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黄荤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元四年(1198)任军器监丞。嘉泰三年(1203)任尚书右司郎中。开禧元年(1205)任两浙西路提举常平等事。开禧元年(1205)任江南东路提举常平等事。嘉定元年(1208)任淮南路转运副使。
《國語辭典》:二荤铺(二葷鋪)  拼音:èr hūn pù
简陋的小饭馆。《三侠五义》第三回:「主仆二人来到铺内,虽是二荤铺,俱是连脊的高楼。」
分類:饭馆
《高级汉语词典》:荤油  拼音:hūn yóu
猪的脂肪
《國語辭典》:不荤不素(不葷不素)  拼音:bù hūn bù sù
不三不四。《金瓶梅》第二六回:「你放在家里,不荤不素,当做甚么人儿看成?」
《國語辭典》:吃荤饭(吃葷飯)  拼音:chī hūn fàn
荤饭,指鸡、鸭、鱼、肉等食物。相对于素饭而言。吃荤饭指借包揽诉讼,从中讹诈、鱼肉乡民、勒索为生。
《高级汉语词典》:茹荤饮酒
吃肉喝酒
《漢語大詞典》:三荤五厌(三葷五厭)
泛指荤腥食物。《冷眼观》第二三回:“你自从进我理门,须守我规矩……便拿手望天上一指道:‘天上不吃雁鸽鳩’,又朝地下一指道:‘地下不吃犬马牛’。復行望空中一指道:‘水中不吃鱔鱉鰍。三荤五厌,一概不准入口。’”
分類:荤腥食物
《國語辭典》:开洋荤(開洋葷)  拼音:kāi yáng hūn
第一次吃西餐。后泛指初次接触外国的新鲜事物。如:「拗不过我一再的要求,父亲终于答应带我到西餐厅去开洋荤。」
《高级汉语词典》:抡荤的
说下流话
《國語辭典》:冷荤(冷葷)  拼音:lěng hūn
凉冷的荤菜。如:「他总共点了六道热炒、二道冷荤。」清。徐珂《清稗类钞。优伶类。象姑》:「酒可恣饮,无热肴,陈于案者皆碟,所盛为水果、乾果、糖食、冷荤之类。」
分類:凉菜
五荤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曰五辛。名义集三曰:「苍颉篇,荤辛菜也,凡物辛臭者皆曰荤。」(参见:五辛)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五辛。(参见:五辛)
五辛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曰五荤。五种有辛味之蔬菜也。梵网经下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慈、兰、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轻垢罪。」楞严经八曰:「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此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天台戒疏下曰:「旧云:五辛谓蒜、葱、兴渠、[韭]、薤,此文止兰足以为五,兼名苑分别五辛。大蒜,是葫菱;茖是薤;慈;兰是小蒜;兴渠是葱蒺也。」兴渠为梵语辛胶之名。唐高僧传,谓僧徒多迷兴渠,或云芸台胡荽,或云阿魏,唯净土集中别行书出云五辛,此土唯有四,阙于兴渠。兴渠生于阗,根粗如细蔓菁而白,其臭如蒜。台荽非五辛,所食无罪。今他书犹多以芸台胡荽为荤,不知其误。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带有辛味的蔬菜、即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学佛人要戒食五辛,因五辛中含有极充份的刺激性,熟吃能使人淫火焚身,生啖又易使人增高瞋恚,学佛人一有了欲念和瞋恚,便会蒙蔽智慧,增长愚痴,妄动无明,造诸恶业。
【三藏法数】
(出梵网经)
首楞严经云:是五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大力魔王,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为魔眷属,永堕无间地狱。是故求菩提者,当断世间五种辛菜也。(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大蒜〕,大蒜者,至荤至辛之物也。
〔二、茖葱〕,茖葱者,薤也。其形似韭类,山葱也。
〔三、慈葱〕,慈葱者,乃葱之正名也。
〔四、兰葱〕,兰葱者,即小蒜也。杂阿含经云:非小蒜,木葱。是也。木葱即韭也。
〔五、兴渠〕,兴渠者,叶如蔓菁,根如萝卜,生熟皆臭如蒜。出于阗国,华夏不产,故不翻也。
开荤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曰开素。许食荤肉也。佛虽制酒肉五辛。而有病患或利益事时,则许饮食之。如四分律四十二等,为病比丘,许啖诸种肉,饮诸种汁浆,十诵律二十六僧祇律三十二毗尼母论三等,许食离见闻疑之三种净肉,五事报应经谓有病听于伽蓝外白衣家食五辛,分别功德论四说佛许病比丘饮酒,文殊问经上说佛许食肉啖蒜,皆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开素。佛虽然制定酒肉五辛等不可食,但是遇到生病的人或是有利益的事时,却可以饮食。
【俗语佛源】
中国佛教徒自梁武帝之后普遍实行素食,不食荤辛,也有在规定的斋日、斋月茹素的。而茹素者改食荤辛之始,民俗谓之开荤,亦名开斋、开素。宋·王先生《野客丛书》:「今人久茹素,而其亲若邻,设酒肴之具,以相暖热,名曰开荤,于理合曰开素。此风已见六朝。」如唐·白居易有「月终斋满谁开素」诗句。清·崔灏《通俗编·饮食·开荤》:「东昏侯(萧宝卷)丧潘妃之女,阉竖共营肴羞曰:为天子解菜。解犹今云开荤也。」其实,佛律虽禁食酒肉荤辛,但若有病患等原因需要饮食者,也可开许。如《四分律》卷四二:「为病比丘,许啖诸种肉,饮诸种汁浆,」又《十涌律》卷二六、《僧祇律》卷三二等则许食离见、闻、疑之三种「净肉」。今民间称初次尝试新鲜事物或初次打破禁忌曰「开荤」。也有长期过艰苦生活,一朝改善伙食,增加荤菜,戏称「开荤」的。(常正)
荤辛
【佛学大辞典】
(饮食)荤乃蔬菜之臭者。辛乃其辣者。佛皆禁之。名义集三曰:「荤而非辛,阿魏是也。辛而非荤,姜芥是也。是荤复是辛,五辛也。」梵网经下曰:「若佛子,不得五辛。」西域记二曰:「蔬菜则有姜芥瓜瓠荤陀菜等。蒜虽少,啖食亦希。家有食者,驱令出郭。」寄归传一曰:「五天之人,不食诸齑及生菜之属,由此人无腹痛之患。」
【佛学常见辞汇】
荤是有臭味的蔬菜,辛是带有辣性的蔬菜。
荤酒
【佛学大辞典】
(饮食)荤与酒也。荤为植物之辛而臭者,以摄一切之肉类。