日洽,荣曜日盛,出入车服,游宴宾禦,次于王者。王命生与群寮备武卫,大猎于国西灵龟山。山阜峻秀,川泽广远,林树丰茂,飞禽走兽,无不蓄之。师徒大获,竟夕而还。生因他日启王曰:「臣顷结好之日,大王云奉臣父之命。臣父顷佐边将,用兵失利,陷没胡中,尔来绝书信十七八岁矣。王既知所在,臣请一往拜觐。」(「觐」原作「观」,据明抄本改。)王遽谓曰:「亲家翁职守北土,信问不绝,卿但具书状知闻,未用便去。」遂命妻致馈贺之礼,一以遣之。数夕还答,生验书本意,皆父平生之迹,书中忆念教诲,情意委屈,皆如昔年。复问生亲戚存亡,闾里兴废。复言路道乖远,风烟阻绝,词意悲苦,言语哀伤,又不令生来觐。云岁在丁丑,当与女相见。生捧书悲咽,情不自堪。他日,妻谓生曰:「子岂不思为政乎?」生曰:「我放荡,不习政事。」妻曰:「卿但为之,馀当奉赞。」妻遂白于王。累日,谓生曰:「吾南柯政事不理,太守黜废,欲藉卿才,可曲屈之,便与小女同行。」生敦受教命。王遂敕有司备太守行李,因出金玉锦绣,箱奁仆妾车马列于广衢,以饯公主之行。生少游侠,曾不敢有望,至是甚悦。因上表曰:「臣将门馀子,素无艺术。猥当大任,必败朝章。自悲负乘,坐致覆癐。(「癐」原作「棘」,据明抄本改。)今欲广求贤哲,以赞不逮。伏见司隶川周弁忠亮刚直,守法不回,有毗佐之器。处士冯翊田子华清慎通变,达政化之源。二人与臣有十年之旧,备知才用,可托政事。周请署南柯司宪,田请署司农,庶使臣政绩有闻,宪章不紊也。」王并依表以遣之。其夕,王与夫人饯于国南。王谓生曰:「南柯国之大郡,土地丰壤,人物豪盛,非惠政不能以治之,况有周田二赞,卿其勉之,以副国念。」夫人戒公主曰:「淳于郎性刚好酒,加之少年,为妇之道,贵乎柔顺,尔善事之,吾无忧矣。」南柯虽封境不遥,晨昏有间,今日暌别,宁不沾巾。生与妻拜首南去,登车拥骑,言笑甚欢,累夕达郡。郡有官吏僧道耆老,音乐车舆,武卫銮铃,争来迎奉。人物阗咽,钟鼓喧哗不绝。十数里,见雉堞台观,佳气郁郁。入大城门。门亦有大榜,题以金字,曰「南柯郡城」。见朱轩棨户,森然深邃,生下车,省风俗,疗病苦。政事委以周田,郡中大理。自守郡二十载,风化广被,百姓歌谣,建功德碑,立生祠宇。王甚重之,赐食邑锡爵,位居台辅。周田皆以政治著闻,递迁大位。生有五男二女,男以门荫授官,女亦娉于王族,荣耀显赫,一时之盛,代莫比之。是岁,有檀萝国者,来伐是郡。王命生练将训师以征之,乃表周弁将兵三万,以拒贼之众于瑶台城。弁刚勇轻进,(「进」原作「适」,据明抄本改。)师徒败绩,弁单骑裸身潜遁,夜归城。贼亦收辎重铠甲而还。生因囚弁以请罪,王并舍之。是月,司宪周弁疽发背卒。生妻公主遘疾,旬日又薨。生因请罢郡,护丧赴国,王许之,便以司农田子华行南柯太守事。生哀恸发引,威仪在途,男女叫号,人吏奠馔,攀辕遮道者,不可胜数,遂达于国。王与夫人素衣哭于郊,候灵舆之至。谥公主曰顺仪公主,备仪仗羽葆鼓吹,葬于国东十里盘龙冈。是月,故司宪子荣信亦护丧赴国。生久镇外藩,结好中国,贵门豪族,靡不是洽。自罢郡还国,出入无恒,交游宾从,威福日盛,王意疑惮之。时有国人上表云,玄象谪见,国有大恐,都邑迁徙,宗庙崩坏。舋起他族,事在萧墙。时议以生侈僭之应也,遂夺生侍卫,禁生游从,处之私第。生自恃守郡多年,曾无败政,流言怨悖,郁郁不乐。王亦知之,因命生曰:「姻亲二十馀年,不幸小女夭枉,不得与君子偕老,良用痛伤。夫人因留孙自鞠育之。」又谓生曰:「卿离家多时,可暂归本里,一见亲族,诸孙留此,无以为念。后三年,当令迎生。」生曰:「此乃家矣,何更归焉?」王笑曰:「卿本人间,家非在此。」生忽若惛睡,瞢然久之,方乃发悟前事。遂流涕请还,王顾左右以送生,生再拜而去。复见前二紫衣使者从焉,至大户外,见所乘车甚劣,左右亲使禦仆,遂无一人,心甚叹异。生上车行可数里,复出大城,宛是昔年东来之途,山川源野,依然如旧。所送二使者,甚无威势,生逾怏怏。生问使者曰:「广陵郡何时可到?」二使讴歌自若。久之(原空一格,据明抄本补「久之」二字。)乃答曰:「少顷即至。」俄出一穴,见本里闾巷,不改往日。潸然自悲,不觉流涕。二使者引生下车,入其门,升自阶,己身卧于堂东庑之下。生甚惊畏,不敢前近。二使因大呼生之姓名数声,生遂发寤如初,见家之僮仆,拥榕于庭,二客濯足于榻,斜日未隐于西垣,余樽尚湛于东牖。梦中倏忽,若度一世矣,生感念嗟叹,遂呼二客而语之,惊骇,因与生出外,寻槐下穴。生指曰:「此即梦中所惊入处。」二客将谓狐狸木媚之所为祟,遂命仆夫荷斤斧,断拥肿,折查,寻穴究源,旁可袤丈,有大穴,根洞然明朗,可容一榻,上有积土壤,以为城郭台殿之状,有蚁数斛,隐聚其中。中有小台,其色若丹,二大蚁处之,素翼朱首,长可三寸,左右大蚁数十辅之,诸蚁不敢近,此其王矣,即槐安国都也。又穷一穴,直上南枝可四丈,宛转方中,亦有土城小楼,群蚁亦处其中,即生所领南柯郡也。又一穴,西去二丈,磅礡空朽,嵌窞异状,中有一腐龟壳,大如斗,积雨浸润,小草丛生,繁茂翳哨,掩映振壳,即生所猎灵龟山也。又穷一穴,东去丈馀,古根盘屈,若龙虺之状,中有小土壤,高尺馀,即生所葬妻盘龙冈之墓也。追想前事,感叹于怀,披阅穷迹,皆符所梦。不欲二客坏之,遽令掩塞如旧。是夕,风雨暴发。旦视其穴,遂失群蚁,莫知所去。故先言国有大恐,都邑迁徙,此其验矣。复念檀萝征伐之事,又请二客访迹于外。宅东一里,有古涸涧,侧有大檀树一株,藤萝拥织,上不见日,旁有小穴,亦有群蚁隐聚其间,檀萝之国,岂非此耶!嗟乎!蚁之灵异,犹不可穷,况山藏木伏之大者所变化乎?时生酒徒周弁、田子华,并居六合县,不与生过从旬日矣,生遽遣家僮疾往候之。周生暴疾已逝,田子华亦寝疾于床。生感南柯之浮虚,悟人世之倏忽,遂栖心道门,绝弃酒色。后三年,岁在丁丑,亦终于家,时年四十七,将符宿契之限矣。公佐贞元十八年秋八月,自吴之洛,暂泊淮浦,偶觌淳于生棼,询访遗迹。翻复再三,事皆摭实,辄编录成传,以资好事。虽稽神语怪,事涉非经,而窃位著生,冀将为戒。后之君子,幸以南柯为偶然,无以名位骄于天壤间云。前华州参军李肇赞曰:「贵极禄位,权倾国都。达人视此,蚁聚何殊。」

简释

南柯一梦:喻人生如梦。宋黄庭坚《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之三:“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柯一梦成。”

《國語辭典》:荣华(榮華)  拼音:róng huá
1.草木茂盛、开花。《荀子。王制》:「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淮南子。原道》:「羽者妪伏,毛者孕育,草木荣华,鸟兽卵胎。」
2.美好的容颜及年华。《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四》:「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九:「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3.华美的辞藻。《庄子。齐物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附会》:「若首唱荣华,而媵句憔悴,则遗势郁湮,馀风不畅。」
4.显达富贵。《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丈夫当时富贵,百恶灭除,光耀荣华。贫贱之时何足累之哉!」《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朱绂光大,使我荣华,剖符授玉,王爵是加。」
《漢語大詞典》:荣华(榮華)
(1).草木茂盛、开花。荀子·王制:“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淮南子·原道训》:“是故春风至则甘雨降,生育万物,羽者嫗伏,毛者孕育,草木荣华,鸟兽卵胎。”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况且在此溪山秀丽,草木荣华,又与 金郎 同栖一处。”
(2).指茂盛的花。 闻一多 《花儿开过了》诗:“一夏底荣华被一秋的馋风扫尽了。”
(3).朝菌的别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君辈辞藻,譬若荣华,须臾之翫,非宏才也。” 王利器 集解:“荣华,朝菌,一物而异名。”
《国语辞典》:言隐于荣华(言隐于荣华)  拼音:yán yǐn yú róng huá
至理名言被华美的辞采所蒙蔽而不能彰显。《庄子。齐物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國語辭典》:富贵荣华(富貴榮華)  拼音:fù guì róng huá
有钱有地位,兴旺荣显。汉。王符《潜夫论。论荣》:「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唐。李峤〈汾阴行〉:「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也作「荣华富贵」。
《分类字锦》:翚翟荣华(翚翟荣华)
后汉书舆服志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后世圣人易之以丝麻观翚翟之文荣华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采成以为服
分类:织染
《國語辭典》:荣华富贵(榮華富貴)  拼音:róng huá fù guì
形容人显荣发达,财多位尊。《红楼梦》第一一八回:「论起荣华富贵,原不过是过眼烟云。」《文明小史》第一二回:「我劝你不如早早告病还家,或者还有碗饭吃,我也不想享你做官的荣华富贵了!」也作「富贵荣华」。
《國語辭典》:繁华(繁華)  拼音:fán huá
1.繁荣热闹。《大宋宣和遗事。利集》:「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宋。王清惠满江红。太液芙蓉〉词:「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2.富贵显赫。如:「自离开官场,他一切从简。正是由繁华归于平淡。」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怎知我粗米饭也曾惯。俺从今把心猿意马紧牢拴。将繁华不挂眼。」清。孔尚任《桃花扇》续四○出:「自家魏国公嫡亲公子徐青君的便是,生来富贵,享尽繁华。不料国破家亡,剩了区区一口。没奈何在上元县当了一名皂隶,将就度日。」
《國語辭典》:春梦(春夢)  拼音:chūn mèng
1.春天作的梦。因春天好睡,梦境容易忘失,故以「春梦」比喻短促易逝的事物。唐。白居易 花非花诗:「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宋。欧阳修 蝶恋花。翠苑红芳晴满目词:「一觉年华春梦促,往事悠悠,百种寻思足。」
2.比喻妄想。《红楼梦》第二七回:「你说我年轻,比你能大几岁,就作你的妈了?你还作春梦呢!」
3.梦见与人交欢的情事。
《漢語大詞典》:野鹿
野生的鹿。喻不慕荣华、超然物外的神态。 宋 曾巩 《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诗:“云鸿可近眼先明,野鹿尚縻颜自忸。” 明 何景明 《赠萧文彧号古峰序》:“摽支野鹿,貌之古矣。”
《漢語大詞典》:勋华(勳華)
亦作“勛华”。
(1). 尧 舜 的并称。 勋 , 放勋 , 尧 名; 华 , 重华 , 舜 名。 汉 马融 《〈忠经〉序》:“皇上含 庖轩 之姿,韞 勛 华 之德。” 宋 范成大 《东宫寿诗》:“并世 勋 华 照古今,朱明綵服侍尊临。” 章炳麟 《时危》诗之二:“一样 勋 华 成贱隶,诸君争得似 孙刘 。”
(2).功勋与荣华。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论阀閲勛华, 安龙媒 是个七品琴堂的弱息, 贾寳玉 是个累代国公的文孙。”
《漢語大詞典》:贪荣(貪榮)
贪图荣华。周书·柳带韦传:“夫顾亲戚,惧诛夷,贪荣慕利,此生人常也。” 宋 宋祁 《梁子材宰叶州郑县》诗:“贪荣寿母陔兰养,不过忠臣坂道危。” 清 姚鼐 《覆张君书》:“虽因人骤进,而不为贪荣。”
分類:贪图荣华
《漢語大詞典》:时荣(時榮)
当时的荣华。北史·程骏传:“﹝ 骏 ﹞性介直,不竞时荣。”
分類:当时荣华
《國語辭典》:荣显(榮顯)  拼音:róng xiǎn
荣华显贵。《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荣显未副,从而颠踣,下获熏胥之辜,高受灭家之诛。」《抱朴子。外篇。审举》:「奸伪荣显,则英杰潜逝。」
《國語辭典》:吕公枕(呂公枕)  拼音:lǚ gōng zhěn
吕洞宾在邯郸道上授给卢生的枕头。见唐。沈既济《枕中记》。后用来比喻人生荣华如梦。元。萨都剌〈鹦鹉曲题杨妃绣枕〉:「繁华一梦人不知,万事邯郸吕公枕。」
《國語辭典》:黄粱梦(黃粱夢)  拼音:huáng liáng mèng
1.卢生在邯郸旅店遇道士吕翁,卢生自叹穷困,吕翁便取出青瓷枕,让卢生枕著睡觉,这时店主人正在蒸黄粱。当卢生从享尽荣华富贵的梦境中醒来,黄粱却尚未蒸熟。见《太平广记。卷八二。吕翁》。比喻富贵荣华如梦一般,短促而虚幻;亦比喻欲望落空。《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大唐咸通中应进士举,游长安酒肆,遇正阳子钟离先生,点破了黄粱梦,知宦途不足恋,遂求度世之术。」也作「梦觉黄粱」、「梦熟黄粱」、「黄粱一梦」、「一枕黄粱」。
2.杂剧名。元马致远撰。取唐代沈既济《枕中记》故事敷演而成。演吕洞宾感黄粱梦境,叹人世虚幻的故事。
《漢語大詞典》:枕中梦(枕中夢)
唐 沈既济 《枕中记》载, 卢生 宿 邯郸 旅舍,遇道人授以枕,入梦,历数十年富贵荣华,子孙满堂。及醒,依旧孑然一身。后因以“枕中梦”比喻富贵荣华皆虚幻之事,转眼成空。 宋 陆游 《阆中作》诗:“俱是 邯郸 枕中梦,坠鞭不用忆京华。”参见“ 黄粱梦 ”。
《國語辭典》:黄粱梦(黃粱夢)  拼音:huáng liáng mèng
1.卢生在邯郸旅店遇道士吕翁,卢生自叹穷困,吕翁便取出青瓷枕,让卢生枕著睡觉,这时店主人正在蒸黄粱。当卢生从享尽荣华富贵的梦境中醒来,黄粱却尚未蒸熟。见《太平广记。卷八二。吕翁》。比喻富贵荣华如梦一般,短促而虚幻;亦比喻欲望落空。《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大唐咸通中应进士举,游长安酒肆,遇正阳子钟离先生,点破了黄粱梦,知宦途不足恋,遂求度世之术。」也作「梦觉黄粱」、「梦熟黄粱」、「黄粱一梦」、「一枕黄粱」。
2.杂剧名。元马致远撰。取唐代沈既济《枕中记》故事敷演而成。演吕洞宾感黄粱梦境,叹人世虚幻的故事。
《國語辭典》:邯郸梦(邯鄲夢)  拼音:hán dān mèng
传奇名。明汤显祖依据唐人小说《枕中记》所编写。演唐代卢生在邯郸遇吕洞宾的事。为玉茗堂四梦之一。也称为《邯郸记》。
《漢語大詞典》:邯郸枕(邯鄲枕)
唐 沈既济 枕中记载: 卢生 于 邯郸 客店中遇道士 吕翁 ,翁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其枕青瓷,而窍其两端。生就枕入梦,历尽人间富贵荣华。梦醒,店主蒸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枕”喻虚幻之事。 宋 苏轼 《送安节》诗:“一杯归诵此,万事 邯郸 枕。” 金 元好问 《送杜招抚归西山》诗:“ 邯郸 枕上人初觉,《秋水篇》中物已齐。”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入梦》:“愁中欲借 邯郸 枕,悽惻神鷄不可听。”
《漢語大詞典》:邯郸道(邯鄲道)
比喻虚幻之路。 宋 王安石 《渔家傲》词:“贪梦好,茫然忘却 邯郸 道。”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则他那经营处,恨不的佔尽了利名场,全不想到头时,刚落得个 邯郸 道。” 元 张可久 《清江引·丹房早起》曲:“翠蓬一壶天地小,又是 邯郸 道。” 张恭 《狱中口占》:“似闻昨日 邯郸 道,最是 卢生 未得閒。”参见“ 邯郸梦 ”。
分類:虚幻
《國語辭典》:邯郸梦(邯鄲夢)  拼音:hán dān mèng
传奇名。明汤显祖依据唐人小说《枕中记》所编写。演唐代卢生在邯郸遇吕洞宾的事。为玉茗堂四梦之一。也称为《邯郸记》。
《國語辭典》:南柯一梦(南柯一夢)  拼音:nán kē yī mèng
广陵人淳于棼在梦中被大槐国国王招为驸马,当了南柯郡太守,历尽人生穷通荣辱。醒来发现躺在大槐树下,而一切的梦境均发生于树旁之蚁穴。典出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元。马致远〈女冠子。枉了闲愁套。么篇〉:「穷通皆命也。得又何欢,失又何愁,恰似南柯一梦。」
分類:一场空
《國語辭典》:南柯  拼音:nán kē
梦境。参见「南柯一梦」条。宋。范成大 题城山晚对轩壁诗:「一枕清风梦绿萝,人间随处是南柯。」
《國語辭典》:南柯梦(南柯夢)  拼音:nán kē mèng
1.传奇名。明汤显祖作。本于唐李公佐所作《南柯太守传》,为玉茗堂四梦之一。也称为「南柯记」。
2.比喻人生富贵如梦般缥缈无常。参见「南柯一梦」条。宋。朱敦儒 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词:「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分類:南柯梦
《國語辭典》:南柯一梦(南柯一夢)  拼音:nán kē yī mèng
广陵人淳于棼在梦中被大槐国国王招为驸马,当了南柯郡太守,历尽人生穷通荣辱。醒来发现躺在大槐树下,而一切的梦境均发生于树旁之蚁穴。典出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元。马致远〈女冠子。枉了闲愁套。么篇〉:「穷通皆命也。得又何欢,失又何愁,恰似南柯一梦。」
分類:一场空
《漢語大詞典》:南柯太守
南柯梦中的太守。常用作浮生无常之典实。 五代 刘兼 《偶有下殇因而自遣》诗:“南柯太守知人意,休问陶陶塞上翁。” 清 陈维嵩 《南乡子·夏日午睡》词:“行向 槐安国 内经,正拜 南柯 真太守,还醒。一片松涛沸枕楞。”详“ 南柯 ”。
《國語辭典》:南柯  拼音:nán kē
梦境。参见「南柯一梦」条。宋。范成大 题城山晚对轩壁诗:「一枕清风梦绿萝,人间随处是南柯。」
《漢語大詞典》:槐梦(槐夢)
见“ 槐安梦 ”。
《漢語大詞典》:槐安梦(槐安夢)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载, 淳于棼 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 大槐安国 。 槐安 国王招其为驸马,任 南柯 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 槐安国 和 南柯郡 。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宋 陆游 《秋晚》诗:“幻境 槐安 梦,危机 竹节 滩。” 金 路铎 《汴梁公廨西楼》诗之二:“薄宦 槐安 梦,浮名剑首炊。” 清 赵翼 《一枕》诗:“一枕 槐安 梦已捐,此身何处不翛然。”亦省作“ 槐梦 ”。 宋 虞俦 《再和以莲心茶送巩使君小诗将之》:“竹轩旋碾香尘散,槐梦初回齿颊甜。”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钱堉 ﹞尝爱 虎邱 之胜,筑生壙於后山,左右俱植梅花,自题其墓柱曰:‘槐梦醒时成大觉,梅花香里证无生。’”
《國語辭典》:槐安国(槐安國)  拼音:huái ān guó
唐李公佐所著传奇南柯太守传中虚构的国家。述东平淳于棼醉卧槐树下,梦至大槐安国,出仕南柯太守。梦醒后,始觉大槐安国原是槐树下的蚁穴。见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简称为「槐国」。
《漢語大詞典》:槐安梦(槐安夢)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载, 淳于棼 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 大槐安国 。 槐安 国王招其为驸马,任 南柯 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 槐安国 和 南柯郡 。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宋 陆游 《秋晚》诗:“幻境 槐安 梦,危机 竹节 滩。” 金 路铎 《汴梁公廨西楼》诗之二:“薄宦 槐安 梦,浮名剑首炊。” 清 赵翼 《一枕》诗:“一枕 槐安 梦已捐,此身何处不翛然。”亦省作“ 槐梦 ”。 宋 虞俦 《再和以莲心茶送巩使君小诗将之》:“竹轩旋碾香尘散,槐梦初回齿颊甜。”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钱堉 ﹞尝爱 虎邱 之胜,筑生壙於后山,左右俱植梅花,自题其墓柱曰:‘槐梦醒时成大觉,梅花香里证无生。’”
《漢語大詞典》:槐安梦(槐安夢)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载, 淳于棼 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 大槐安国 。 槐安 国王招其为驸马,任 南柯 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 槐安国 和 南柯郡 。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宋 陆游 《秋晚》诗:“幻境 槐安 梦,危机 竹节 滩。” 金 路铎 《汴梁公廨西楼》诗之二:“薄宦 槐安 梦,浮名剑首炊。” 清 赵翼 《一枕》诗:“一枕 槐安 梦已捐,此身何处不翛然。”亦省作“ 槐梦 ”。 宋 虞俦 《再和以莲心茶送巩使君小诗将之》:“竹轩旋碾香尘散,槐梦初回齿颊甜。”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钱堉 ﹞尝爱 虎邱 之胜,筑生壙於后山,左右俱植梅花,自题其墓柱曰:‘槐梦醒时成大觉,梅花香里证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